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劣质?
宁愿用粗糙的麻制作衣服,也不愿意用‘纸’这种劣质布料,来作为衣物的制作原材料!
从这就不难看出:存在于战国末期至秦朝统治时期的‘纸’,其粗糙程度应该能与后世纸壳——揉皱之后的纸壳相媲美。
到秦时,人们开始逐渐发现这种劣质布料的用途,也可以说是废物利用。
——如果将其作为‘布’,这种劣质布料实在过于粗糙,让人很难忍受如此粗糙的衣物摩擦体表;
但活物忍受不了粗糙的表面,不代表死物也接受不了啊?
于是,自秦始皇末年开始,纸,也就是用碎布块溶制而成,因‘废物利用’的意义而存在的纸,开始被用于包装。
大一点的,可以用来装货物;
小一点的,也可以用来装一些不怕磨损的硬物,或是原本就已经被‘磨损’到极致的物体。
——钱币,以及碎状药物。
反正这些‘纸’,都不过是原本要扔掉的碎步片制成,别管用途大不大,只要有用途,那就算是发挥了其价值。
到后来,身处秦末战火之中的百姓,愈发无法保障温饱,也曾一度有人将这种‘纸’穿在身上御寒;
再到汉祚鼎立,纸这种可以做货物袋、钱袋、药袋的东西,便只剩下了最后一种用途。
——货物袋需要的碎布块,不知要多少人家的废布才能凑成,凑这么多碎布的功夫,还不如直接做个麻布袋;
至于钱袋,有钱人压根看不上这种碎布块做成的‘纸’——反正钱袋就那么大一点,就算用一些名贵布料,也根本花不了多少钱,还美观、体面。
而看得上‘纸’的穷人,手上又压根没多少钱,有钱也是偷偷摸摸藏在家中,根本不敢带在身上,压根儿没有‘钱袋’的需求。
于是,纸,就成了医者们给客户的一份赠品:你来看病,我给你开药;你花钱买药,我送伱个装药的袋子;你得了方便,我也没花什么钱。
所以在过去,或者说如今汉室,人们对‘纸’的概念,也基本停留在‘碎步溶制而成的药袋’。
而在田叔看来,自己印象中的药袋,和眼前这张‘纸’之间的差别,甚至比蜀锦和粗麻之间的差距都还大!
毕竟蜀锦和粗麻,严格意义上还都属于‘布’的范畴;
但在此刻,被田叔小心捧在手上的这张纸面前,过去那些以碎布块溶制而成的‘纸’,却绝对算不上‘纸’的范畴······
“此蝉翼纸,是以何物为原料制成?”
“人工、耗时又几许?”
打量许久,愈发感到这蝉翼纸的轻便,田叔率先问出的,便是最核心,同时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成本。
这纸,好用是好用,确实没的说,但凡是个明眼人,便都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