(清晨,学堂。杨慎双目无神,瘫在太师椅中,怔怔地望着天花板,一动不动。庭院中,朱载基像模像样地站在这四十余个少年正面,做着奇怪的动作。“第八套嘤嘤武术…第一式,舞动青春,一二三四,二二三四……”郭猛在最前方,十分认真地跟着做动作,口中还高声呼应口号。他们都是第一次做操,但眼中有光。朱载基说了,要想做大将军,先锋官,上阵杀敌,首先需要一副强健的身体,有一定的武术更易建功!一心要做先锋将军的郭猛,顿时心动,很是热情。朱载基并不是在胡闹,而是有深层考虑的。这些少年,用好了的话,在未来无疑是自己的一大助力。可惜他们的身体都较差,可能是时代的问题。缺乏锻炼,养尊处优,这样下去,可不行。所以朱载基想了一宿,就想出了做早操。一来是可以约束他们的行为,让他们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二是可以有效的帮助他们提升身体素质,这也不是太劳累的事情,完全适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人使用。杨慎身体是无大碍,只是一早起来,就看见这些学生都跟着朱载基在院子里做这些大失礼仪的动作,又气得不轻。可惜,再没有一个人听他的。他要体罚不听话的,朱载基又站出来,说什么要德智体全方面发展,要不只会摇头晃脑念之乎者也,最后没有身体,也不能做个好官。杨慎怒斥:“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朱载基搬出抡语应对:“孔子的意思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子骨不行,难成大事呀,所以让宰予多休息。”杨慎无语望天,欲哭无泪,最后像是向命运妥协了似的,喃喃自语道:“既来之,则安之。”朱载基立即答道:“既然来到了这里,那么就安葬在这里吧。”杨慎一下没站稳,差点摔倒,他步履蹒跚,躺进了椅子中,不再管这些了,任由朱载基这朽木去折腾。朱载基嘴角微微上扬,赢了。他是故意的,就是要让杨慎知难而退,这样自己不仅可以树立权威,更是有时间去培养这些勋贵子弟,把他们驯服得像大黑一样,以后就不用愁了。秦福还没进门,光听见屋里的动静就感觉不对劲。怀着好奇的心,秦福小心谨慎地四处看了看,确认无危险后,捧着圣旨跨进了学堂大门。秦福凌乱了。这是什么情况,杨慎像个尸体一样,躺在一旁。前方一群少年激情洋溢的大喊奇怪的口号,还做着奇怪的动作?都不上课了吗,不学四书五经了?秦福都站了半天,这些家伙竟然都没发现自己,还在尽情做操,这让秦福等太近有些尴尬。“咳咳!”朱载基耳尖,虽然背对着,还隔着几行少年,但却是第一个听见这声音的人。“啊,福伯啊,您老日理万机,怎么今儿有空来这里?”朱载基意识到了,秦福大概是奉了旨意来的。昨天自己可是把老师杨慎给气得吐血昏迷,这不是小事。在大明,恩师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还要超过父亲!“圣旨!杨慎、朱载基接旨!”秦福给了朱载基一个安心的眼神,随即变得严肃,声音庄重。朱载基和杨慎以及其余人等都跪下行礼。“奉天承运皇帝,谕杨慎、朱载基:杨老先生被学生当场顶撞,最后气得吐血昏迷。朕闻之,心甚痛。混账小子,不懂礼法,不晓尊师重道,不孝也!然,小子朱载基,虽有失礼数,但所讲也有几分道理。当今大明,确实是有些病了,需要用猛药。不过这是内阁大臣所虑之事,尔等不必过多纠结。念杨老先生辛苦劳累,年老力衰,今赏赐杨慎白银百两,野山参一支。朱载基冲撞恩师,虽有道理,但此事态不容滋长,罚你给杨老先生磕头认错。以后教学的好好教,学习的好好学。就这样了。”“小民接旨。”杨慎颤颤巍巍地高举双手,接过这道圣旨。秦福淡淡地看了杨慎一眼,开口道:“起来吧。”语气不咸不淡,但隐隐有些警告的味道。“杨慎,你也是老臣了,心胸放开些,和些小孩子就不要太计较了,陛下看中你的才华,才特赦你,让你回京教学,你可不要辜负了陛下的一番心意啊……”不得不说,秦福很有一套,这话说的是真漂亮。朱载基感慨,千万别小看古人,秦福这气派这心性,要是放到现代,最低也是个部级干部!杨慎的锐气早已被消磨殆尽了,现在他听明白了,彻底失望。他准备摆烂了,让朱载基去折腾,管不了了。这道上谕,话里话外,无不是在敲打提醒自己,还说什么不孝,这不是在暗讽当年自己在大礼议事上带头反对了他嘉靖吗?看似赏赐了自己,但区区一百两银子,这赏赐是在打发要饭的吧,别人动不动赏赐五百一千几万的,到自己就一百两?朱载基只需要向自己磕个头认个错,这不敬师道的罪行就揭过了…学生向恩师磕头,这不是很正常的操作吗,这相当于就没惩罚啊!最后秦福那淡淡的劝诫,那不更能证明这些,陛下还记恨着自己呢,只是看自己还有点用,没有往死里羞辱自己。……朱载基有些同情地看着那个瞬间苍老了十几岁的老者。杨慎不容易啊,谁叫你得罪了嘉靖帝,现在我也没法救你啊。一个月过去了。学堂里依旧主要是朱载基站在讲台授课,杨慎有时出来旁听,但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望着虚空,神情落寞。让学生们惊讶的是,朱载基对杨慎的态度来了个大转变。自从那道上谕后,原本众人以为可以更加放肆,甚至可以欺负一下以前总是打他们手板的老头。可是,结果让众人惊讶,也让他们更是尊敬朱载基。朱载基做了一件事。 , )
7、带领教徒做早操,上谕敲打(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