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好的军歌,不仅能感染士兵,激励士气,演化为战无不胜之军魂更能将作战要诀,步兵操典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深深烙印于士兵的心目之中从而锻造出一支纪律严明,爱国爱民的强军。自这首改良版的《劝兵歌》诞生起心动的李业,已然打算将其作为自身的晋升之资,顺带让自身出现在旅帅杨开山的视野之中实话实说对于李业而言,伍长这个职位太小了,只管理四个战卒的它,不过是个稍微大一点儿的兵头罢了他,需要更宽广的舞台!尤其是,自从被系统绑缚于天义军阵营始在军中努力地爬,便是他唯一的人生目标。至于眼下嘛他就要在自己这个伍里,栽下这梧桐树,引得那凤凰来。想到这里,李业望着自己那四位其貌不扬,瘦骨嶙峋的伍卒也笑开了花没想到这四人真的是自己的“精兵强将”!……蛮历377年,九月十八日午时一首节奏优美,旋律动听且脍炙人口的歌曲,突然在第八营的营地里唱了起来由于歌曲太过动听,以致于被疯狂地传唱先是于李业的一伍,而后扩展到哨,最后整个营都在疯狂漫延这般动静,自然惊动了“与兵同练”的营尉陈玉成年纪不大却老成的他,在歌声刚起之时便欲阻止这等喧嚣不过,在其听到歌声的内容之后,却再也迈不动步了,反而,自顾自地全身心沉浸于歌声中,愈听愈喜,任其传颂直至,五百众一同歌鸣造成的巨大动静,惊动了旅帅杨开山等一众六旅将领。“这是发生了何事?怎如此喧嚣”正在大帐议事的杨开山,被巨大的噪音打断了思路,当即大怒帐外的屯长王伍闻声,急忙进入,颇为疑虑地抱拳道“禀旅帅,是第八营那传来的动静,听起来,似乎是歌声。”“歌?什么歌能有如此大的动静?陈玉成乃是我的老部下,其年纪虽幼却办事沉稳,此般动静,不应视之不理啊怪哉怪哉…”这一刻,杨开山心中的疑窦越为加重营尉王万钱见此,方正的圆脸开怀大笑道“旅帅,这有何奇?我等径往视之,不就一清二楚了”杨开山闻言也是觉知有理,便直接大步出帐,径往歌声来源而去而营尉王万钱等人亦是急忙跟随。行至半路,随着声音欲加清晰杨开山已能够听清具体唱的内容“为子当尽孝,为臣当尽忠。国难当头天义起,驱除北蛮圣乾隆。农人祈活一口地,只望我等把田争。天下男儿皆兄弟,天下女子姊妹称你我都是乾家儿,安可代代为蛮奴。望君跟随天义起,青史留名家族兴自古将相多行伍,报国保民留声名。……”还真的是一首歌,而且是独属于我天义军的军歌?这一下子,杨开山也不沉稳了,脚步加速甚至略带小跑地往第八营奔去“玉成,玉成,此歌为何?”刚一踏入营地,杨开山便大声呼喊,足可见其内心的不平静。沉浸于歌声中的陈玉成,闻言当即睁开了眼神情毫不意外的他,显然已料到自家旅帅一定会来。“旅帅,自午时起,从三屯三哨那里便初次唱响了此歌,而后愈演愈烈,逐步变为全营传唱。”营中的蛛丝马迹自然逃不过陈玉成的双眼,甚至小到一屯一哨的位置,其也能信手捏来。“闻此歌,便可知,其乃是为我天义军专属定制之军歌里面不仅包含我军建军来的理念,更将士兵的作战要诀藏于其中,朗朗上口之余,亦深记人心。其,对我军之功用,犹胜金万两啊。”对于杨开山的大加褒奖,众人不置可否,显然亦深深认同。“此做曲之人,实乃大才!不成想,我天义军中竟然也有如此饱读之士”说着话的杨开山,已然在陈玉成的带领之下,往李业所在之伍行去。“此军歌,是何人所创?”同先前的惊喜不同,此时说话的杨开山语气不温不火,让人摸不清其具体的喜怒哀乐,显然存在些考验作曲者心性的目的。而李业见此,却直接看穿了他的伎俩若为祸事,杨开山只需遣一小吏过来,便可拿他问罪。何必动这么大摊场,整个第六旅的将领,都亲至他区区一伍长面前。当然看破不说破,立志闷声发大财的李业,瞬间准备好了表演。毕竟在领导心里加分的时刻到了他等的不就是这个时候吗?“禀旅帅,此歌正是属下所做。”“属下读过几年书,今加入天义军,深感天义军为国为民,抛头颅洒热血之志,由衷佩服之余,心有所感,遂作下此《劝兵歌》”见眼前作曲者不卑不亢,板着脸的杨开山心中颇为欣赏而当瞄到李业号衣之时,更为惊喜地问道“据我所知,新兵为伍长者,俱为威固一战勇字营的余存?小兄弟,难不成有勇有谋,文武俱全呼?”听杨开山的褒奖,李业虽然觉得他眼光不错,说的很对但中华人的传统,还是要谦虚一下的“旅帅过誉,实不敢当。”而李业的“装样子”,也真正激起了杨开山爱才得念头由于太过高兴,他也不伪装了,直接哈哈大笑道“不瞒小兄弟,此军歌对我天义军尤为重要。其之影响,足以使我军战力上一个台阶。论功的话,可谓破天大功,且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由于我天义军一向上马领军,下马安民,并无文武之分由此本帅欲封你为第六旅亲卫屯长,常伴吾侧,并可参悟军机同时本帅会立即抄送文本,快马加鞭送至义王手中汝之名,当全军知矣!看着如沐春风,笑口常开的杨开山,李业对于其封赏,也可谓是满意至极据他所知横渡大黄江,旅帅杨开山只不过带了天义军老卒六百余人,兵微将寡,因此一直未曾设置旅帅专有的亲卫如今这一炙手可热的位置却落在自己的头上,可是给个营尉都不换啊。毕竟常伴旅帅身侧,并可大帐参悟军机,那可是妥妥团尉的待遇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