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听到这番话,一颗心顿时热乎了起来。
烟草税收,竟有如此之大!
他当然不会怀疑徐风雷的话,因为这小子也算是经济专家了!
“好,好……甚好!”
李世民抚掌笑道,
“朕一向最头疼的,就是军队开销。”
“这战争一旦发动,那银子就跟流水一样花出去,国库那点银子根本就不够用的!”
“也正因为如此,朕忍住性子,不生事端,休养生息……”
“若真如你所说,那过两年咱要打仗,可就无需顾虑了!想打就打!魏征他们也不能放屁了!”
徐风雷眨了眨眼。
“陛下不是说不发动战争了么?”
他道,
“怎么,心里又痒痒了?”
李世民闻言,顿时冷哼道:
“朕心里头忍着呢,那薛延陀、吐谷浑,还有高昌、高句丽、龟兹等国,皆非恭顺之国!”
“朕刚灭突厥的时候,他们还恭顺一些,纳贡称臣,尊朕为天可汗,可这才没过两年,就怠惰了。”
“特别是那吐谷浑、高昌,甚是不恭!其蛮夷首领,甚是还有几分傲慢!”
“朕早晚灭之!”
徐风雷心里暗暗咂舌。
好家伙,你搁这儿报菜名呢,一下报出这么多国家来!
不过,李二也的确是个行动派,心里想要干他们,最终还真就把这些国家全给灭了!
噢,历史上的高句丽,是李治灭的。
不过这回,大唐经济更强,兵力更雄!说不定在李世民任内,能直接把高句丽直接干挺也说不准。
“陛下有此心,那就必须尽快推动烟草售卖正规化,并立烟草税法。”
徐风雷道,
“到时候打仗,就不怕没钱了。”
李世民点头。
“朕知之,会安排人去做好此事的。”
他道,
“对了,朕还有话问你。”
“那二十四个新科进士,你认为该如何培养?”
“是直接在朝中补缺,还是外放地方?”
“朕昨儿问了吏部,朝中暂无那么多缺位,地方上也是,顶多三五个告老的。职位不够,不若先授予散官?”
徐风雷想也没想,便应道:
“陛下可在朝中设一书院,随便叫什么名儿,比如翰林院、史图馆之类的。主要就是给人读书进修。”
“新科进士若暂无缺可补,便在这院里读读书,编纂编纂史册,做一些清贵的活儿,学习的同时,也能熟悉一下朝廷的运转,在朝中混个脸熟。”
“等有了空缺,再行外放,这样他们也算是当了一阵子官儿了,官样儿也出来了,去地方上当父母官历练历练,也正合适。”
“再之后,就按照吏部的正常流程走,做得好的升迁,不好的贬谪呗。”
李世民恍然。
“好,这主意不错,就按照你说的这个来。”
他赞同道,
“就跟之前在天策府设立文学馆似的,弄个翰林院,让新科进士们当一阵子翰林院学士、编修再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