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一阵高亢婉转的‘啊’,硬是叫出了百转千回的感觉怀中的美人满身是汗,嫌弃的拍着刘谌的胸膛,嗔怪道“真是的,大王如此行为,简直就是白日宣,宣...”“宣什么?”刘谌的手也不老实“哎呀,大王坏死了!”崔幼君似是想到了什么,一把推开刘谌,然后焦急的说道“糟啦,忘了刚刚有件重要的事情要和大王说!”“什么事情?”“今日北地王王傅将要过来教导大王!”之前说过,北地王是遥领封地,所以王傅由尚书郎兼任,只在每月抽一日来处理王府事宜,而北地王的王傅便是李密!“什么?李密?”“是啊,王傅原名李虔,字令伯,犍为武阳人!”是上了,就是写《陈情表》的那个李密!那个“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的孝子李密!也是“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的政客李密!李密是个孝子无疑,为了侍奉祖母数次推辞州郡高官、晋武帝的邀请,刘谌年纪小的时候也被他的纯孝感动过。可等他年纪大点,就发现了《陈情表》的一些猫腻!李密推辞晋武帝有对祖母的纯孝,也算是对灭亡了的季汉守孝!可他却不完全忠于季汉,对季汉称呼‘伪朝’就能看的出来,就是称呼‘刘蜀’也可以嘛!从古至今,李密算是第一个堂而皇之定义前朝为‘伪朝’的!不过刘谌也大概能理解,晋朝的法理并不算特别正统,毕竟出了弑君这回事,李密这‘伪朝’一出,也是变相的说晋朝才是正统,司马炎自然开心啦。而且李密在为祖母守孝后,还是出仕了晋朝。能在保守气节的同时保住自己的仕途,李密也是个高情商的家伙。李密曾经作为使者出使吴国,孙十万就问过李密蜀汉兵马多少。李密回答道:“官用有余,人间自足!”直接堵了回去后来孙大帝和群臣一起讨论道义问题,都说愿意做弟弟。李密说:“我愿意做兄长!”众人奇怪李密为何如此与众不同,李密说:“做哥哥的有更多时间侍奉父母!”吴国君臣都认为他说的对。大国邦交,可没有简单的一问一答,李密回答做兄长,既是宣示季汉在汉吴同盟中的大哥地位,又宣扬了一波季汉继承了东汉‘以孝立国’的根本国策!由此可知,李密除了纯孝,情商也相当高!想到待会就要见到传说中的人物,刘谌特意打扮了一番。铜镜中的男子面白短须,身高八尺有余,目光炯炯有神,显然是一名响当当的美男子!此刻,陈忠来报“大王,王傅到了!”“嗯,带孤前去迎接王傅!”等刘谌看到传说中的李密,却没了一丝紧张,眼前的男子不高也不矮,略显清瘦,颇有威仪,年龄在四十上下,一双有神的大眼盯着刘谌。刘谌见对方在打量自己,一把抓住对方的手,热情的说道“许久不见先生,孤甚是想念啊,先生请坐!”坐定之后,李密就开始说道“大王,不知仆上次说的事情考虑的怎么样了?”上次的事情?见刘谌还有点迷糊,李密以为他不同意,也不在意,而是耐心的解释“大王许是忘记了,上次仆观王府众人,便发现大王的侍卫多是市井游侠,大王不愧是昭烈子孙,任侠之气丝毫不减!”“不过,凭借大王的威仪气度,完全无需游侠儿陪衬,反到是需要长于庶务的人才!”好嘛,说的那么委婉,还是前身惹的祸,原主任侠气十足,确实颇有昭烈之风,纠结了一群游侠,赶走了原先北地王府的官员,可也造成了如今不听号令的情况。李密真的是说道刘谌心里去了,这些游侠桀骜不驯,根本无法压制,刘谌可不需要不听话的人!“先生所言甚是,恰好孤昨日无法入眠,待鸡鸣一响更无睡意,便索性叫上...可是却仅有三人响应!”“于是...”李密听到刘谌‘闻鸡起舞’的故事之时连连称赞“大王勤修武备,真·宗室之表,王侯之范!”“如此嘉行,仆当上表朝廷,使天下皆知!”