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农 墨两家的号召力(2 / 2)

再加上立女户的规矩,这一下子,可不就撬开了一个口子?

你说女人不能读书识字?

那……那些女先生哪来的?

不一样?那是人家请到家里教的,是教女德,而不是大庭广众之下如何如何。

可我也没在大庭广众之下啊,我是在专门的学院里。而且,女人读了书,又不是为了参加科举,她们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女德”,为以后打理中馈,为未来嫁人做准备——读书识字,是为了以后更好的教育孩子;学习各种技能,是为了辅助未来的夫君安稳小家,有什么毛病?

至于什么女人学了这么多东西不安于室,老是挑男人的刺……

疼女儿的娘家人跳出来了:“屁!他要真对我女儿好,我女儿会挑刺?”

“我养大的姑娘,又识字,又打得一手好盘算,又持家有道,我自己都没享受到女儿的孝顺,他不对我女儿好,我凭什么把女儿嫁过去,让他糟蹋?”

“自古以来,门当户对,嫁家穿衣,我挑什么刺了?我就是想找一个配得上我闺女的,不行?”

……

每个月上交生活费,手里捏着钱,还不忘时不时拿钱贴补家里的姑娘们躲在后面,深藏功与名。

嫁嫁嫁,怎么不嫁?

只要对方符合我的标准。

要是不符合,嫁了还能“和离”。

别跟他们说什么被休了的姑娘不值钱,会被人嫌弃,嫁不出去了。

隔壁老王家的姑娘在夫家时,差点没被人渣给打死。

后来她娘气疯了,实在受不了了,求着她爹、她哥把姑娘给弄回来了。

因为是被休弃的,那姑娘一开始被人嫌弃死了,后来她爹一狠心,把她送进了姚家下人培训院,学那伺候人的活。

没想到人家学得不错,还真被一个户人家请过去伺候小公子。

小公子体弱多病,很难照顾,但她去了之后,小公子再也没病过。

那家人高兴死了,不仅给了打赏,还涨了月俸。

手里有了钱后,她便开始补贴娘家,她没忘记是娘家把她救出了火坑。给她娘、她嫂子买新衣服、新首饰,资助嫂子的孩子读书,还送侄女做绣娘学徒……

她嫁人那么多年,娘家没享受到任何好处,反而是一堆烂事。

嫂子也没少跟她娘、她哥拌嘴,但她被休以后,娘家反而占了便宜,享受到了不少红利。

一时间,娘家这边也不知道该是怎么反应。

但自家没吃亏,反而有了好处,做嫂嫂的肯定高兴。就是吧,小姑子是被休的,名声有点不好,让嫂子有点叨咕。

一开始,嫂子还想给小姑子重新介绍一个,但小姑子来了一句:“嫂子,你快别忙了,我要真改了嫁,到时候就得顾着小家,不能给侄子、侄女买那么多东西了。等等再说吧,等侄子侄女大了,不需要那么花钱了,到时候再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