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就先这样吧...(2 / 2)

诚然,无论是官场履历还是政绩,都比魏尚更好,甚至就连知名度,都比魏尚大上不少。

但正所谓:术业有专精。

晁错,其实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文官,而且还是文官得巅峰——法家出身的才俊。

这样的人,若非生在了‘非彻侯不得为相’的汉家,但凡换到后世的任何一个朝代,那都是可以辅左帝王,至少促成一个治世的名臣。

可这样一个文臣,非说他是下一个魏尚、说他是下一个吓得匈奴人只能绕道走,根本不敢轻易拔刀相向的宿将?

刘胜只能说:朕年纪虽然不大,但也好歹快成年了;

要骗朕,也大可不必这么敷衍······

至于晁错和魏尚一样,在战时发动了百姓青壮,做到了自己所能做到的极限,刘胜自不会不认。

但若是要以此作为‘晁错是下一个魏尚’的论据,刘胜可就敬谢不敏了。

人家魏尚发动的了云中百姓,压根儿就不是主动的!

那是人家二千石的郡守亲临战争、亲自参与战斗,甚至负了伤、死了儿子,才激起云中百姓同仇敌忾之心,从而自发参与到城池保卫战当中!

至于晁错?

刘胜用脚指头都能猜到:一个法家出身的‘名臣’,会用怎样的手段‘发动’民众,参与到一场本不该由他们参与的战争当中。

——法家法家,靠的,可不就是那一手曾让嬴政迅速强大的‘严苛律法’吗······

“晁错作为北地郡守,能在北地都尉部全军覆没的前提下,依旧组织起民壮抵御胡蛮,而不是慌乱无措,这确实值得敬佩。”

“但作为武人,条侯应该不会不明白:我汉家的军队,是拿什么说话的吧?”

漫长的沉默之后,刘胜终还是耐下心来,如是道出一语。

随着刘胜这一语道出口,周亚夫,也终是无奈叹息间低下头去。

而刘胜的话语声,却并没有随着周亚夫底下的头颅而结束。

“我汉家的军队,尤其是将官,是拿军功说话的。”

“一位将官在一场战争中的表现,是以‘浮斩’作为主要依据的。”

“守将的表现,则要体现在军民伤亡、地方损毁的程度作为参照。”

“而此战,晁错在以上方面的表现,只怕并不尽如人意······”

···

“论军功,晁错身无寸功,自从御史大夫之位外方为北地守,这是晁错第一次以‘将’的身份指挥战斗。”

“而在这场战争中,晁错所部,也就是北地都尉部的浮斩······”

“——就算此战,北地郡得了匈奴数千首级,但北地都尉部五千余将士全军覆没,其浮斩,就不可能是正的。”

“更何况匈奴人有强尸之俗,此战又是以众欺寡、以强敌弱,朕甚至现在就可以断定:此战,北地都尉部所斩获的匈奴首级,只怕是连‘百’数都不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