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博弈的本质(2 / 2)

可说到底,刘胜还真就得两者兼顾。

若只论君臣,那就会在外人眼中,落得一个‘铁面无私’的名声;

这个名声,朝臣、官吏自是趋之若鹜,恨不能竭尽所能的捞这么一个名声。

因为对于朝臣、官吏而言,铁面无私,意味着清廉、干练——这是好名声。

但同样是‘铁面无私’四个字,作为太子的刘胜,却颇有些敬谢不敏了。

因为对于太子储君而言,铁面无私,意味着不近人情、不徇私情。

这非但不是好名声,甚至是很可能为如今刘胜,招来祸事的‘污名’。

道理再简单不过;

——官员‘铁面无私’,这是清廉、公正。

退一万步说:就算是个除此之外一无是处,连一个村都管不好的官员,顶着一个‘铁面无私’的名声,也至少是个纯粹的废物,而不是废物中的奸佞。

可若是说太子储君‘铁面无私’,事事公正,不徇私情?

嘿!

你当你这太子,是谁册立的?

册立太子的诏书,是从哪里发出的?

铁面无私?

和我娘家——窦氏外戚,你也讲铁面无私?

来来来,你到长乐宫,跟我老太太好好说说:什么提莫的,叫提莫的铁面无私······

所以,即便知道这是错的,刘胜也只能无奈承认:在这个世代,‘铁面无私’四个字,根本就不是储君太子所应该具备的素质。

——至少在继位九五之前,这四个字,能躲多远,刘胜就得躲多远。

因为在这个时代,人们对太子储君的要求,和后世人想当然的认知颇有些出入。

在这个世代,你可以说太子聪慧,将来可能是明君;

也可以说太子能干,将来可能是雄主;

还可以说太子尚武,将来可能是个武皇帝。

至不济,也总还能说:太子仁义、温善,将来会是个仁君。

但唯独‘铁面无私’四个字,绝对不能和太子储君沾边。

因为这个时代的太子,除了‘准天子’或‘储备皇帝’的身份之外,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

——润滑剂。

宗亲诸侯,和长安朝堂之间的润滑剂;

诸刘宗室、后族外戚,和天子之间的润滑剂。

以及东-西两宫、宣室-椒房二殿之间的润滑剂。

说白了:几乎全天下的人,都希望官员铁面无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