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下吧。”李清照淡淡地说道,嘴角却露出一丝狡黠的微笑。“好……好”李迒战战兢兢地坐下来,静候李清照处置。李清照没再对李迒说话,而是看向了赵明诚,说道:“你也坐下吧。”“好。”赵明诚也不知道李清照想做什么,但还是照做了。李清照自顾自地倒起酒来,将两杯酒递给了两位,说道:“喝吧。”两人接过酒杯,喝了起来。很快,两人便喝完了。“这两杯酒就权当为你们接风洗尘了,不知你们去了哪些地方,在路上遇到什么奇闻异事呢,可否说与我听听?”李清照见他们喝完,依旧是不紧不慢地说着。两人具言之。“好了,时候也不早了,乐府今日设下宴席,一起来吧。”“宴席?今日又不是什么特别的日子,为何要置办宴席?”李迒在刚刚的对话中勉强确定了自己面前的仍是自己熟悉的姐姐,因而如今方敢出言问道。“此次主要是为乐惜出使辽国践行,如今你们回来了,也顺带为你们接风洗尘。”李清照站起身来,回答道。“那爹爹他?”“当然也要来参加啦。”“那我岂不是完了。”“想什么呢,怎么会这样。”“姐,你的意思是爹释然了,不追究我这件事了?”“当然不是,最多不过让你把论语抄几遍罢了。”说完,李清照便已跑走,不给李迒一点反应空间。———————————————三人表情示意:李清照:o(≧v≦)o李迒:\(◎o◎)/赵明诚:d(д)———————————————“闻惜使辽,不由欣慰,宜秉持谦逊克己之心,砥砺前行,父安,勿念。”———————————————在前往辽国的路上,乐惜握着手中的信,说来也巧,使辽一事因一些变故耽搁了几日,反而阴差阳错地收到了乐凛寄来的书信,乐惜心中有些奇怪,这些措辞也不像是父亲能写出来的,不过也没放在心上,毕竟在宋代托人代笔是很正常的事。乐惜回过神来,看向前方,恰好赵挺之到了乐惜身边,问道:“感觉如何?”“辽国都没到,又何谈感觉如何?”乐惜反问道。“我不是说这件事,我说的是官家命你使辽感觉如何?”“有些疑惑,我还没见过会派太学司业前去盟国出使的。”“此事的关键不在于司业一职,而在于你。”“我?”“没错,就是你,太学司业的成效有却较为漫长,而官家已经差不多试完了,再让你留任太学司业也没什么意义,使辽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乐惜没再言语,他想起了宋最大的弊病,三冗(冗官,冗兵,冗费),赵棂做监察御史勉强清除了一些尸位素餐的官员,但冗官的原因不是官多,而是官职多,宋从上到下的权力架构和为了对官员权力进行限制,设立了很多职位。也不知道自己将会处在什么职位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