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营先是发起试探性进攻,拉开了整个事件的序幕。然后全军从四面八方同时发起进攻,以分散守军的注意力,为爆破队减轻压力。梁万春自然知道大唐不可能发起多点进攻,一来不符合兵法常识,二来唐军的兵力也不够。看似声势浩大,实际上大多都是羊攻,只有一路或者两路是实打实的进攻。然而虚实本就是变化不停的,时机到了虚的也能变成实的,实的也能变成虚的。所以纵使知道这个道理,他也没有办法,只能把兵力分散布置在整个城头进行全方位防守。而这也正是李世民希望见到的,马上命爆破组出动。之前攻城的时候,曾经在安市城的城墙上打出了一个洞,不过被高句丽人拼死给堵住了。但重新堵住的洞是远不如原先牢固的,爆破组的计划就是在这里掏出一个至少两米深的洞,把三个炸药包全部塞进去。城头上的守军也很快就发现了唐军的意图,然后他们就都笑了。他们自然也知道,重新修复的城墙不如原本的牢固,所以直接在后面堆了一大堆石头,又填了土。而且别忘了人是活的,你唐军挖,我就不能继续填吗?看看到底是你们挖的快,还是我们填的快。一名高句丽将来讥讽的道:“看来李世民黔……黔驴技穷了,竟然想出了如此愚蠢的攻城之法。”梁万春心中也有类似的想法,不过他更加的谨慎,道:“就恐他们有别的计划,传令全军严加防守,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报给我。”之后他就命人往下扔滚木石头,试图打断爆破组的行动。然而早有准备的先锋营,推过来一个特制‘门’字形木架子,刚好把上方给遮住。高句丽人见此,就改为往上面浇火油,试图把木架子烧毁。然而唐军早就防着这一点,用的都是湿木头,还专门浇过水。虽然依然无法阻挡火油燃烧,可想把这个架子彻底烧毁,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的到的。而这个时间足够爆破组挖好几个洞了。大约用了两刻多钟,爆破组顺利在城墙上掏出了一个洞,把三个炸药包全部塞进去,又重新堵上。然后点燃导火索转身就跑,手里的工具也全部丢掉不要了。先锋营的将士们也早就得到了吩咐,一看他们跑了,二话不说也跟着就跑。他们这么一搞,反而把城头上的高句丽人给整懵了。这是啥意思?才打了两刻多钟就跑了?看他们狂奔的速度,大有恨爹妈少生两条腿的样子。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他们如此慌张?还没等他们想清楚,那边唐军响起了鸣金之声,四面八方攻城的唐军如潮水一般退去。这下就算再蠢的人都知道有问题了,只是他们想不通问题在哪里。梁万春心开始发慌,问题到底出在哪?今天唐军声势浩大的进攻,就是为了掩护眼前这一支突然而来,又狂奔而去的队伍。甚至为了掩护他们,还特意制作了一个奇怪的防御工具。问题是,他们前后就进攻了两刻多钟时间,估计也就在能城墙上掏个狗洞出来,能干什么?理智告诉他唐军就是在戏耍他们,可心中总有个声音告诉他危险。却又不知道危险来自于哪里,那种感觉太难受了。作为统帅,他是不能慌的,否则全军就乱了。所以尽管他心中很乱,却还是表现的胸有成竹,指着城下的唐军说道:“李世民黔驴技穷矣……”“哈哈……是啊,李世民技穷了。”周围的将士们松了口气,发出了嘲讽的大笑声。这笑声在城下的李世民等人都听到了,大家都表现的义愤填膺。尤其是不知情的将士们,更是觉得受到了羞辱,要求再次发起进攻。李世民却笑道:“军心可用,传令全军做好进攻准备。”“喏。”作为前军总指挥,李绩领命之后马上下令全军集结,待爆炸后及时进攻杀进城内。