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送到秘密地点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和吴驹没什么关系了。子楚倒是有心想让吴驹也参与到出题工作中去。可吴驹又不傻,当然是严词拒绝了。他那个半吊子学术水平,够出个鸡毛题。别说出题了,他都大学毕业好多年了,知识全还给老师了,做题都是困难户。子楚见他态度坚决,也就放弃了。回到家中后,吴驹着手开始安排生产新瓷器的事情。瓷器生意的利润注定不会太高,就算吴驹懂得制造青瓷、白瓷甚至珐琅彩的技术也是一样的。当然,这个利润不高是对于吴驹来说,以他的财富,瓷器确实算不得什么特别赚钱的生意。不过既然肉送到了嘴边,总不能不吃。瓷器是华夏文明史上的一个标杆,一盏明灯,倘若提前推动一下那也是很有意义的。“嗯,如果现在把白瓷、粉瓷、珐琅彩这些科技点了,说不定千百年后能出来什么碳纤维瓷、石墨烯瓷之类的东西……”吴驹如是想道。碳纤维,石墨烯……怎么感觉很抽象的样子……吴驹嘴角抽搐。言归正传。吴驹将瓷器厂地址选在了吴家庄北的一处厂房中,让高德全在那里修建了一些用来烧制瓷器的土窑炉。至于匠人,吴驹之前在文具厂设了一个制作笔洗之类的瓷质文具的部门,有二三十匠人,现在直接把那边的部门砍了,然后把人调过来就好了。烧制瓷器的原料,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等,仓库里也都是现成的,只要窑炉修好,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工。五日后。吴府。吴驹和吕凝正在水榭中乘凉,小厮突然来报:“家主,乔主事前来拜访。”“乔晦?他的瓷器厂出产了?”吴驹眼睛一亮,乔晦正是吴驹选定的瓷器厂主事。“带他过来。”“是。”不多时,小厮带着乔晦来到近前,乔晦手中拿着几个木匣,将木匣放下后,他拱手一揖:“拜见吴卿。”“不必搞这些虚礼,瓷器厂如何了?”吴驹笑问道。“不辜负您的期望,一切顺利。”乔晦笑着指向那些木匣子:“这都是我们最新烧制出的一批瓷器,特取了一些呈与您。”他将木匣子打开,只见里面放着数个形状不一的青瓷或者白瓷的茶杯。吴驹拿出一个白瓷茶杯,对着阳光下看了看:“嗯,不错,胎体饱满匀称,釉质清亮圆滑,质量很好。”吴驹将那些瓷器也拿给吕凝看,吕凝仅看一眼便喜欢上了,也拿起一个打量起来,笑道:“这些可比市面上的瓷器好看的多了。”吴驹赞同的点点头。吴驹又看向另一个木匣,问道:“那个里面是什么?”乔晦笑道:“是您吩咐烧的那件。”吴驹精神一振,忙问道:“烧成功了??”“成功了。”乔晦点头。吴驹从躺椅上跳起来,拿起木匣打开一条缝,瞅了一眼,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吕凝见两个人神神秘秘的,忍不住问道:“是什么东西呀?”吴驹微微一笑:“送你的礼物。”“我??”吕凝惊讶的指向自己。“对啊,在一起这么久都没送过你什么特别的礼物,这次正好补一个。”吴驹将木匣递给她:“打开看看。”乔晦也是个有眼力见的人,见自己在这颇有当电灯泡的资质,于是果断说道:“那个,属下告退。”说完便拉着小厮开溜了。吴驹重新坐了下来。吕凝踌躇片刻,小心翼翼的打开了木匣,里面放置的东西瞬间让她惊得说不出话来。“这是……瓷器?”吕凝有些不可置信的问。吴驹颔首。只见木匣中摆放着一件瓷瓶,竟然呈现夺目的粉红色,如同傍晚的那一抹晚霞,又好似少女的樱桃小嘴。