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王允之谋(1 / 1)

(郭嘉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终日打雁,如今竟也会被啄了眼。这本是他惯用的招式,如今却被这美妇人用出来了,唯有痛并快乐着咬牙承受。许久。。。“听说我们长信侯可是与王司徒的义女卿卿我我,好不快活。”女人三十如虎果然没错,这美妇人明明刚吃饱,却也不忘再来一口陈年老醋。郭嘉并未辩解,而是一脸深情的看着美妇人:“直至此刻你还不明白我的心意吗?”何太后素手轻抹嘴角,笑道:“我该如何再见你?”郭某人心头一跳,还来?随后低头陷入了沉思。“你可假借探亲之名前往济阳侯府,再让济阳侯派人寻我即可。不过近日是多事之秋,莫再出宫。”“嗯,都听你的。”美妇人此时哪还有一国之母的样子,就像是陷入蜜恋的少女,任予任求。郭嘉又宽慰道:“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美妇人听到这诗句,整个人彷若陷入了如画般的景象。“郭郎。”“太后。”郭嘉心头一热,马车随即又开始摇摆起来。……“大人刚刚去见了何人?”典韦骑马跟在郭嘉的马车旁,向着洛阳城驶去。鉴于自己刚刚等了足足两个时辰的问题,他忍不住询问起来。倒不是他多嘴,只是如今身负军师安危,有些事必须了解。郭某人有些心虚,面上却云澹风轻:“无妨,去会了会老朋友,锦衣卫自会护我周全。”明明才分别片刻,但想起老朋友的风情,他便又再想会会她。典韦听闻锦衣卫之名,顿时不再多问。虽然不清楚这个组织的具体构造,却知道这支神秘部队隐藏的力量。郭嘉则是回忆起刚才与老朋友的对话,此番再会并非只为个人私事,还获知了一条重要情报,一个他与刘备都忽略的问题。并州。确切的说,是太原王氏。只能说王允隐藏得太好,且并州王氏十分低调,再加上刘备当初入主并州时,这个家族并未显山露水。以至于,他们都下意识忽视了这个家族。也许并州王氏远不如袁氏,但那是相较于整个大汉。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论并州本土的影响力,王氏却是根深蒂固。“倒是低估他了。”郭嘉喃喃自语,如果并州方面也出问题,王允倒是有那么一丝机会成功。不过那边有关羽和刘晔坐镇,凭世家豢养的死士想掀起什么风浪很难。虽然如此,但郭嘉还是密令锦衣卫将王允的谋划转达给关羽二人。不过……他们这么一闹,倒是不失为收回一部分土地的好法子。郭嘉想到这里,脸上不禁露出笑容。他忽然发现,每次世家作乱都能带来好处,因为平定之后,他们可以名正言顺收回这些家族掌控的土地。当初袁隗作乱时,刘备就收回了许多土地。当夜,郭嘉一如既往的来到司徒府赴约。然而,今夜王允却没有一如往常大摆酒宴,而是效彷司马徽,袁隗,欲与郭嘉煮茶论道。湖边小亭,王允停下手中动作,笑意盎然的看着郭嘉。从酒池肉林到清幽雅致,郭嘉隐隐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奉孝,你可愿随老夫一同除贼兴汉?”没有任何征兆,王允直接道出心声,这让原本还想与他继续演戏的郭嘉有所无所适从。就像是你摆好了酒席,桌子却让人给掀了。郭嘉一脸震惊:“王师这是何意?您口中的贼指的又是何人?”啪啪啪!王允为郭嘉的精湛演技鼓了几掌,笑道:“老夫几乎被你骗过去了,不过后来转念一想,你辅左刘备于微末之间,又怎会轻易背叛他?”“所以……王师可是打算取学生性命?”郭嘉已知事情败露,于是也不再扮演,那只会显得像个小丑。“你是德操兄的学生,老夫又怎会杀你?只要你在府上暂住几日,待一切尘埃落定,想必你会弃暗投明。”很显然,王允这是要囚禁郭嘉,不让他指挥锦衣卫搅局。同时也侧面证实了一件事,他自信即使没有郭嘉的帮助,他也能控制住洛阳局势。郭嘉澹然道:“王师难道不知放虎归山的道理?”“老夫更想看看你的锦衣卫有多厉害,而且老夫相信你是个聪明人,只要刘备败亡,你自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王师就这么自信?”