陈景恪的这个引信留的有点长,而且还添加了一些材料,让燃烧速度没那么快。他做过几次实验,大约需要五分钟左右才能爆炸。目的自然是确保前线的将士们能够及时撤出,要是被炸药包给炸死那就亏大了。五分钟看起来很长,但对于数万人的军队来说却很短。把军队撤回来时间就差不多了,李绩这边还在重新整军,就听“轰轰轰”三声犹如雷霆炸裂般的声音响起。敌我双方都被吓了一跳,就算早有准备的李世民等人也不例外。三个加料的大炸药包爆炸,造成的动静远不是实验用的小炸药包能比的。随着爆炸声响起,安市城的城墙犹如起地龙一般拱起,然后轰然坍塌。在城头的守军几无幸免,不是被当场炸死,就是被崩裂的碎石砸死,还有些被活活震死。“天佑大唐。”就在众人有些愣神的功夫,李明达举起手臂高呼道。反应过来的众人也纷纷为她的机智点了个赞,然后也跟着一起喊:“天佑大唐。”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一起高呼天佑大唐。不知情的将士们本来还有些心神不定,这是怎么回事儿?难道是苍天降下惩罚了?尽管看起来惩罚的是高句丽人,可一旦和天意扯上关系,大家还是有些恐惧的。现在听到‘天佑大唐’的呼声,也下意识的跟着喊了起来。喊着喊着心中的恐惧尽去,无限的勇气涌出。天是站在大唐这一边的,说明我们做的是对的,是正义的。连老天都帮我们了,还怕个什么?于是士气高涨。相应了,高句丽人也从未见过这种阵仗,自然也下意识的以为是苍天降下惩罚了?在听到天佑大唐的高呼,士气本就低落的他们彻底慌了神。然后就有人开始找主心骨,城主呢?城主呢?有人指着爆炸的方向说了一句:城主刚才在那里。先是死一般的沉寂,然后不知道谁高呼了一句:“城主死了。”于是高句丽人的士气彻底崩溃。这时已经做好准备的李绩也下令发起总攻,大军气势如虹向着炸出来的缺口冲了过去。高句丽人只是略作抵抗就溃散而逃。失去了主心骨的他们,比一群绵羊强不了多少。大军顺势杀入城内,安市城破了。看着大军顺利进入城内,李世民发出了畅快的大笑:“哈哈……破安市城,景恪乃首功也。”陈景恪谦虚的道:“是将士们奋勇杀敌的战果,我只不过是取了个巧罢了,不敢居功。”李世民说道:“谦虚太过也不好,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李绩也难得打趣的道:“是啊,陈医师这个巧取的好。不只是安市城,日后所有的城池对我大唐来说都如虚设。”“此功之巨非破一城可比,实乃破十城百城之功也。”换成别的人以别的方式破城,他肯定不高兴,将士们也不会高兴。我们辛辛苦苦打了这么久都没打下来,你一出手就打下来了。你了不起,你厉害行了吧,我们不配与你为伍。可是唯独陈景恪这种方式,他不但没有意见,还很高兴。这不是我用兵不行,也不是将士们打仗不拼命,而是单纯的技术胜利。我们是输给了奇术,心服口服。更何况以后这个奇术我们也能用,这才是最根本的。李世民颔首道:“景恪先是治好丽质和明达,又帮我调理身体,后又一手创办军医署活人无数。”“这次又献奇术破此坚城,实在功绩卓着……不过先不急,待我打下高句丽再一并封赏。”陈景恪这次没有再谦虚,道:“谢陛下。”听到别人如此夸赞情郎,李明达比自己被夸了还高兴,看向李绩的目光也多了几分善意。长孙无忌眼神变换不停,看看陈景恪,又看看李明达,最终全部化为了无奈。安市城破的毫无悬念,后续几乎没有遇到多大的抵抗。一个多时辰后彻底被拿下,只有零星的地方还在发生战斗,不过已经与大局无碍。之后李绩请求屠城泄愤。李世民却不同意此事,道:“之前各为其主,他们忠于自己的国家和君主乃义士也,我岂能加害于他们。”