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当真是南华真人?”“然也!”“太平要术可是真人所创?”“然也!”“真人可识得郭奉孝?”丞相府,湖边小亭。刘备正与一位须发皆白,仙风道骨的青衣老者相对而坐,中间摆放着一应茶具。【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yeguoyuedu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这是一场意外,却又是刻意为之的相遇,老者赫然是被郭嘉扯虎皮的南华真人,世人称其为南华老仙。南华老仙听到这最后一个问题,心道:看来这就是老仙这几日右眼直跳的缘由了,竟是因为那郭奉孝而起么?这小子是否做了甚影响老仙之事?一个张角已经让他焦头烂额了,如今又来一个郭嘉,还让不让人修仙了?南华老仙心绪飞转,嘴上应付道:“许久未见,也不知昔日故人当今如何了。”他的阅历何其丰富,在没有得知事情经过之前,绝不会轻易给出肯定的答桉。这话可进可退,视情而定。刘备却认为这是默认了,当即站起身,由衷拱手一礼。“真人给奉孝留下诸多手段,令晚辈受益匪浅,晚辈感激不尽。如今难得相见,真人定要多留几日,让晚辈一尽地主之谊。”铁浮屠,美酒敛财……还有最近的蹴鞠。俱是帮了他大忙,尤其是铁浮屠,乃是击败鲜卑人,西凉军的杀器。虽然只是初次见面,但老仙功不可没。???南华老仙一头雾水。他何时留下了手段?莫不是又像张角那般,打着老仙的名号行谋逆之事,损人气运。不过从这位新晋丞相的反应来看,倒像是老仙帮了他大忙。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借用老仙名号的人乃是郭嘉,郭奉孝,此子究竟意欲何为?南华老仙迅速权衡利弊,随即笑道:“随手涂鸦之举,不值一提,不值一提。”他暗自打定主意,如果是功劳则当仁不让的领取,若是罪名,那就撇得干干净净,死道友不死贫道。刘备心中暗叹,不愧是世外高人,铁浮屠乃是骑军之王,在他看来却是随手涂鸦之事。不过想到自家老师的叮嘱,他又继续道:“晚辈有个不情之请,还望真人莫怪。”“但说无妨。”南华老仙有些受宠若惊,面前可是当今天下第一诸侯,又是大汉丞相,竟对他如此礼待。“黄巾之乱乃是张角发起,晚辈虽然相信这并非真人发起,但还是希望真人不要在世人面前表露身份,以免不必要的麻烦。”“贫道明白。”南华老仙正是为此事而来,闻言毫不犹豫便应承下来。他正是冥冥中有所感应,得知除了张角之外,竟还有一人盗用他老仙的名头。为免再次气运受损,这才从深山中走出,赶来京师一探究竟。不过如今看来,郭奉孝并非如张角那般做折损老仙气运之事,反而暗中给他添了许多功劳。这是为何?纵使南华老仙活了几百岁,却也猜不透这人的心思,哪有把功劳往他人身上推的?他见惯了世间英雄豪杰,这种事还是头一遭。刘备忽然露出扭捏之态:“不知老仙可还有其他手段?”南华老仙闻言一头雾水。刘备脸色一肃,正色道:“晚辈知道老仙学究天人,一身才能旷古烁今,为大汉计,恳求老仙鼎力相助。”他之所以会这么轻易相信老仙,是因为自身本就是重活一世,对于这类神鬼之事早已深信不疑。南华老仙:老仙真的只是活得长一些,不会撒豆成兵,更不能呼风唤雨。他算是听出来了,这人分明是要他帮忙一统天下,可他只是个炼气士啊!你要是问养生之道,老仙还能帮忙解惑,可若是一统天下……老仙做不到啊!当然,他不会在这时候否认自己的能力,否则不但那郭奉孝的谎言会被揭破,自身说不定也会被视为恼羞成怒的刘丞相乱剑砍死。老仙沉思片刻,心中很快有了应对之策,先是摇了摇头,随即发出一声意味深长的叹息。“老仙毕竟非世俗之人,不可干涉世俗之事。”刘备起初还有些疑惑,随即又恍然大悟。难怪老仙要把本领传授给奉孝,原来是他被世俗规则所限,又不忍看大汉久经战火,这才假手于人。真,谪仙也!一时间,南华老仙在刘丞相心中的地位不断抬高。便在这时,一名士兵走了进来。“启禀丞相,军师到了。”“快快有请。”片刻后,郭嘉渡步走来,清澈的目光与那浑浊的眼神在半空中相触。这一对视彷若跨越了千年……“你……”“痴儿。”南华老仙缓缓上前,一脸慈爱的摸了摸年轻人的后脑勺,眼中透着满满的欣慰。“你果然没让老仙失望,将老仙所传授之手段物尽其用,老仙果然没看错人。”看似师徒重逢的温馨景象,却饱含了老仙浓厚的暗示,该说不愧是活了几百年的人物,入戏只在刹那之间,堪称无缝链接。郭嘉也同样是只小狐狸,很快领会话中真意。世上竟真有南华老仙这个人!他为何而来?目的是什么?这些都不重要。当务之急,是要自圆其说。郭嘉挤出一丝泪花,彷若喜极而泣。“学生苦盼多年,今日总算再见老师,此生无憾矣!”“痴儿,当年便说了不以世俗之称,你怎地又忘了?称贫道老仙!”“老仙!”至于这初次见面的糟老头子还摸着他的后脑勺,占尽前辈便宜这件事,郭嘉已经不在乎了。显而易见,对方已经知道了一切,而且并未向刘备揭穿他。既然如此,那就只能继续演下去了。两人的默契配合,无缝连接让刘备更加深信不疑。刘备笑道:“老仙难得入世,奉孝可得留老仙多住几日。”郭嘉闻言犹豫片刻:“只是老仙志在逍遥天下,寻仙问道,恐怕不愿沾染世俗之气。”他巴不得这糟老头子赶紧走人,以免节外生枝,又怎会主动留他?“无妨,贫道这些年也走累了,便在此地静修几载也无妨。东方朔那小子说得没错,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我辈心存天道,何处不可修行?” , )
第一百四十九章,老仙驾到(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