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镜里,只见东关城上的河北兵逐渐败退,并有崩溃之势。“大清的援兵到了……帅旗上写的好像是个佟字……是你哥哥佟国纲?”董额惊呼出声。“天啊,我哥哥也上战场了?”佟国维在望远镜里看到一名满清将军,率领麾下士兵奋力拼杀,一把腰刀,胡乱劈砍,身上已满是血迹。佟国维怎么都不敢相信,自己那个文弱的哥哥,竟然在奋勇杀敌。此时的佟国维更加羞愧,也更加坚定了返投大清的决心。“河北兵败退了……佟将军太英勇了。”连一向自负的董额,也忍不住击节赞叹。“哥哥,你洗刷了弟弟带给佟佳氏的耻辱。你是佟佳氏的骄傲。但你相信弟弟,弟弟这次一定不会再让您失望,更不会再让佟佳氏因为自己蒙受耻辱。”佟国维缓缓捏紧拳头。……又是连续两日的大战,河北兵屡次攻上城楼,却屡次被击败。沧州城在喇布,佟国维,张勇,王进宝等将领防守下,看上去摇摇欲坠,却就是屹立不倒。“河北兵已经打了六天,体力跟不上了,伤亡也太过惨重,该我们上了。”张辽缓缓开口,对项羽道。虽然河北兵英勇,但毕竟是肉做的,再这样打下去,必然崩溃。看书溂“打就打。本将早就心痒难耐了。”自从北伐以来,项羽就打一仗,还是半小时解决的战斗,早就憋坏了。“不,将军必须率领骑兵压阵,还是麴义上吧。”“麴义?那小子能干什么?”项羽一脸不屑。麴义长得一张大众脸,脱了将军服装,和一个士兵差不多。最关键是,麴义是和潘凤,武安国等将领一批投效新北军的,潘凤、武安国等几个将领,都被证明能力实在一般。麴义能好到哪里去。不是项羽瞧不起他,连陈逸之的河北兵都攻不下沧州,麴义怎么可能攻下。“试试吧。”张辽还是坚持。“那行,他先上。不过如果他也打不下来,那本将就得上去了啊。”张辽点头。麴义很快接到了张辽的军令,早已准备妥当的他,立刻率领三万步军,向沧州发起了攻击。麴义将三万人分成十四批,其中八批,每一批三千人。再将另外六千人分成六批,每一批只有一千人。这六批人全是这几年麴义负责训练的军士,外人不知其战力。只知他们日夜演练的都是攻坚战。麴义已经向郑克均请命,承诺他们先登者爵,故名先登营。麴义指挥着这六批先登营,分别攻击沧州的东关,西关和南关。每两批人交替攻城,不给城头守军喘息之机。每一批先登营后方是两个三千人的后排营压阵。还有两个后排营游弋在东关,西关和南关,三关之间,只要看到哪里攻城迅猛,这两支后排营立刻压上,给与守军致命一击。不打不知道,一打起来,项羽和张辽都被麴义的先登营战力惊住了。这些先登死士,仿佛完全为攻城而生,不但极为英勇,而且极为善于攻城。三人配合,排盾先行,梯次攻击,弓弩掩护。还有大量神射手,站立于箭楼之上,看到哪里防御薄弱,就射杀哪里的将军和士兵。沧州城防瞬间如山雨倾盆,到处都是城关被突破的消息。“报,东关出现两个豁口。”“报,西关缺口越来越大,张将军快顶不住了。”“报,南关李将军战死了,郑匪正大量进城。”坏消息如雪片一般飞向喇布和佟国纲。“我的天,麴义麾下这支先登营,战力也太恐怖了吧?”连在远方观战的岳飞等将军,都叹为观止。郑克均也有点愣神,按理说,麴义和潘凤,武安国,高览,田豫是一起被吕伯奢打包卖给自己的。潘凤和武安国都是水货,麴义没道理这么强啊。可这是怎么回事?这个麴义不但会练兵,攻城似乎比军中绝大部分将领都强。郑克均赶紧问系统里比较懂三国历史的用户,这才知道原因。麴义在历史上就是一员猛将,其麾下先登营更是攻城拔寨,无坚不摧。可为什么他不知名,原因就是被三国演义害了。在三国演义里,麴义被赵云几枪就刺死了,成为赵云战绩上的炮灰。这样一个小人物,怎么会出名?可是此时,郑克均却算是捡到宝了。看来那个吕伯奢,也和自己一样,穿越前是个历史盲。这边新北军高兴,那边清军却是风声鹤唳了。“王爷,还是我去增援吧,我一定打退郑匪。”佟国纲焦急地向喇布请命。“增援?增援哪里?东关还是西关?现在三关都出现了豁口,郑匪正在源源不断上城。你增援得了东关,西关和南关就得丢,增援了南关,东关西关就得丢。”“那怎么办?不如……不如向恭亲王请援吧。”目前京津的兵力都被抽空了,只剩下常宁麾下的大军了。“不可。”喇布断然拒绝。“郑匪攻击越是猛烈,越证明我们死守沧州的必要性。你想想看,今日我们看到的新北军战力,是不是比传闻中更强?我们原本以为,郑匪只是装备厉害,可是现在看来,他们的战力更是凶悍。他们的先锋军只有几万人,可是打我们同样数万人镇守的坚城,竟然打了个势均力敌。甚至城池随时都会告破。如此强悍的敌军,如果我们暴露了实力,最后落得与郑匪正面对决的下场。我军胜算能有几成?一旦战败,又是什么后果?所以,我们必须守住沧州,而且决不能向恭亲王求援。”“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再这样下去,沧州就要失守了。太皇太后和皇上计划,不也功亏一篑了吗?”佟国纲脸上满是焦急,看着四处都有郑匪杀上城来,心都要烧起来了。“既然守不住,那就不守了。”喇布眼睛死死盯着那些爬上城来的新北兵,缓缓拔出腰间佩刀。“王爷,你要做什么?”佟国纲疑惑地看向喇布。 , )
第249章 先登死士(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