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赵氏因为以前贱籍的缘故,所以才想督促着以前的杨秉要刻苦读书,考取功名升官向官家为自己请封诰命。这些话在以前杨秉的面前都是天天念及的,反倒是如今因为溺水而失忆后她再也没有提及过一次。即使一个人有时候躲着抹眼泪,也不再去提及这件事情。杨秉心想我可不想做个守家的富贵员外,他可是要进那东京好好看看这个世界。“爹,我想读书,我想要考取功名然后给娘在官家面前请诰命!”杨知远听见其子的话,眼神从落寞又重燃起希望,谁不期盼望子成材。“好,好只要你想读书我给你找钱塘最好的书院,你想要在家里读书我就给你请最好的先生!”“我在东京也有同年好友虽然可以修书一封将你送到东京的书院,可是你娘亲不愿你出远门,所以你只能待在钱塘了”他还担心杨秉会因此闹脾气,特意的解释了一番。“爹,我前些日子落水后时得了离魂症,我读的书全部都记不得了!”杨知远听闻后一开始脸上涌现出的是失望,紧接着挂着笑容说:“无碍,既然如此便一切从头再来”杨秉甚至都不知道考试考哪些内容,没有先生和夫子就凭借自己的悟性吗?他觉得实在不现实,而且这四书五经中的许多注释不明断句不清,不明其意仅靠记忆力强记是没有办法的。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皓首穷经的老童生了,后世所学的范进中举不就是讥讽科举最典型的例子了吗?可如今他是要将此当作跳板,而不是去谴责制度不公。不得不说这爹的效率就是高,说读书仅仅两天的功夫就为他寻到了一位老师,听下人说好像是这个爹的科举同年,交情不错所以才答应进府教授他读书。能够与他爹称同年,那自然得是进士科了再往下就不好如此称呼了。这些日子他不仅仅通过下人的口中了解了外面的世界,还知道了这爹乃是这钱塘的知事通判乃是正六品。这通判之掌除监州外,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职权乃是真正的实权人物。如这样的官位上自然油水是很足的,即使你不有意贪污下面人也会塞钱给你,这是杨秉根据后世的一些影视剧和小说中得出的经验。“公子,老爷请的先生到了”有仆僮说着,而这儒家自古看重师生之礼,他起身离开座位在门外候着人的到来。进门之人露出了整个身影,他瞧见此人一身灰色长衫,蓄着黑色的胡须修理的十分齐整。面相五官方正,眉宇间透露着一种失意不得志的劲。他见面行了個弟子礼:“拜见老师”“好”待对方应了,杨秉问道:“不知老师名讳?”男人沉默了会说道:“若是有人问及,你就答青萍居士吧!”显然他没有想过在这个弟子面前交代自己身份,他会如此说也定然与杨知州也有交代。他这还是询问身边人,他知道这个时代是非常讲究礼的,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意思是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他的目光方才落在恭敬有礼的杨秉身上,脸上阴郁的神情缓和了许多。“嗯,我也是受你父亲所托,听说已经考过了童生试,取得了生员那我便来考量一下伱”“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下一句是什么?”他很直接的摇了摇头:“先生我不知道”他一个现代人,哪里经历过四书五经的摧残。他只能依稀知道这是四书里的内容,可让他接下句可就为难他了。“什么!大学你都没读过,你是怎么通过童生试的?”要知道童生试是十分严苛的,要经历县试,府试然后通过了院试就可以称为生员了,也就是俗称的秀才。生员同往分三等,禀生,增生,附生待遇也是依次递减,科举到了这里才是真正的步入了士大夫的阶级。“先生,学生前些日子意外跌入河中,前尘往事都全部忘记了”“难道我要从千字文启蒙慢慢开始教吗?这种事情随意安排一个私塾先生也是一样”显然他的脸上生出了愠怒,说是忘记了读过的书那就是全无基础,这不禁让他心中生起一个想法杀鸡焉用宰牛刀。……另一边身着绿色袍服,蓄着黑白相交的胡须正是李知州。“元安年少成名,可是性情太过刚烈执拗,所以一甲进士如今却仍旧闲置在家,我也算是给他找了份事情做!”“哈哈他现在怕是知道后,定然在心里骂惨了你”对面是位身着常服的中年男人,两人坐在一间茶楼内。杨运判继续说道:“如今萧钦言外放苏州,他还在做着回京的念想。”“有柯相公在,他萧钦言休想再回到东京,此等奸臣若是回京定然再会迷惑官家。”“一个借鬼神之事取得官家信任的人,他定然是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还请跃之回京后告知柯相公时刻小心他的反扑!”他虽然在扬州钱塘任通判,可他也是属于清流一派的,虽然有时候为人迂腐可也是为了大宋天下稳定考虑。……“你真的全部背下了?”他如何相信仅仅一刻钟的时间,就将千字文通篇全部背下来了。杨秉面色如常,心中还是有一丝小窃喜的说道:“老师若是不信,我可当面在你面前背一遍!”杨秉看到他点头便背诵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他竟然真的将千字文一字不落的全部背诵了一遍,这是过目成诵的本领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