李绩说道:“可是依照规矩,破城之后所获皆为将士所有,若不许恐会军心不稳。”大唐没有粮饷,甚至当兵还要自备粮饷军械。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踊跃当兵呢?一自然是军功爵制,大家都希望通过战争改变阶层。二就是缴获,打了胜仗缴获的财物归将士们所有。而初唐时期可以说百战百胜,缴获的财物就足够将士们吃的脑满肠肥了。攻打安市城如此辛苦,城破后还不让缴获财物,将士们自然有意见。别和我们讲什么大道理,我用命打仗可不是为了听你讲道理画大饼的。李世民自然也懂这个道理,就说道:“折算一下劫掠此城能获得多少财物,钱财皆从内帑出。”这就相当于是他花钱把这座城买了下来。李绩自然不会再有意见,其实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屠城才是下下策。大唐要做的可不只是灭亡高句丽,还要统治这里。如果破城之后又屠城,传出去会让高句丽人离心离德。可作为将领,他首先要考虑的是维护将士们的利益,至于别的什么长远考虑,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否则他这个大将军也别想干了。听说皇帝自己出钱把这座城买了下来,将士们都表现的理所应当。这座城是他们打下来的,那就是他们的战利品,皇帝想要也要出钱买。这就是这个时代的规矩。当然,其中也少不了陈景恪的那一份,毕竟他才是破城首功之人。更何况他还创办了军医署,救活无数将士,大家对他很是拥戴和敬佩。所以给他分钱,既是规矩也是大家对他的认可。事后李绩找到他,说道:“陈医师,这是凭据,回京之后可以依此换取财物。”陈景恪还是第一次拿到战利品很是好奇,接过来仔细观看,眉头却皱了起来。“三成?怎么会这么多?”李绩道:“你是破城首功,又创办军医署拯救将士们的性命,这是大家的一点心意。”陈景恪看了看他,问道:“你拿了多少?”李绩笑道:“我和诸位将军共拿三成,这也是规矩。”三七分成也是普遍性规矩,指挥官群体那三成,将士们分七成。陈景恪说道:“你们才拿三成,我岂敢拿这么多。给我一成吧,剩下的分给将士们。”李绩正色道:“这是将士们的一片心意,医师莫要辜负才好。”陈景恪叹道:“将士们死伤如此之多,才分到四成,这三成我拿的心中不安啊。”李绩说道:“我已经和诸位将军商议过,我们的三成就不要了,全部分给将士们。”陈景恪说道:“那我就更不能要了。”李绩劝道:“收下吧,也就这一次,若你不收将士们也会心中不安的。”陈景恪想了想道:“这样吧,这个凭据我留下做个纪念,钱财帮我分给阵亡和受伤无法上战场的将士们。”“不用再争执了,这个钱我要是拿了,一辈子都难以心安。”李绩佩服的道:“陈医师高风亮节,某佩服。好,就这么办吧,我替将士们谢过医师。”事后李明达得知他的处理方式,非常高兴的道:“医师做的对呢,这个钱咱们不能要。”“不过这个凭据要好好保留着,这可是咱们第一次上战场立功的证明呢。”陈景恪小心的把条子收起来,道:“这何止是纪念品,千百年后这就是价值连城的古董。”“我要好好的把它保存起来,传给我们的后人。咱们的后人要是没饭吃了,转手一卖就又是富家翁。”李明达了只以为他是故意打趣自己,毕竟提到了后人什么的。脸上浮起一抹羞意,轻啐一声却也没有反对。大唐天子花钱买下这座城,不让军队进行劫掠屠戮。这个消息传出后,安市城军民齐呼圣人万岁,于是民心乃安。李世民休整三日后,再次率军出发,这次的目标是平壤城。他要一鼓作气彻底把高句丽送进历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