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科举,正是提上日程(2 / 2)

当有一个人,愿意为国家,尤其是愿意在战场上,为国家献出自己的生命时,这个人身前所犯下的绝大多数过错,就都可能得到华夏民众的原谅。

刘胜原先,打的也正是这个算盘。

接受晁错的自荐,将晁错自御史大夫这三公级别的位置,外方为二千石级别的边关郡守,刘胜就是为了得到这样一个结果。

但晁错在战场上活了下来,甚至是活着回到了长安······

“呼~”

“仅此一战,晁错也算是见过血了。”

“真要有下一次,保不准还真就让他建得武勋,甚至封侯拜相······”

对于晁错的军事才能,刘胜自是不屑一顾——晁错并非是军事方面的人才,也从来都没有从军的精力。

但军事才能大概率一般,却并不影响晁错,也同样是这个崇尚武风的刚烈时代的一员。

——晁错,是一位剑道大师。

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晁错保不准还真有机会,凭借自己高强的个人武力,立下足够封侯的武勋。

不用多:五百户也好,三百户也罢;

哪怕是一百户、五十户食邑,只要让晁错捞个彻侯的勋爵,那挡在晁错和汉相之位间的一切阻碍,都将烟消云散。

晁错成为丞相,将水到渠成。

而这,是刘胜绝不希望看到的······

“许其戴罪立功?”

“若战死,便厚葬;”

“若立了武勋······”

···

“嗨;”

“若真要立了武勋,那便当是他命中注定,要过一把丞相的瘾吧。”

“谁让当年,朕自己要犯这个贱呢······”

如是想着,刘胜便自嘲一笑,又叹息着摇摇头。

当年,如果刘胜不出手,晁错其实是必死无疑的。

那一天,先帝甚至已经为晁错设下相送宴!

只是当时,因刘胜这支蝴蝶,而意外没被气死的老丞相申屠嘉,和刘胜都一致认为:当时的晁错绝对不能死,一旦死了,就必定会助长刘濞、刘武为首的吴楚叛军气焰;

刘胜仍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回答先帝的原话是:毁我先祖宗祠,晁错必须死!

但国难当头,晁错绝不能现在死。

当时,尚还只是‘公子胜’的某位少年天子还单纯的认为:杀晁错的事儿,等吴楚之乱平定了再说。

但刘胜当时却万万没想到,或者说也是不愿意想到的是:当时,或许是自己亦或先帝,唯一一个勉强可以名正言顺杀晁错的时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