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联合几位大臣屡次上书恳请崇祯皇帝对黄道周予以开释。
最后崇祯皇帝才免除二人的罪行,即便如此,两人依然是被廷杖了六十,直接贬到了两江边镇,成为了边军之中的一个马前卒。
就在黄道周饱受打击的第二年,大明朝的佞臣杨嗣昌暴病而凉凉。
他死后,锦衣卫在清点他的遗产时,意外发现他跟皇太极之间的书信往来。
这一下,算是彻底坐实了杨嗣昌卖国贼的身份。
崇祯皇帝大为失望。
曾经气愤的三天只吃了两顿饭,怒骂杨嗣昌不体贴圣意,罔顾了自己的重用跟赏识。
当然,宁死不承认自己看错人,自己眼瞎的崇祯皇帝忽然就回想起黄道周当初在朝堂之上怒怼杨嗣昌的光辉时刻了。
他忽然又觉得黄道周才是他心中的头号忠臣。
于是,崇祯皇帝拉着脸面下旨将黄道周官复原职,并且还嘘寒问暖的在京城内举办了一场召见会。
只可惜,这个时候大明朝的河南已被李自成的起义军攻占。
而本属于大明的辽东大片领土也皆被建奴侵占。
黄道周多次上书,请求皇帝打压朝堂内部的贪官污吏,查抄他们的家产去稳固大明的边防,去赈济河南的灾民。
去整顿大明朝的军队。
以此来翻盘。
不得不说,黄道周确实是一个政治远见极强的高手。
他的方法,基本上就是作为穿越者的周显现在所使用的。
但是……
当时掌握皇权的人不是周显,而是崇祯皇帝。
崇祯知道那时候的东林党已经尾大不掉,难以洗刷了。
所以他听了黄道周的话,也没有那个变革的魄力。
就这么晾了起来。
黄道周一看皇帝昏庸,百官文臣无道,便料定大明朝的国运已尽。
于是彻底失望的黄道周,告病辞官,回到老家两江,自此门户紧闭,一门心思的著述。
这个时间点,正是周显监国前四个月。
至于后来黄道周的庶民,则是正统的历史。
以为他就那样怂了?回老家不闻门外事了?
不!
崇祯十七年,皇太极率领清兵入关。
传承二百八十多年的大明王朝灭亡。
但是明朝的旧日藩王以及边军的总督们借助反清复明的名义效仿历史上的曹操挟天子令诸侯。
直接挟持了大明的福王朱由崧在金陵城建立了南明。
便是历史上笔墨不多的弘光小朝廷。
当时南明也是用人之际。
弘光皇帝就号召黄道周入金陵城辅佐朝政。
并让他担任礼部尚书。
黄道周只以为昏君崇祯已经煤山上吊了,这应该来一个圣君了吧?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app 阅读最新章节。
新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憨婿更新,第110章 国士无双(2)免费阅读。
<!--over--><div id=center_tip><!--20221004094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