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车玉辇,大军随行。加之宫女仆役,通计近二万人。经过数日准备之后,便浩浩荡荡,开往代郡。两万人,一路上的粮草消耗十分庞大。不过做为新帝登基的第一次出巡,自然也不能丢了排面。好在代郡和蓟京相距不远,不过十几日,薛恒的车驾就已经来到了代郡范围之内。“陛下!微臣迎驾不周,万望恕罪!”时值中午车驾抵达代县,屯住于此的薛仁贵终于得以再次面见圣驾。激动的他虽然还身着戎装,但是眼眶之中已闪烁着泪花。长期驻守边地,意味着他少有回到京城的机会。上一次见到皇帝时,先帝依然身强体壮。时隔多年再次面见圣驾,却早已物是人非。“辽西王镇守边疆,为我大燕牧守一方。劳苦功高啊。”薛恒作为一个新登基的皇帝,自然不会对这位战功赫赫的宗亲摆什么架子。亲自扶起薛仁贵后,薛恒仔细打量起了这位燕国宗室第一名将。这薛仁贵生得七八尺身材,虎背熊腰。如今披坚执锐,更显得魁梧非凡。“我听闻,每年的这个时节。鲜卑人时常来劫掠,不知情况如何?”一君一臣,迈步走在大营之中。虽然只是第一次见面,但却好似很熟络一般,交谈起来。而其余众人,也是紧随其后。“今年鲜卑虽然劫掠如旧,但好在我们早有准备,多次击退了他们。虽然来的次数不少,但他们也没能讨到什么便宜”说起这个,薛仁贵很是自豪。驻守鲜卑多年,在抗击鲜卑这件事上,他绝对担得起功勋卓著四个大字。“鲜卑人以弓马为便,来去如风。卿等久在边关,必然熟知他们的战法。但是临阵对敌还是务必要小心啊!沙场之上,刀剑无眼。”“陛下。臣所率领的代郡边军,在边地屯住数年。无一不是身经百战的勇士,不如今日权且一观”“也好。”薛恒见薛仁贵主动提出,自然也不会在这种环境下扫了他的性子。当即便迈开步子,一同前去军营一探究竟了。掀开营帐,其中的士卒们正在用餐。按照这个时代的常规习惯,一日应该只吃两餐但现在并非远征,恰好是战时,补给又充裕。薛仁贵这才给士兵们都安排了一顿午餐。吃饭是人类主要的能量摄入之一,多吃一顿饭,在操练的时候,自然就更有力气“你们几个,先不要吃了,没看到陛下来了吗?”薛仁贵见此,招呼手下的士兵道。“陛下。”“陛下。”……营帐内的几个士兵纷纷起立,面露局促之色地看着眼前这位陌生的皇帝。此次,薛恒出巡代郡并不是什么微服私访。也不是搞什么突击检查。而是大张旗鼓,光明正大的来的。因此,士兵们自然也已经听说了皇帝要来犒劳他们。“这是吃的什么?”走进其中一个士兵跟前,发现他手中捏着半块米饼似的玩意儿。还端着一碗热水,叫薛恒觉得有些新奇。“这个是军中吃的粮食。”薛仁贵解释道。“都是把栗米反复暴晒,直至炒制成块。吃的时候再用热水泡开。这样真正到了行军打仗的时候,也方便些”“原来如此。能给一块给朕瞧瞧吗?”听闻这与后世的速食食品有异曲同工之处的食物,瞬间激起了薛恒的好奇心。“是。”士卒对于皇帝的命令,不敢违拗。当即掰开一块,递给薛恒。“是这样么?”呈起一碗热汤,薛恒将这暴晒后,又经过了炒制,完全脱去水分的米饼化开。“陛下……”此时,身后的一众大臣近卫也纷纷赶到。眼见的薛恒,轻轻捻起一点化开的米饼。放入口中。无味,粗糙。若是放在穿越之前,这些东西对他来说,绝对是难以入口的。“这次朕特地安排了些酒肉,你得空给将士们布置下去吧”亲自尝了一口军粮之后,薛恒才明白前线作战的艰苦。这样的米饼本身,在中原地区,只是军粮的一种类型,但是在燕国却是军粮的主要组成燕国地处北方,天气相对寒冷,这些米饼重新泡开的难度,要远低于煮饭再加上代郡边军,主要面对的敌人是以骑兵为主,来去如风的鲜卑人。很多时候,为了追求速度,只能携带这种便于携带的军粮“谢陛下恩典!”对于这些长期驻守在边关的将士来说,犒赏酒肉,就是极为难得的了。一听说这位新皇帝第一次出巡就备上了酒肉,无不喜形于色。“也好。那末将就领命告退了。”一方面,燕军在准备大宴。为即将到来的战争提振士气。而另一边,鲜卑部落也因为这件事情展开了激烈的争吵。“依我看。那燕国的小皇帝,出巡代郡。是我们绝好的机会。”这次会议,不仅仅是檀石槐这个大单于。拓跋,慕容等各部首领也无一例外全部到齐。会议刚一开始,檀石槐,就简洁的挑明了自己的目的。南下燕国。“依我看,这恐怕不行。”相较于檀石槐,慕容鲜卑的首领慕容廆对于攻打燕国的想法并不乐观。“我们过去都是在这个时节劫掠燕国。如今,他们住防边地的是名将薛仁贵。要是我们这个时候去劫掠他们,一定早有防备。”“但是,如果不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劫掠的话,草原上这么多人是很难度过冬天的”拓跋部落,虽然和慕容部落同样是鲜卑族。但是两个部落之间的关系一直水火不容。秃发树机能,作为拓跋部落的领袖,两个部落势如水火,他自然不会站在慕容这一边。“你们自己没有本事,不要拉上别人。”慕容廆白了一眼,没给秃发树机能什么好脸色。“我支持大单于的意见。秃发树机能说的不错。今年的秋风格外寒冷,要是冬天又是一个大雪年的话,没有足够的物资,草原上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 )
第十九章 鲜卑来袭(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