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水泥公路(1 / 1)

(“除此之外,你作为最高政务长官,还得督管三件事。战争使东南地区农业破坏极大,你要加紧修复原有的水利工程。如果经过考察,觉得确有必要兴建新的水利工程,本督不吝惜钱财。红薯,玉米,土豆等高产农作物,全面铺开。还有铸造部门,军事武器当然是重点,但农业用具也不可放松。如果能开发出好的农具,有助于农业生产,一样重赏。例如深耕犁这类农具,你要督促工厂多锻造,以优惠的价格卖给农民,并教导使用。最后,让有放牧条件的农民,明年多种棉花多养羊。”魏斯不断拿纸币记着笔记。可是听到最后一句话,魏斯又蒙圈了。“为何多养羊?不是该养猪吗?”“现在农民家一粒米也没有,养猪吃你的肉?”郑克均白了魏斯一眼。“告诉农民,养的山羊和绵羊,官府保价收购,绝不亏待他们。”现在南京纺织业扩张迅猛,需要大量原材料。除了棉花,就是羊毛和羊绒了。不过郑克均让东南地区农民养羊,可不是为了羊毛,仅仅是为了给他们增添一份收入罢了。因为战乱,东南地区人口急剧减少。导致大量田地荒芜。一时半会,无法开垦成农田。所以郑克均决定第一年,让农民养一些羊。除草,顺便创收。长远来看,还是新疆,西藏,蒙古,更适合养羊。现在南京真的太缺羊毛了,老向欧洲人买也不是个事。这次贸易,欧洲人就带来了大量的羊毛,让这些欧洲佬狠狠赚了一大笔钱。如果西北五省在手,哪里还会是这种局面。想到这里,郑克均更加热切地想要一统天下了。“都记下了,公子还有什么吩咐吗?”魏斯整理了一下笔记,发现郑克均在短短半个时辰内,决定了好几件足以改变历史的大事。摊丁入亩,全面铺开冬小麦,两季稻,水旱轮作。第一次使用据说可以高产的化肥。铺开红薯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开发深耕犁等从前未有的农具。这要是全部成功,郑克均是不是就又成了农业学家?要知道现在的郑克均,已经有军事家,天文学家,生物学家,医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建筑专家,机械专家……等等头衔。前两天,英国的安妮小姐称他为经济学家。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再这样下去,郑克均的头衔都够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写一篇八百字作文了。“还有,我已经让农业局的科学家,尝试培育高产稻种。就是在很多水稻里面,选取其中的优良品种,进行下一代培育。你要全力提供协助。如果科学家们要借用哪块田,需要帮手,或者需要守卫试验田,你必须尽全力配合。”“是,还有吗?”“最后一点,逐步放松户籍限制,不要把农民一辈子绑在一块土地上。这件事很复杂,你缓慢推进即可。”既然是工业立国,贸易强国,那以后工厂会逐渐变多。不止是官府的工厂,民间地主和豪绅,看到有利可图,也一定会去创办私家工厂。特别是摊丁入亩一实施,土地的得利会大大降低。那些豪绅地主负担加重,在反抗不了的情况下,自然会寻找新的得利点。郑克均相信在未来,会有大量民企,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这时就需要大量务工人员。工业时代,是不适合把户籍捆得太死的。“好,臣回去和属官商议一下细则。”郑克均点点头。“说到务工人员,陈梦纬,你那里的工人够用吗?”陈梦纬主管工业这一块。因为旱灾结束,大量农民被发返回乡。原本一千多万人聚集江淮地区,无论南京和上海开办多少工厂,都人满为患。为了消耗劳动力,陈梦纬调集上百万人,把上海到南京,南京到徐州,苏州到南京的水泥公路,全部修通了。那家伙,别提多高大上了。江苏百姓看到宽阔光溜的大马路,仿佛自己换了一个世界生活。地主豪绅们,坐着马车行进在水泥公路上,只觉得前所未有的幸福。以至于现在的江苏人民,不但追求水泥房子,自家前院还得有一条水泥路。否则都不配称自己是富人。可是现在大部分农民返乡,导致大量工厂出现了严重的用工荒。“急缺。”陈梦纬说到工人问题,眉头就皱成了包子褶。“虽然前两天,公子送来了十几万劳工,但还是有大量工位缺人。现在订单又多,别说枪炮战船。钟表,金鸡纳霜,水杨酸粉剂,黑板,粉笔……全都卖断货。光是那便宜的玻璃镜子,因为公子要求不得在国内谋取暴利,定价偏低。江苏百姓纷纷排队购买。魏斯大人出台政策,一户只能购买一面镜子,还规定了尺寸。可工厂生产速度也完全无法满足需求。就是因为缺工人。现在大量工位缺工,本该新开的工厂也不敢开。还有很多机器,不能一直闲搁着,闲搁着反而比一直开着容易坏。公子你让我怎么办嘛?”陈梦纬只觉得自己倒了八辈子血霉。从跟着郑克均那天起,似乎就没摊上过什么好差事。全都是累死人不偿命的。现在因为用工荒,他头发都要愁白了。郑克均看到他这幅模样,忍俊不禁。他也知道陈梦纬的差事苦。可是他能怎么样?上次欧洲人尽全力贩卖人口,也才卖过来十几万人。郑克均拿这些非洲人,美洲人,印度人,从系统换出大量劳工。可依然杯水车薪。“这样吧,我让贞德和李秀宁,暂时调集一半披发军过来,进入工厂务工。军队军饷照发,同时工厂给予薪水。如何?”“那……行吧。”陈梦纬心里默默计算,再来十几万人,也只是勉强维持现有工厂运转,想要扩大产能,基本不可能。不过有总比没有强。“工人的事,你不必太操心。欧洲人做人贩子得心应手,很快就会有下一批奴隶过来。这段时间,你就先提高薪水,招募一些农民补充工位。都不是什么大事。我另有要事问你,上次从杭州发回的工匠中,是不是有一个叫戴梓的?”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第一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第一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新第一小说网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郑成功之孙,打造日不落更新,第161章水泥公路免费阅读。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