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流民、流民(1 / 1)

(“大旱大饥,斗麦俱无,人民相枕于路,斗米千钱。”“山东旱,免今岁租。”......原本不过史书之上冰冷的文字却真切的出现在苏青繁的面前。此时不过贞观元年,流民已是四处涌现。唐朝初立,年年征战,国家尚未完全统一。距离太上皇李渊禅位已有八月之期。只是此刻的唐朝并未因为换了圣人而怜悯众生。天灾依旧如故。又有突厥南下,给这片满目疮痍的大地,横添了一道狰狞的伤疤。关内同样如此。苏青繁清楚的瞧见每隔数百米便有百姓卧于荒野,失去了所有的力气,静待死亡的到来。那阵阵痛苦的呻吟无人理会,因为所有的人都不知道下一个是否会是自己...勉强徒步的民众尽皆面有菜色,脚步虚浮的艰难行走。距离长安城仅有三十里之遥,可这仅仅三十里的距离几乎用尽了苏青繁所有的力气。呵!流民!何曾想到,自己竟然有一天成为了唐朝的流民!苏青繁清楚的知道,若无意外,自己怕是无法活下去了。不仅自己,这一望无际流民队伍,只怕也会死亡大半。看着自己一身粗布衣衫,已是破烂的千疮百孔。就这还是从死人的身上拔下来之物......自己来到唐朝不过才七天啊!可这仅有的七天却让苏青繁尝够了人生的苦厄。饥饿曾经是那般的荒诞,现在却又是如此的真实。艰难的行着步,只得往长安城的方向继续前进。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牢狱之灾,亦或是死亡?唐朝有律,无户籍者便是贱民,没有任何的权利,等同货物般被随意的买卖。如果脱离了这流民队伍自谋生路无异于痴人说梦般可笑。没有田,没有地,哪怕想要开荒也没有工具,如今迫在眉睫的却是活下去。只是哪怕到了长安城外,能够得到朝廷的救济,怕也过不了接下来的难关。苏青繁清楚的知道当前与接下来的历史...现在的大唐的国库空虚的可以跑马,老鼠溜了进去也会为之流泪。就连长孙皇后都开始领着后宫织布补贴用度。然而这才仅仅是开始罢了....贞观二年三月,关内蝗;六月,京畿蝗食稼。贞观三年五月,徐州蝗;秋,德、戴、廓等州蝗。贞观三年秋、贞观四年秋,又是各地水灾...雪灾。嗯,还有地震...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间,各种灾难层出不穷,有记载的大瘟疫便足足有六次之多!若仅是如此也就罢了,更有突厥,吐谷浑,薛延陀等等屡屡犯边...更令人无语的是各种叛乱丛生.....内外交困,对于百姓来说绝对是糟糕的年代。想到此,苏青繁觉得自己没有力气走下去了,他分明的看清了行人眼中的色彩。那是绝望的颜色!唐朝啊!多么令人魂牵梦绕的时代。然而它的开端却是那般的苦难!多年的战乱重创了华夏这片大地,后被尊为天可汗的李世民,文治武功惊艳了整部华夏历史的李世民,兢兢业业了二十多年也没能够恢复到大业之时的繁华。后经李治、武周直至玄宗李景隆近百年的休养生息才一举超过了隋朝鼎盛时期,开创了万国来朝的开元盛世!盛唐风华!留下了至今让人骄傲的时代,留下了史书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只是太可惜,并没有维持太久,一场安史之乱再次的撕碎这美好的宁静,华夏大地烽烟又起!“国破山河在,城春早木生。”字字泣血,句句催泪。麻木的行走,脚上沾满了带血的泥泞,苏青繁早已忘记了疼痛。各种复杂了思想充斥着心头。长安城是那般的可望而又不可及。想要在临死之前看一眼那雄伟的长安城,远眺那一百零八坊,伫立于玄武门下一览昔日秦王的风采,感慨一番皇权的血腥。流连于平康坊,体验一番古人的风花雪月,亲身感受下玄甲军是何等的威武之师。视线逐渐的模糊,忘却了饥饿,苏青繁只觉得自己快要走不动了。想要停下来。想要休息。