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兵败如山倒(1 / 2)

大明憨婿 七月吖 1929 字 2022-10-07

按照情报显示,内五堡跟外七堡沦陷,那就只剩下其他隶属于大同辖区的战略位置不重要的堡在坚守?

要知道,那些堡是无险可守的。

而且大多数时间充当着地方军政的工作。

军报上还说,现在已有三万军民惨死在哈齐尔的屠刀之下。

这……

这怎么可能?

哈齐尔tm的带的真的是四万人?

最关键的是,哈齐尔的大军已经进入大同的核心区域了。

那些生活在大同地界上的百姓正在遭遇惨无人道的屠杀。

周身脸色冰凝,将手中的军报揉成一团。

他知道,大同十有八九是要彻底沦陷了。

因为这一份情报也是有时效性的。

从他收到这一刻算起,从大同军镇发出的时间至少在半天前面。

按照哈齐尔那风卷残云的攻势,半天的时间,什么不好的情况都可能发生。

周显吁了口气。

开始接受这样的结局。

他很清楚,哈齐尔一旦趁大明不防备的时候对大同袭击。

必然是做好了准备,且不会贸然罢休的。

因为这非常符合哈齐尔此时的心态跟处境。

毕竟哈齐尔在蒙古境内现在成了困笼之兽。

其他的蒙古部落魁首们打着为格格木报仇的口号,想要在大明跟建奴之间两头吃。

因此蒙古境内的局势让哈齐尔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哈齐尔想要在夹缝之中求生存,是断然不敢以一人之力和那些蒙古可汗们决一死战的。

那样只会加剧蒙古部族对他的讨伐。

所以他只能将内部的矛盾转移出去。

如今正好还有多尔衮从旁支持,是以他就一头决定要攻打大明。

在哈齐尔的计划之中,只要他将大明朝的九边重镇之首大同拿到手中。

那就几乎遏制了大明西北方向的所有军事行动。

到时候,蒙古跟建奴这边就会突然发现大明原来不堪一击。

那他们就不会再围困哈齐尔,而是加入哈齐尔跟多尔衮的阵营。

一起联手对付明朝。

如果军事行动按照这个方向顺利进行的话,建奴的皇太极也就没有必要给这边增兵了。

五万人镇守大同边镇,足以虎视整个中原。

可以说,哈齐尔这一次是孤注一掷。

因此大同镇的灾难还会继续上演的。

但是现在,周显心里一直有一个疑惑。

哈齐尔怎么不攻打宣府?

而是直接挥师大同?

而大同边镇的防御为什么恰恰在这个时间点表现的如此脆弱?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大明朝在大同边镇五十三堡之中,囤了十万大军。

却被四万人冲的接连战败。

而且丢城失地。

按理说,大明朝跟哈齐尔所部最近的边镇是宣府。

直接对宣府用兵,能够极大的缩短蒙古骑兵的物资供应速度。

可是他却舍近求远攻打大同?

这一切都不是巧合。

而是哈齐尔知道他可以在大同这边得到好处!

哈齐尔为什么会知道?

周显苦思冥想,排除了一切不合理的因素,那就只剩下唯一可以解释的地方了。

周显万万没想到九边之首的大同竟然形同虚设。

好在他给山西巡抚蔡懋德的政令也足够清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