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缺马?找长安侯啊!(2 / 2)

到第四个轮回的时候,第一个轮回所产出的种马、母马成年,马群就可以得到第一次壮大;

之后的每一个轮回,马群也都将缓慢壮大,一直到十几二十年后,壮大成曾经的雁门苑那样——种马上百,母马数千,年出栏合格战马一百匹以上的成熟马苑。

了解了这个时代,华夏农耕文明的马匹蓄养模式之后,再去看刘舍那句‘只需要种马百匹,母马三千,就可以直接新建一处马苑’,也就没什么难以理解的了。

刘舍的意思很直白:既然雁门苑的模式耗时太长,且投入同样低不到哪里去,那还不如直接跳过中间的‘种群壮大’阶段;

直接在最开始,就人为组建起一个足够强大的种群,并从该种群繁衍出的下一代开始,直接开始产出战马。

也就是在这群马孕育后代之后,不再将甄别出的合格母马用作培育下一代,而是直接培养成战马。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跳过漫长的种群壮大期,可以大大减少一座马苑从建立,到开始出栏战马的时间间隔。

至于坏处,或者说难点,也同样让人一目了然······

“种马百匹;”

“母马三千匹······”

“——既然要被用作培育战马,那这些母马,自然也至少得是‘本可以被培养成战马’的程度。”

“而这样的马,即便抛开渠道不论,这价格······”

如是想着,刘胜只稍侧过愁云遍布的脸,漫无目的的望向车窗外。

在如今的汉室,马,是比金子都还要稀缺的东西。

都不用多说别的:在长安两市,但凡出现一匹看上去还不错、有力气驮动一名成年男子的马,就必然会引来周遭行人围观;

若是一眼就能看出不凡的骏马,那更是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召来长安大半公侯勋贵的注意。

至于价格,更是离谱到令人咂舌。

——刘胜清楚地记得:大约三年前,四哥刘余大约十五岁的时候,其母程夫人的母族外戚,曾赠送了一批骏马给刘余,以讨得这位皇四子的欢心、拉进彼此之间的情谊;

而那匹算不上有多出众,放到军中都未必能成为战马,大概率只能作为信使用马的亚成年母马,价值却高达足足五十金!

甚至在抢购这匹‘良马’的过程中,程氏外戚还和某位食邑五百户的小功侯结了仇,同时又承了另外一位小功侯的人情。

——结仇,是因为双方都志在必得,又都互不相让;

欠人情,则是因为人家退出了‘竞价’行列,‘让’出了那匹骏马的购买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