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大业猛将(1 / 1)

(最终,薛恒还是选择了检拔骁勇这张卡。毕竟骁果军组建在即,两员猛将还是有用武之地的。使用训卡-检拔骁勇成功恭喜宿主获得隋朝大业年间猛将,麦铁杖,沈光。二人皆为杨广在大业年间提拔的猛将。因定位为江湖人士,因此不显示具体能力值。“没想到抽中了他俩啊。”这沈光和麦铁杖,都是杨广所提拔的猛将。麦铁杖健步如飞,有日行五百里之能。就算寻常战马,也未必能和他匹敌。而沈光的技巧,则更为特殊一些。兴建禅定寺时,寺中有高达十余丈的幡竿,正好碰上绳索断裂,无法接上。沈光用口衔着绳索,一步步攀爬而上,直到竿顶。把绳索系上之后,就手脚放开,腾空而下,用手掌拒地,倒行几十步。围观的人都感到惊喜,对他赞叹不已,当时的人称他为“肉飞仙”。这二人被定位为江湖人士,应该也和这样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与所预料的相差无几,两人的植入身份都是小有名气的投军江湖人士。而在攻破张郃之后,诸葛亮部乘胜追击,继续推进。与薛仁贵部汇合此时,薛仁贵也已经攻破城池。徐晃兵败,只得在突围后与曹操汇合。“陛下。为今之计,只有和燕国讲和了”曹军大营之中,郭嘉和戏志才苦苦规劝道。如今侧翼已经完全暴露在燕国兵锋之下,如果不选择讲和,那么就必然会两面受敌。这是兵家大忌,曹操自然心知肚明。“但燕国与我大魏积怨已久。若是与之议和,燕人反复,如之奈何?”曹操还想再考虑其他的操作空间。但思前想后,也没什么好办法。过去利用鲜卑来制衡燕国的思路,已经不再适用。西部鲜卑已经溃散,自不必提。东部鲜卑和中部鲜卑的对立局面,促生了奇特的平衡。双方谁都不会大规模南下,因为这样无疑会给予对方可乘之机。这样的平衡,让燕国得以从边患之中脱身。而这集中力量后的迎头痛击,则正好打在了曹魏的身上。“罢了,议和吧。”万般无奈之下,曹操还是选择了议和。而这一举动,也正中诸葛亮下怀。冬日将近。诸葛亮夜观天象,得知今年冬天必然寒冷无比。若是继续作战,无疑会加大消耗。在这样的时候停战,不仅可以最大化的在谈判桌上摄取利益,同样也能在严冬到来之时偃旗息鼓,消化土地。面对巧舌如簧,足以舌战群儒的诸葛亮。魏国使者最终也没能压下这次的狮子大开口清河郡,连同链接二郡的重镇修县的割让,才换来了燕军的罢兵。只是这一进一退,却害苦了石勒。石勒原本眼见燕国击破徐晃,以为曹操必然要分兵侧翼。于是转守为攻,企图逆转战局。却不料曹魏和燕国议和,这一脚直接踢上了铁板。就算石勒,石虎,冉闵再如何奋勇。未能抹平兵员战力差距的他们,也只是获得了惨胜。“陛下,臣请奏出兵讨伐石勒。”朝堂之上,燕国群臣也在为下一步的计划展开商讨。“可是石勒毕竟接受我们的册封,我们又怎能背信弃义?”面对王猛讨伐石勒的提议,朝堂之上不乏反对之声。“我们册封石勒为单于。但石勒所布置的官员僚属,多类天子。而非单于。如此僭越之举,我燕国讨伐不臣,有何不可?”王猛巧舌如簧,当即用话术诡辩起来。“这样失信于天下,日后他国如何看待我国?”礼部侍郎对此颇有微词“石勒叛逆在先,他国怎生微词?”王猛对此种种质疑,则是一口咬死石勒叛逆在先。双方僵持不下,朝堂上并没有得出什么结果。“或可使石勒大掠州郡,以污其名。”下朝之后,王猛则是再度发挥了近臣优势。私下觐见薛恒。“张宾是人杰。严冬将至,其必知之。况且石勒为战曹操,早已坚壁清野。如今,要想再获得粮食,只能劫掠其他地方。而且一旦到了冬天,民众必然更加怨恨。”“知道了。这件事情,朕会考虑的。”石勒是个野心勃勃的存在,相较于石勒来说,契苾何力明显要容易控制的多。王猛一手策划了一整套除掉石勒的计策,事已至此,没有不推进下去的理由。“黄药师,我听说不良人中的裴旻。已经斩杀了叛贼张郃,你们做的不错。”王猛虽然可以规划一整套计策,但是到了执行层面,如果还是他一手负责的话,那么权力未免就太重了。为了防止这一情况的出现,也为了检验已经初具规模的不良人的能力,薛恒将散播消息的任务交给了不良人。“请陛下放心。寒冬将至的流言很快就会在曹操和石勒麾下的士卒之间传播。”黄药师领命后,着手布置起了散播流言的工作。除了公孙大娘,裴旻这种通过系统获得的江湖人士。不良人里,还有不少本土的江湖人士。他们中有魏国人,也有胡人。这些人的存在,为散布流言提供了帮助。“妙才那边,还是没进展吗?传信给仲达吧。”自从付出巨大代价和燕国讲和之后,曹操仿佛突破了心理防线。将原本无比纠结的议和,变成了得心应手的武器。开始抽丝剥茧一般,化解袁绍的威胁。比起即将到来的严冬,让曹操更为困难的是。夏侯渊方向虽然突破了颜良文丑的防守,但是却又陷入了和颜良文丑的二度缠斗之中。邺城也不在像刚开始那样固若金汤,只不过凭借着王世充等人的奋勇,几次将已经攻入城中的袁军打退,才能固守到现在。夏侯惇也被俘多日,迟迟不见消息。面对这样的局面。不得已之下,曹操只能选择让利于李克用。坐视李克用消灭丁原,完成对并州的统一。从而换取暂时将司马懿麾下的兵马调动,去救援邺城的空隙。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