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天竺方面军正副司令官(2 / 2)

“莫卧尔业以火器称雄,此等雨季下道路泥泞很难起大战决战,但小规模战斗必不可免。”陈宣娇说道,“我军燧发枪虽不似火绳枪那么脆弱,但雨天对我军是场很大的劣势,这种天气下小战让雇佣军和各国军队去吧。”

“天竺太热了。”陈妙开口,“我是福建人,这里的气候让我感到难受,军中姐妹天南海北的都有,除了冬天,我不建议在其他季节进行决战。”

陈宣娇认同的点头,她是广西人,比陈妙还要往南,她也受不了。

“顺利的话一个冬天解决战争,但如果莫卧尔军利用我军这一弱点,冬季躲避不与我军决战呢?要有一个应对措施。”

“如果是这样,只能用笨办法了。”陈妙说道。

陈宣娇蹙眉:“一座城一座城的打?”

这得消耗多少火药和枪炮弹丸呀!

“莫卧尔军避而不战,只有攻城掠地夺取城池,逼迫敌军出战。”陈妙言道,“笨办法未尝不是好办法。”

陈宣娇指着恒河问道:“恒河水文查探清楚吗?冬季是否结冰?冰层厚不厚?两岸城池守备力量如何?若是一城一城的打,恒河水是我军重要补给线,断不容有丝毫闪失!”

徐清冰答道:“元帅放心,恒河没有冰期,不过下游泥沙量大难行大船,建议使用羊皮筏子、车轮船、蜈蚣船等内河小船。我之前在达卡、巴布纳等城购买一批船只,并召集工匠彻夜打造车轮船,现已造出500艘,具备撞角,既能运粮也能做兵船河上护卫。”

“而恒河两岸,因莫卧尔军封锁消息断绝,不过封锁前侦知沿岸各城在招募兵勇分发兵器,天竺人烟稠密,具体能招募多少并不清楚,不过新募之兵野战无力,至多用来守城。”

陈宣娇问道:“目前能在恒河航行的船只有多少?”

“眼下各类船舶一千余艘。”

“远远不够,抓紧时间打造。”

对陈妙道:“我们二三十万大军不能全聚在加尔各答,我意军分两路,一路为偏师出加尔各答,拿下胡格利河边的帕德巴拉城,拿下东边的库尔纳城,出帕德巴拉沿河流推进;另一路为主力,水路直取达卡,再以达卡城为后方,沿恒河两岸推进。妙妙你觉得怎么样?”

陈妙点头:“我同意,不过要留一个军做预备队,不能都投出去。”

“这是肯定的。”

沿恒河走向摸索图上城池,陈宣娇注意到巴特那城的特别之处。

“巴特那城这里有意思,分出数条支流,昌巴尔河边便是莫卧尔国都阿格拉,所料不错的话我军打到巴特那城,莫卧尔军想不战也得战了。”

“岗德瓦纳诸土司卡在我军前进道路上,若不能劝降他们归顺集团,就捎带手把他们消灭掉!”

“可以留着缅邦、暹罗、安南、真腊、亚齐等国兵力在吉大港,配合向西进攻莫卧尔军,与主力形成两面夹击之势。”

..........

陈宣娇、陈妙对着地图结合情报,你一言我一语制定出许多项计划和应对方案,徐清冰、朱贵贵没有离开,静静地听着记着学习着。喜欢大明:从嘉靖末年开始请大家收藏:()大明:从嘉靖末年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