“瓷器还可以有这样的颜色吗?”吕凝抬起葱段般的玉手,轻轻在木匣内的瓷瓶表面抚摸了一下,眸中不由闪过一丝惊叹。“当然。”吴驹解释道:“这叫胭脂水釉,因为颜色像女子用的胭脂故得名。“胭脂水釉。”吕凝将这个名字默念了一遍,然后嫣然一笑:“这名字真好听。”吴驹继续说道:“瓷器的颜色之所以不同,说白了就是表面的釉质在不同温度下的产生了不同的化学变化,致使其产生了不同的颜色。”“白瓷的白色,在于它的纯洁,只要氧化铁含量降低就可以得到,青瓷的青色,则是因为里面含有足够的铁,红釉的呈色剂是铜,蓝釉的呈色剂是钴,只要通晓了这个道理,总能得出各种颜色。”吕凝似懂非懂的点点头:“那这种釉的呈色剂是什么?”“是黄金。”吴驹说。吕凝咂舌:“那肯定很贵咯?”吴驹耸了耸肩,满不在乎的说:“对我来说还好。”吕凝想了想,那倒也是。她对这瓷瓶爱不释手,把玩了好一会后,突然起身走到吴驹面前,吧唧一口在他脸上亲了一口:“谢谢。”吴驹愣了一下,眼疾手快的抓住了想要逃离的吕凝,一把将其揽在怀里:“这么谢诚意不太够啊,为夫前段时间给你讲的兵法记得几成?”兵法。旁人若听了只会惊疑吕凝这个相府大小姐竟然还对行军打仗感兴趣,但这个词在吴驹和吕凝之间俨然成了另一层意思。吕凝俏脸一红,正想说话,樱唇便被堵了起来。“唔唔唔唔唔唔!”……乔晦在前堂等了好一会,吴驹才负手走了过来。“老乔,辛苦了。”吴驹笑着说。乔晦连忙说:“不辛苦,不辛苦,那都是您指点有方。”如果不是吴驹,他们这辈子也只会烧那种青黄色的原始青瓷,哪里知道瓷器还有什么多颜色。至于那件胭脂水釉瓷瓶,胎体和釉质同样是吴驹亲手一点一点做的,光是烧瓷片就试验了几十次不止——吴驹觉得礼物终究还是自己做的最有价值。他们这些工匠对那些铁铜钴金都是两眼一抹黑,哪里帮得上什么忙,只有烧制是他们这些工匠烧的而已,毕竟烧瓷器对窑内温度很有考究,甚至连天气都是重要影响因素,这方面只有有经验的工匠才能把握住。吴驹拿出一个本子交给乔晦:“这是我整理的各种釉色的呈色剂配方,至于比例多少,那就需要你们自己摸索了。”乔晦双手结果本子打开一看。除了以氧化铁为呈色剂的青瓷,无呈色剂的白瓷,以黄金为呈色剂的胭脂水釉之外,还记载了许多乔晦闻所未闻的釉色。黄釉,呈色剂是氧化铁。茶叶末釉,呈色剂是氧化铁,需要用还原焰烧制而成。乌金釉,呈色剂主要是氧化铁,以及锰、钴等。如此种种。乔晦看完之后,对吴驹满是崇拜之情,如获重宝般的将册子小心翼翼的收了起来:“想不到瓷器竟有如此千变万化。”吴驹闻言,自信的笑了笑,心道那是当然,五千年文化底蕴跟你闹着玩的?“瓷器之道博大精深,我辈还需继续探索啊!”乔晦深以为意的点点头,转而又问:“话说吴卿,恕属下愚钝,这册子里写的锰、钴是些什么东西,属下全然不知啊。”“无妨,我会让人收集好送到瓷器厂去的。”吴驹说。乔晦点点头,又说:“那这个还原焰和氧化焰又是什么意思呢?”吴驹随口解释道:“还原焰就是充分燃烧的火焰,窑内有大量氧气,而氧化焰就是不充分燃烧的火焰,窑内一般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和氢气,氧气则极少。”说完,抬头一看。乔晦一脸懵。啪!吴驹一拍额头。科普之路任重而道远啊。他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正好我现在无事,我们到瓷器厂走一趟,我给你详细讲解一番。”“哦哦,好!” , )
第四百三十三章 胭脂水釉(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