就让自己葬在这大唐,让自己亲身感受一下大唐的土地吧...“小兄弟....”苏青繁觉得自己似乎产生了幻听,总觉得耳边有人呼唤自己。艰难的转身苏青繁发现一名老者无力的冲着自己招手。“来...小兄弟...你过来...”思虑了一下,苏青繁还是移步了过去,不伦不类的做了个叉手礼。那老者露出了微笑,冲着苏青繁点头,还了一礼。道:“小兄弟...老夫命不久矣,长安老夫是无法到达了。”苏青繁干涩的唇微微张口,低了一声:“老人家,坚持住。长安在即了。”那老人却是一笑:“小兄弟莫要宽慰老夫,老夫知晓自己的状况,我已到了油尽灯枯的境地。”苏青繁看着老忍佝偻着身体,已是风中残烛,摇摇欲坠。只怕是真的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然而令苏青繁意想不到的是,他的眼神却充满了色彩。只听老人说道:“老夫本是河南道的一退役府兵,去岁突厥南下,老夫与几位同伴得知消息便辞家赶来长安,不曾想却遇到了山东大旱,我们耗尽了文钱...”老人断断续续的说道:“不曾想兜兜转转耗费了几月的光景...同行数人只留下了老夫一人....”苏青繁闻言心神震荡!河南道距离长安约莫四百里,以唐朝的单位换算不过三百多里,此时距离渭水之盟已过去了六月有余!然而这老者还未到达长安,且同行的数人只留下了他一人.....“呵...不要觉得奇怪...当老夫得知渭水之盟时便与同伴放缓了脚步,原本打算前来长安瞻仰长安城的雄伟,若是有幸一睹圣人之颜便足慰平生....”“只可惜,天灾横行,一路之上太多的灾民,耽搁了老夫的步伐,老夫的同伴也陆续的葬身于荒野之中。”“今只有老夫一人苟活于世,我也该去见见他们了。”“不要觉得老夫的话绕口...呵...老夫有幸读过几年书...难免沾染了坏习气,老夫那群伙伴可是羡慕的紧呢...”那老者微微摇头晃脑接着说道:“如今天下初定,圣人仁慈,顾忌天下苍生不愿与突厥玉石俱焚实乃百姓之福。”“今,突厥退去,盛世将临!老夫只怕见不到了。”老者说着说着眼中闪过一丝黯然。是啊,突厥退去了,该打的仗几乎全部打完了,然而他却是再也看不见了。如果老人能够撑到明年,那么将会看见唐灭梁师都,大唐彻底的完成统一。苏青繁看着老者的情况,只怕他是真的见不到了。那老者颤微微的从怀中取出一个粗布包裹,递到了苏青繁的面前:“请答应老夫,活下去!替老夫看一眼即将到来的盛世!”“老夫拜谢了!”老者用尽了力气,冲着苏青繁施了一礼,尔后倒地。直至最后断断续续的说道:“老夫三十有六...手刃突厥十数人...”“可惜了白马啊...”直至老人彻底的咽气,苏青繁只觉得呼吸都困难了。呵!三十六岁!老夫!哈哈哈哈!苏青繁打开那粗布包裹,瞬间泪如泉涌!那包裹之中安静的躺着一株野菜,以及零碎的树皮......冲着老者的遗体做了个叉手礼,对着他的遗体苏青繁说道:“我答应你,如果我能够活下去,我一定会为大唐,为百姓奉献出我所有的力量!”话毕,苏青繁只觉得脑海一阵眩晕。似有一道清晰的声音于脑海之中响起.....“触发!需三日之内见到李世民!”“见,开启系统。”“不见,死!”-------------------注:由于本人唐朝历史并不精通,书中关于称呼一律采用最终的称谓。如,李靖贞观十一年受封卫国公,本书的时间为贞观元年,书中直接称呼卫国公。侯君集在唐太宗即位时受封璐国公,贞观十一年改封为陈国公,本书直接称呼为陈国公。其他人物都是如此,还有官职的时间点错乱也请勿怪。;另本书中为了阅读习惯,一律称呼民部为户部,不避讳。等等问题诸是如此。还有一些事物的时间点问题也明显的错乱了。如李世民贞观十二年十一月初三设置了飞骑营驻守玄武门,在本书中一律为现在有部队。嗯,当成架空就可以了。毕竟都穿越了,开启系统了...哪来的严谨呢。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