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陛下,才是最憋屈的人啊(2 / 2)

如此丰收,若是放在往年,虽然也足够让人高兴,但考虑到‘谷贱伤农’之类的因素,这场丰收给农户带来的利好,其实也非常悠闲。

但在今年,情况却明显不同了。

——前年秋收之后,尚还没有获封为储君的刘胜,奉命负责粮价平抑一事;

之后,刘胜顺理成章的推出了治粟都尉,并制定了‘少府掌治粟都尉,对关中粮价进行宏观调控’的大政。

在当时,农户们大都还以为:刘胜这一手治粟都尉、宏观调控粮价,单纯是为了不让粮价暴涨,给粮价划定一个上限,免得百姓吃不起价格暴涨之后的高价粮。

而在今年,迎来全面大丰收,又随即开始为‘谷贱伤农’而担忧起来的关中百姓,才总算是明白了治粟都尉,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官署;

宏观调控粮价,又是多么有利于穷苦农户的善政。

——前年,关中大范围歉收,治粟都尉通过售卖平价粮,将粮价死死锁定在了百钱,乃至七十钱以下;

这确保了关中绝大多数农户,都能买得起足够整个家庭半饿不抱的熬过那一年的粮食。

而今年,关中全面丰收,治粟都尉也还是站了出来,毫不迟疑的发出通告:以每石四十钱的价格,无限量购入粮食!

四十钱一石,虽然较去年,乃至往年的粮价都稍低了些,却也还是让整个关中,都被一阵歌功颂德的赞歌所笼罩。

——开什么玩笑!

——四十钱一石,还是无限量购入,还要什么自行车?!

这要是放在过去,来这么一场大丰收,那关中的粮食商人们,指不定鼻孔要昂的多高!

诸如‘今年关中不缺粮食’啦~

什么‘爱卖不卖,你不卖有的是人卖’啦~

甚至是‘我家仓库快满了,要卖就抓紧,过期不候’之类的话术,都会成为粮商们从农户手中,压价购入粮食时的说辞。

在某些时候,甚至可能会出现某个农户,因为实在卖不出手里的粮食,便只得到处奔走,求爷爷告奶奶,甚至是送礼疏通关系;

为的,却只是把手里的粮食,以勉强不算白菜价的价格卖出去。

卖粮都需要求爷爷告奶奶,乃至是走关系送人情,量具、运费,乃至是交付币种等弯弯绕,自然也就是题中应有之理。

但现在,有少府治粟都尉在,一切,就都回到了正常的轨迹。

——粮商们,并没有因为今年的大丰收,而端起‘粮食红利’的架子;

如往常般,提前和农户聊好价格,又在秋收当天派去运粮的车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整个关中近百万户农户,四万万余石粮食,少府治粟都尉明明连三分之一都没吃下,但粮价,却被‘治粟都尉’四个字,稳稳顶在了四十钱以上的价格。

简单来说:治粟都尉的存在,让粮食丰收的红利,真正落到了辛勤的农户手中,而不是被粮商米贾,以及商贾背后的权贵所分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