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黄册库插曲(2 / 2)

“哦?吕公公的意思是俺们女子去不得?那黄册库门口挂了牌?上书女子与狗不得入内喽?嗯?!”

吕芳心中默哀一秒,面上古井无波答道:“非也非也,只是历来黄册库皆由国子监负责维护,老话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国子监中年轻人太多,多多少少总会处些纰漏.........”

陈禄听着没忍住笑出声,笑地鼻涕都喷了出来。

“昔汉高祖入咸阳,诸将皆争财帛独萧何取府中山川图册户口典籍,盖汉庭知天下山河晰州郡户数因败项王,可见此国家根基之所在。蒙古主中原而册籍失序,明太祖重编黄册,今却以“总出纰漏”作答。此不为荒唐,何谓之荒唐耳!”

陈禄面色一整:“带俺去!现在就带俺去!俺官宦之女,还不晓得这中间腌臜?去晚了,火龙烧仓!”

吕芳气定神闲应诺。

出武元门,再出太平门,泛舟湖上,当能看到鸡鸣寺塔尖时,舟船便已到达后湖小岛。一都女兵先下船登岸列队戒备,然后陈禄才下船,岛上有人迎接,陈禄只看一眼便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酸儒气儿。

一群精神疲惫的管理员列队迎接,看了眼血丝的双眼,看了眼补丁的衣服,再随意抓起一人双手,手上满是冻疮,对黄册库的情况陈禄心中大概有个数。

“国子监生在黄册库办公,每年给多少工资?”

吕芳没有回答陈禄的问题,此时不回答便是最好的回答。

陈禄冷哼一声,指着人群说道:“都是家里贫困,没钱孝敬,没关系没门路,更没有后台的穷书生对吧!是不是不干就取消进士、举人、秀才的功名?是不是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的欺辱?嗯?!”

吕芳叹道:“殿下何必生气?历来不都这样嘛,麻绳专挑细处断,苦难凄哀欺穷人,普天之下哪有不压榨穷苦人的地方?再所谓得民心的,无非就是穷苦人乐得被压榨。况且穷苦人看来也算不得压榨,倒是给了条活路........”

陈禄二度冷哼:“是吗?在集团里可不会有这种事发生,哪怕是个码头苦力工也是有工资的,工资足够养活一家老小!”

吕芳连连点头:“东海王是新朝天子,殿下是新朝首辅,新朝开国自然是有新气象的.........”

又是新朝又是天子,又是首辅又是开国,竟惹得陈禄一阵阵烦闷,须臾间陈海那“秦始皇”理论犹如利剑一样刺进脑海,强烈的不适给陈禄一种来姨妈的难受、疲惫、恶心的感觉。

咦?好像今天的确是例假期.........

心态出了问题,陈禄不再掰扯这件事给自己找不痛快,迈步进入大明朝官方的档案馆,进去后没有浩如烟海的墨香卷香,鼻尖尽是霉味和馊味。

档案馆里专门列有区分,洪武朝的归在洪武朝,永乐朝的归在永乐朝,宣德朝的归在宣德朝,以此类推。

自洪武14年推行黄册制度,规定各地每10年编造一次赋役册籍,共4套,3套留地方,1套留中央,故而陈禄抬手随意翻阅本洪武14年的黄册。

小心翼翼翻开枯黄的纸张,文字还算清晰可见,是常州府的,详细记录户数人丁、田地产出、应缴税负等等。文字清晰排列有序,没有含糊一目了然。

后面永乐朝的、宣德朝的、成化朝的基本上如出一辙,就是数据上越来越糊弄,直到弘治朝的档案让陈禄大开眼界。

这一滩发霉破损的是什么玩意儿!

陈禄忽然懂了,她曾经听父亲说过,地方官吏应付上面各种以次充好,为降低纸张寿命特意做成吸引虫蚁啃食,说到最后就是让你朱元璋的规定变成空谈。

立国七十载,太祖皇帝只是一张图卷画像,大明已有两个七十载,太祖皇帝成一幅画很正常。

陈禄懒得再去看后面正统和嘉靖朝的,直接命令取走装船,运回大员。

然后离开后湖投入工作当中,战争还在继续..........喜欢大明:从嘉靖末年开始请大家收藏:()大明:从嘉靖末年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