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七年,正月。李重很快便把儿媳的人选,以及要搭配的人都定了下来。接下来……就是一个个地上门提亲,然后按部就班地完成六礼。而像是他们这种普通人家,当然也就不用准备半年,乃至是一年,感觉准备三个月,随便搞一下,也就差不多了。要的就是一个字——快。如此一来,倒是让晋王的婚礼,也似乎不得不变得仓促了起来。毕竟……他们打小行动就一致,你说现在结婚就把他丢下,似乎也不太好。三个月后……五对新人便完成了婚礼。与此同时……李重也在做着去往辽东要提前做好的布置。首先……要派出科学院的工匠赶往扬州,配合扬州的造船工匠,打造出至少十艘能跨越渤海的明轮船。其次……要把蒸汽机拖拉机、还有脱粒机这些东西,都通通运往辽东。另外……跟高句丽的谈判,应该差不多也完成了。大唐的要求一共三点,第一,高句丽要赔偿此次大唐大军出征的所有军费支出,第二,高句丽要割让辽东城一线的所有城池,特别是如:卑沙城,这样的沿海城池给大唐,第三,高句丽要向大唐开通对外贸易港口。只能说……割地荣留王都能接受,反正那些地,他现在也不可能夺回来了,但是这赔偿军费支出以及开通对外贸易港口。这让荣留王不得不犹豫。关键是……他也没钱赔偿大唐的军费支出。大唐的使臣这边便给了他们一个主意,没钱可以拿东西换。像是高句丽的山珍海味、人参这些,还有新罗婢。你没钱,你可以去打新罗。去抢完了新罗的,你不就有钱了?当然!这仅仅只代表使臣的个人意见。这话让荣留王无言以对,也让荣留王意识到了,就怎么说呢。大唐这一次的国策好像是彻底变了。以前……他们都只需要向大唐拿出自己的封域图,然后对大唐表示我投降,我愿意臣服于大唐,接受大唐的册封,大唐就会不管你。可如今……他怎么感觉大唐似乎是完全不同了?有大臣便道:“王,这条件不能答应啊。”但是很快便又有其他大臣道:“要是不答应,他们就会直接攻打过来,你难道是想要让我们王亡国吗?”第三位大臣也上前劝道:“大唐兵锋犀利,难以抵挡,为今之计,只能是先答应对方再说。”此前,高句丽已经损失了将近三十万大军,要是再来一次,高句丽的大臣们不敢想象。毕竟,他们全国能动用的,大概也就是五六十万的军队。关键是……你不能把这些军队全部都拿来对付大唐,你还得防备着百济跟新罗。荣留王听着群臣的议论,他当然也明白这其中的厉害。要是搞不好,说不定他们真的要亡国。像是大唐这样的大国的怒火,就不是他们能承受得起的。突厥曾盛极一时,可如今去哪了?高昌国也曾以为自己离大唐很远,大唐肯定不会打过来,结果呢,最后还不是被灭国了。荣留王现在最害怕的,就是大唐对他们也有类似那样的想法。其实到了这里,荣留王自己还是有一点私心的。要是他同意了大唐要求。那么他还可以做高句丽的王。这是母庸置疑的。但是要是他跟大唐对着干呢?那死的可能就是他。因此……他知道高句丽打不过大唐,而且,甚至高句丽以后也有可能会被大唐灭掉。但只要自己世世代代给大唐当狗,这说不定,就还能让自己,以及自己的子嗣,继续以王的身份活下去。只不过……应该会变成大唐的郡王,就好比吐谷浑。可这也总比让自己脑袋掉到地上要好。所以……荣留王决定,先保证自己,以及自己子嗣的利益再说。那些劝他不要答应的,都是居心叵测之徒。荣留王随后便答应了大唐的所有要求。赔偿大唐十万缗铜钱作为军费,与此同时,将辽东城一线,包括卑沙城全部割让给大唐,并且,还要对大唐开通对外贸易的港口。接下来……高句丽会不会亡不好说,但至少,不能亡在他的手上。这消息,八月份也是很快便传回到了长安。李重也只能说……这高句丽王还算是识趣。不过十万贯铜钱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虽说高句丽确实至少有接近三百万人口,但是,分摊下去,每人至少也要交三十三文铜钱。只能说……接下来高句丽怕是要砸锅卖铁了。不过……他们真的可以考虑一下,如果是去掳掠新罗婢来卖的话,他们应该很快就能还清这一笔钱了。毕竟,一个新罗婢不说几百贯吧,但是几十贯应该还是要的吧。要知道,敦煌文书,上面所记载的奴婢,一个的价格往往也就是二三十贯,三四十贯差不多。也就是说……高句丽要想快速地还掉这笔债,大概只需要两千五百名新罗婢就好了。李重想到这,也是不得不进行自我忏悔。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更别说,后世这韩国人还挺跳的。为了不让后世子孙受累。他只能是做那个罪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人了。到时候……直接把这些新罗婢都卖到扬州。又能大赚一笔!这样五小只他们的启动资金就有了。辽东虽说的确是个苦寒之地不错,但是,这也要看你怎么使用。要是用好了,一样是一块很不错的地方。与此同时……一些农业、水利人才,以及医学人才,也要开始准备去往辽东了。只能说……谁被选上谁倒霉。而晋王接下来要去辽东当封王的事,也成为了朝中不是秘密的秘密。甚至……这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其他封王的耳中。魏王李泰:“父皇这是来真的了。”吴王李恪:“还好没有让我去。”齐王李佑:“这不就是发配了?”蜀王李愔:“父皇还说我禽兽不如呢,我看父皇才是禽兽不如!稚奴他到底做错了什么!”李治也很郁闷,他就说!让他们学兵法肯定没好事。“只能说……你们阿耶可不是什么好人啊!”然后李治便对四小只道。 , )
第两百零五章 只能说……你们阿耶可不是什么好人啊!(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