刘谌等的就是这句话等李密听到那句“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时,眼中更是异彩连连。“雄壮!壮哉,壮哉啊!”“大王此诗,气度非凡,虽用词质朴,可丝毫不掩我大汉威仪!”“仅凭此句,大王就可比曹孟德之诗才矣!”李密居然越聊越欢,不自觉的忘记了时间,刘谌赶紧安排仆从为两人送上食物。可李密作为臣子,想要回避,刘谌却拉着李密说道“先生无需介怀,孤与先生一见如故,正欲与先生畅聊天下,就此同食即可!”“同食!同食!”李密推脱不下,只得一起吃饭。饭后本来会小憩的李密却完全没有睡意,主要是和刘谌聊的确实舒服。“先生,孤今日就遣散那些桀骜之辈,可是如此一来,王府要职就全部空缺!”正常王傅是由刘禅任命,相国、中尉、郎中令也是,不过都被刘谌赶走了,而且这些人确实尸位素餐,李密便答应上报刘禅重新挑选。“大王无需担心,仆已有人选!”“阆中令王伯远之弟王振,字仲远,有德望!”“何惠兴蜀郡郫人,现为益州从事,清廉高洁,王佐才也!”“王德俊,天姿聪警,高畅敏识,州府三辟为书佐,他拒不接受,而是于家中奉养母、治学!”“此三人,可为大王益友,也是长史良选!”“蜀郡功曹杜超宗弟,杜仲武,贞干敏识,平坦和粹”“李允刚,祖父朝,父旦,现为光禄主事。李氏三龙之后,性情通达,纯正宽厚!”“此二人,皆是中尉之选!”“至于郎中令...”李密推荐的人有些刘谌听都没听过,有些确实是一时之翘楚。其中的何攀和李毅,刘谌更是印象深刻!这两人在未来十多年间成为了王濬的左肩右膀,在一片大乱的蜀地,成功的实现了大治,同时还辅佐王濬伐吴!不过李密推荐的几人却感觉像是考验刘谌,一个有德望,一个王佐才,一个有文采。那还用选吗?“求先生为孤请何惠兴,孤欲聘其为长史!”“至于中尉,孤料想李允刚定不会辱没家风!”“杜仲武则可为郎中令!”李密听后,眼睛一亮“仆定为大王征辟几位贤士!”接着刘谌就像李密请教如今的朝局情况“军中以大将军,右将军,安南将军为重!”大将军是姜维,负责北伐事宜。右将军阎宇,负责江州一线防备东吴。安南将军霍弋,负责镇守南中。其中阎宇是刘禅一手提拔,霍弋是刘禅当太子时的旧臣!“外朝则是以中都护、卫将军平尚书事的武乡侯诸葛思远为主!”诸葛思远就是诸葛瞻,诸葛亮之子,同时也是刘谌的亲姐夫!“其次是辅国大将军平尚书事的南乡侯董龚袭”说的是董厥“再次便是尚书令、侍中的樊长元”这是樊建“内朝则是中常侍、奉车都尉黄皓!”“其次是侍中、尚书仆射西乡侯张绍,侍中常竺”内朝黄皓!外朝诸葛瞻,军中姜维。这几人怎么看也不像是和睦的样子,按照刘谌的印象,之所以这么多人觉得季汉被灭可惜,主要是因为以季汉的文臣武将,虽然不至于打败魏国,却也不应该这么早亡!所以季汉在景耀六年被灭,主要还是内、外朝和军中不和导致的!所以在这么短时间内,刘谌要解决困局,必须从这里下手!注1.《三国志·蜀书·邓张宗杨传》中杨戏传附表引用记载了李密的故事。注2.何攀、王长文、王化、王振、杜轸、杜烈、李毅的生平可参考《华阳国志·后贤志》。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第一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第一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新第一小说网为你提供最快的在下北地王刘谌更新,第二章臣密言:臣以险衅免费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