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而言之:在肉眼可见的将来,无论是逆历史趋势得以兴盛,还是和原历史线一样彻底势微,甚至不得不用「儒皮法骨」来苟延残喘,以晁错为首的法家,都将失去一位必将功成名就的军方高级将领:郅都。
但对于法家而言,失去郅都的损失,显然没有得到赵禹的收获大。
毕竟赵禹,不是郅都那样的单纯爱好者;
虽非师出名门,却也是读过两天《韩非子》,思考过商君学说的正经法家出身。
用后世的话来说:晁错如果是影帝,郅都如果是群演,那赵禹再怎么说,也起码是个科班出身的当红小生。
至于未来,赵禹挑选的,或者说是走上的道路,也比晁错和郅都稳当许多。
——晁错走的,是披着儒皮靠近储君,潜移默化改变储君的感官,并最终背靠皇权复兴法家,一
念成魔、一念成神的极端路线。
这个路线的优缺点都很明显;
优点是省事,只要成功,那就可以凭借天子的威权,轻而易举的改变法家短期内的处境。
至于缺点,则属于法家的通病了——人亡政息。
如果不是刘胜出手,按照原有的历史时间线,帝师晁错,就该在吴楚之乱爆发初期,就被天子启一句「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而被连哄带骗到东市,身穿朝服腰斩弃市。
而在晁错死后,法家最后的火种也将熄灭,从此再也没有人——没有能身居庙堂之高的人,敢在履历上落下「习申商法家之言」的学术出身。
所以晁错的路线一言以蔽之,不外乎一句:不成功,便成仁。
甚至即便是成功之后,也很难保证不会人亡政息。
——你晁错忽悠得了一个储君,难道还忽悠得了每一个储君?
笑话!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你头一次玩儿这一出,咱们老哥几个没见过世面,算是让你给咱开了眼界;
下回再有这种事,咱们能放着不管?
但凡储君身边的人,不扒出祖宗十八代的师承,就当我儒家/墨家/黄老白传延了这几百年!
而相较于晁错的路子,赵禹现在的路线,就相当讲究了。
——法家出身,当然是要做法官咯~
专业对口嘛;
靠着专业知识,在专业对口的位置上做出点成绩,以从根源改变天下人对法家的刻板印象,这可比忽悠储君要来的靠谱,药效也来的持久多了。
说回刘胜今日召见赵禹,并通过赵禹和周亚夫的恩怨来做试探,所得出的最终结果,无疑是让刘胜深感满意。
从赵禹对周亚夫的态度,刘胜首先就能确定:赵禹和每一个法家出身的官员一样,更偏向于自诩为「孤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