郭嘉有些吃惊,如果他没记错的话,留守洛阳的大将是牵招,刘备的少年好友。牵招手中掌握着一万精锐,这也是洛阳城内数量最多,且战力最强的一支兵马。可以说,牵招的立场能够影响整个洛阳的形势。难道王允有办法让牵招倒戈?郭嘉反复推敲之后,最终得出一个答桉。乐隐。这个人不仅是当代名士,也是牵招的授业恩师,如今正在何苗手下任职。如果有这个人从中牵线搭桥,牵招还真有可能倒向王允。当然,也只是可能。牵招的态度取决于他对刘备的忠诚更高,还是对授业恩师的敬意更深。事已至此,局势已经有些超出郭嘉的掌控,只希望刘备的眼光没错吧。郭嘉收起思绪,由衷赞叹道:“好一招明修栈道,暗渡成仓,王师,学生受教了。”他此时已明白前因后果,美人计只是王允用来迷惑他和刘备的手段,真正的杀手锏是牵招这个人。之所以会酿成这个结果,是因为他和刘备都轻敌了。他们自认为有着先知先觉的条件,下意识认为王允一定会使用美人计,却忽略了对现实的判断。因为他们二人的改变,天下形势早已有所不同,王允的计策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王允不会想不到,郭嘉从刘备还是平民的时候就开始辅左,这样的人绝不会轻易背叛。王允笑道:“非战之罪,老夫钻研你多年,而你却对老夫知之甚少,说起来还是老夫占了先机。”郭嘉笑而不语,不到最后一刻,胜负犹未可知。……此时此刻,牵招也在面临着人生一大艰难抉择。恩师上门,本该是其乐融融的景象,然而这位老师此行的目的,却是让他左右为难。乐隐以刘备挟持天子为由,将其冠以国贼之名,让牵招配合王允的行动,除贼报国。“老师,当初可是您规劝学生前去投效丞相的。”牵招不解,当初恩师对刘备赞不绝口,如今却又让他倒戈。这种态度上的巨大转变,让牵招有些难以接受。“不错,可你别忘了,当初的刘备是抗击胡虏之英雄。而今,他已经被权力所迷惑,沦为挟持天子之贼!”“你难道要继续助纣为虐么?”“若是如此,老夫便只当没收过你这个学生,你只管提着老夫的人头去向那刘备请功去吧。”乐隐已年近半百,须发已近花白,听到学生之言,他毫不犹豫开口训斥。牵招呆立原地许久,方才开口道:“学生,谨遵师命。”当夜,无数军队进城,封锁了各处街道,就连皇宫也被包围。刚刚恢复平静的洛阳城,再次陷入了剑拔弩张的气氛。……几天后,并州,太原。深夜,刘晔行色匆匆的来到州牧府,会见了关羽。“禀君侯,近日各大家族来往甚密,在下怀疑他们有所图谋。”自追随关羽来到并州后,并州方面的锦衣卫便交给了刘晔执掌。通过各大家族来往的迹象,刘晔推断,他们是要起兵作乱。关羽坐镇并州,刘备除了举荐并州牧之职,还为他向天子请了一个“寿亭侯”的封号。“看来先生也已经得知消息了。”刘晔愕然。也?他这才发现,本该闲来无事的关羽,此刻却是一身戎装,大有即将出征的趋势。“君侯早已得知此事?”“我也是今晨才知道的,正准备派人去请先生,没想到先生也已经洞察到了蛛丝马迹。”关羽随即将郭嘉派人传讯之事道出。刘晔听完沉思片刻,随后很快明悟:“原来这次动乱不仅仅是针对并州而来,他们真正的目的是京师。”“难道……他们这是要夺取军权?”他在得知事情经过后,很快顺藤摸瓜,推断出王允计划的大概。第一步,控制京师。第二步,通过出其不意获取并州军权,调遣并州之军进京稳定局势。第三步……封锁消息,奇袭函谷关,扼守刘备西征大军命脉。刘晔在通过换位思考后,大致推断出王允的计划。如果真让对方得逞,刘备与西征大军将会及及可危。不过这显然不是他们当下需要考虑的问题,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粉碎并州方面的阴谋。只有平定了这边,才能腾出手去介入洛阳方面的动乱。刘晔随即将心中的猜测告知。关羽闻言抚须一笑:“某倒是希望这些鼠辈快点前来。”他本以为坐镇并州之后,将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无法上阵杀敌,没想到敌人这么快就要送上门来了。似乎是应验了他的猜测,府内外响起阵阵喊杀声。“来得好!”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