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了吗,京城昨夜出了怪事!”“哦?”“朱家,他们小孩傻笑了一天,嘴都合不拢了!”“为何?”“据说,是因为那小皇子淫威太深,把孩子给吓傻了,朱大人已经上疏,要狠狠参那皇子一本!”“这小皇子真是太凶恶了!”“唉,都是为了一天之后的科举,那小皇子也难,我听说他对百姓还不错的。”“我也听说了,前首辅夏家,他家小孩也哭了大半夜,一直抹眼泪,任他爹娘怎么劝,都停不下来!”“这又是怎么了?”“还不是因为科举考试,都快把人孩子给逼疯了!我听说前有三个小长老,后又冒出一个更凶狠的朱时盛,他们就像魔鬼一样,很严厉地盯着这些小孩子,只要他们一有懈怠,就要挨揍!”“我听说的是因为夏家那小娃担心自己考不中,压力太大,所以就哭了。”“也对,这些小娃娃才多大,最大也不过十五岁,他们怎么能考得过别人……”京城,街头巷尾,茶楼驿馆,人们都在议论着这些事情。科举,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话题很高,很热。但凡与科举沾边的,都会被人们津津乐道,评头论足。平民如此,百官也不列为。一众勋贵,在严家家做客,严世藩亲自招待。话题也是关于他们家孩子的,都在痛斥朱载基。说他让他们的小孩都变得不像以前了。尤其是最近,像书呆子,一天到晚就知道抱着经书,摇头晃脑的背诵着。都魔怔了!性格也变了,一个个的小心谨慎,生怕做出了什么事似的。朱希忠有些慌,因为他小孩朱时盛就是罪魁恶首,他频频敬酒,把自己灌醉。这样别人就说不了他。……同福客栈。朱载基带着三个小弟,大摇大摆地来到了二楼雅座。轩窗变,有个长髯俊少年。他端坐细饮,目光清澈,享受着众人的夸赞与尊敬。这就是张居正?!朱载基也仔细地打量着这个二十四的少年。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湖广荆州卫(今湖北省荆州市)军籍。出生于秀才之家,家境算是中等偏上。其曾祖父因梦见一轮圆月落在水瓮里,照得四周一片光明,然后一只白龟从水中慢慢浮。白龟,象征着吉祥美好,被认定就是张居正。他幼年就展露出非凡的才华,享有神童的盛誉!十二岁参加荆州府童试,被知府看中,赐名居正,意为:从小立大志,长大后尽忠报国。嘉靖十九年,才高气傲的张居正顺利通过乡试,成为一名少年举人。时任湖广巡抚的顾璘对他十分赏识,曾对别人说“此子将相才也”,并解下犀带赠予居正。“希望你树立远大的抱负,做伊尹、颜渊,不要只做一个少年成名的举人。”这是他对张居正的告诫。梁启超先生说他是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蒋介石评价他,王安石以后最大的政治家,就是明朝的张居正。朱载基也认为,这小子确实有两把刷子。严嵩、高拱、徐阶、李春芳……等等这些非常优秀的政治家,最后他张居正笑到了最后!甚至在万历十年间,变成了和霍光一样的权臣,权倾天下,风头一时无两!他大刀阔斧地改革,将大明从死亡的边缘拉回了不少。虽然他也有很多污点,比如贪污,比如爱出风头,铺张浪费,奢靡成性,报复心很重,打压那些曾经不对付的大臣……总体上来说,张居正的前半生以及后半生都是很幸福的。年少成名,最后位极人臣,情妇是小皇帝老娘,连皇帝都要听他的!可惜,在中间这二十多年,张居正一直被压着,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在朝中也不算重臣,话语权不多。不过,张居正的结局是悲惨的,甚至差点被开棺戮尸!朱载基看着人张居正思绪万千,怔怔出神。这让别人都误以为,这小子是不会是有什么特殊的癖好?郭猛三人也懵了,你看我我看你的,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大哥今儿个是怎么了,盯着一个美须髯这样深情地看了小半天?莫非,大哥喜欢男人?他们鸡皮疙瘩起了一身,不由自主地远退了一步。但还是牢牢将他守护在中间,免得被什么人给伤害到。周围有不少人对朱基基谩骂侮辱,并强令他滚出去,不要打张居正的主意!张居正心中也很不满,但见他们衣着华贵,气度不凡,也没有发作。“不知这位兄台,这样盯着在下,是有何见教?”他语气淡淡的,一副生人勿进的模样,高冷地看着朱载基。郭猛第一个沉不住气,向前呵斥。“大胆刁民,见了大皇子也不行礼,还出言不逊,你知罪吗!”这一声历斥,惊得客栈慌乱了起来。有人不信,大声说着皇子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也有人知道一些事,说是有个皇子,被特许出宫,还在国子监读书呢。最后又人认出了朱载基,跪拜行礼,大呼:“殿下千岁,拜见活菩萨!”这是西山百姓,恰好过来休息的,他们对朱载基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和感激。这一下,众人都赶紧跪下行礼,张居正也没例外。“都起来吧,我今日是以普通人的身份来放松的,大家不会拘束,该吃吃该喝喝喝,玩得开心。”“谢谢殿下。”朱载基迈步,坐在张居正那座,正对着他,脸色突然变得凶狠严厉起来…… , )
24、张居正的幸福人生(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