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诸皇子的羡慕,嫉妒,恨(1 / 1)

朱家小圣人 自旋粒子 2126 字 2022-10-06

(大本堂。接过书本的朱橚,对着宋濂恭敬地行礼。“多谢宋师。”朱元璋请来的浙东四先生,只有他和刘基硕果仅存。其余的人不是病死,就是老死。对方只是抚抚自己的胡须,满意地点点头。“老夫原以为要单独给五皇子上小课讲解,现在看来是不用了。”似乎是想到什么,宋濂继续说道。“五皇子的四书五经已然精通,就没必要和其他皇子再听一遍了,可自去研习。”言下之意,就是给朱橚放了一半的假,只需要在讲解其他内容的时候来上课。这样的特权,立刻引得了朱桢和朱榑等皇子的哗然。楚王朱桢的脸上除了羡慕,还是羡慕,一双眼睛巴巴地望着朱橚。“五哥真厉害啊。”十三岁的他,正是玩性大的时候,恨不得每天不来大本堂上课。朱橚刚来第一天,就几乎实现了他的梦想!让朱桢在羡慕之余,还有点钦佩。然齐王朱榑连忙拱手说道。“宋师不可啊,五哥才刚来大本堂。只是简单的几句考察怎么够,还是让五哥再陪我们一年半载吧!我们自小就和五哥分离,如今一起上课正好加深感情,这也是父皇的意思。”听到对方将皇帝抬出来,宋濂若有所思,可他自然也知晓朱榑的那点小心思。“如此也罢,五皇子您自己决断吧,每日讲习的内容老夫会提前一天告知您。”朱橚微笑着拱手说道。“多谢宋师,不知今日讲解的内容是否是四书五经?”宋濂点点头,“五皇子,今日讲解的是尚书,您可以明日再过来听《书经直解》。”这本书和《通鉴直解》类似,是专门给皇子编篡的教材。朱橚闻言随即不再停留,拱手说道。“宋师,那学生今日就先行告退了。”说罢,他还悠然地看了朱榑一眼,在所有皇子羡慕的眼神中缓步走出。“可恶!”朱榑的心中,不由得心痛,他连忙举着手喊道。“宋师,我也要像五哥一样!”此言一出,八岁的朱梓连忙响应。“夫子,我们都要和五哥一样!”面对激动的诸皇子,宋濂只是淡淡地说道。“自然可以,只要诸位皇子能和五皇子一样,回答十成十的问题即可。”话说到一半,宋濂还补充道。“当然,若是老夫教过的内容答不上来,老夫可要稍加惩戒了。”这番话出口,方才跃跃欲试的朱榑等人,连忙吓得坐回椅子,不敢再提起此事。一炷香之前,他们才刚因为考察昨日功课挨了板子,现在手心还是红的呢。见众人偃旗息鼓,宋濂走到最上面开始了尚书的讲解。“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意思是说任何事情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就难了。正所谓身体力行,诸位皇子要谨记。”一个时辰后,朱榑的眼皮依然开始打架了。耳中宋濂的讲解,声音越发的小了。“啪!”手心的疼痛,让朱榑转瞬清醒。一想到朱橚此刻在外面游玩,他的心中就无限的委屈。课后。宋濂对着朱棣叮嘱道。“四皇子,今日就是老夫给您上的最后一课,以后您就不用再来大本堂。”朱棣恭敬地说道。“宋师教诲,学生谨记,以后决然不会落下功课。只可惜以后不能听到宋师讲课,实乃一大憾事。”虽然嘴上说着,可他的心中是尤为地开心,前几年他可没少挨板子。宋濂只是点点头,“四皇子您的功课比二皇子和三皇子要好一点,还望您继续用心。老夫有一本自己编篡的书。”话说到一半,宋濂才想起那本书给朱橚了,稍有点尴尬地说道。“明日老夫让人给您送过去,还望您多加研习。”朱棣只是笑着,好言送走了对方。迈出大本堂后,他只觉得周围空气都清新了许多。没走几步,朱棣就看到了原地转圈的朱橚。“五弟,你怎么在这里?”朱橚有点汗颜地说道。“四哥,皇宫太大,我记得不太清楚。”他原本想着逛过一圈皇宫,应该记得七七八八。可谁想到,一路从东宫又走回了大本堂,距离慈宁宫倒是越来越远了。朱棣闻言不由得一笑,大手一挥“我正好要去慈宁宫请安,一起走便是。”朱橚欣然跟从,路上随口地问道。“四哥最近有高兴事?看你今日挺高兴的?”朱棣边走边得意地说道。“五弟啊,你四哥的燕王府快要竣工了。”说到开府两个字,他的脸上就多出几分笑容。朱橚有点好奇,“四哥,皇宫住着不好吗?”对方只是摆摆手。“五弟你时间长了就知道,宫里的规矩还是多,哪有外面舒服?燕王府里,总没有那么多的人来管我。”两人谈笑间,向着慈宁宫走去。夕阳西下,兄弟俩的影子拉的很长。……文华殿。朱元璋放下了一份奏折,稍微有点疲惫。“山东二贤,还是不肯归附吗?这都洪武九年了,他们还是抱着前元的愚忠。”坐在龙案一旁的太子朱标,抬起头说道。“父皇,儿臣让当地的官府再请了。毕竟是前元的宰相,若能归降朝廷,可收山东儒生之心。”二十岁出头的他,脸上不无稳重。“罢了,此事你看着处理吧。”“是,父皇。”身为储君的朱标,向来和皇帝一起处理朝堂政务。若非大事,太子朱标都可一言决之,这样权力的太子历朝历代都找不出第二个。批完最后一份奏折后,朱标将所有的奏折整理好。“来人,将这些奏折送往中书省。”太监陈保上前,低着头恭敬地拱手说道。“是,太子殿下。”他带着人将龙案上的奏折,向着中书省而去。休憩的时候,朱标还提起了朱橚。“父皇,今日宋师和儿臣说了,五弟的功课尤为不错。四书五经倒背如流,还问儿臣之前是谁教的五弟。”朱元璋听着有点诧异。“宋濂都说不错,那定然差不了。不过咱记得老五之前也就随意翻翻书,难道这就记下了?”朱标微笑道,“父皇,五弟说不定是因祸得福,有了过目不忘的本事。”闻言的朱元璋点点头,随后不再关注此事。过目不忘在民间或许罕见,可在朝堂上,随便一个四五品的官。就可以把朱元璋说话的话,一字不差的复述出来。况且,朱橚不过是朱元璋的儿子。只有朱标,才是朱重八的儿子。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