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孚和司马通不知道的是,常静虽然走了,但是钟会派在常静身边的人却没走!他们的密谋早已被钟会看在眼里!所以常静和钟会说了事情的经过后,他还是镇定自若,看的常静佩服不已。“士季真非常人也!”送走常静,钟会找来了和峤,这才是他的忠实伙伴!“如此看来,太傅依旧心向魏室,虽不会明面对抗大将军,但必要时或可扶魏!”“而范粲定可助我!”司马孚、范粲都是有声望之人,如果他们站在钟会这边,那么钟会伐蜀之后就有希望和司马昭掰手腕!没错,只是掰手腕而不是搬倒司马昭。钟会的想法并不是亲自和司马昭干,而是扶持司马孚和司马昭斗!如今司马孚摆明了不会和钟会合谋,那他的策略就要修改了。就在钟会还要寻求其他出路时,和峤却突然说道“如今虽撬动太傅之心,可仅凭太傅几人恐难以成事!”“镇西将军不如多与卫将军司马子初亲近!”钟会一听,陷入沉思司马子初就是司马望!要说起司马望这位老兄,可真是复杂的很,他是司马孚的次子,年轻时被过继给伯父司马朗。司马望性格宽厚,很有父亲的风范。在郡里任上计吏,被举荐为孝廉。后被司徒征辟为掾属,历任平阳郡太守、洛阳典农中郎将等职。高贵乡公曹髦在位的时候,很喜欢有才能的人,司马望就与裴秀、王沈、钟会一同被他亲近接待,经常陪同饮宴。曹髦性急,裴秀他们在宫里任职,一召就到,可司马望是外官,于是曹髦特别赐给他追锋车一辆,配五位虎贲军!好家伙,曹髦给足了司马望面子!但是司马望很羞愧啊,他的堂兄弟司马师、司马昭把控朝政,政事都不过问曹髦,而他却这样被曹髦宠待,于是心里感觉不安的司马望请求外出任职!之后出任征西将军,持节,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司马望在任八年,威化清明严肃,他多次抵挡姜维的进攻,要说起来关中地区的安定也是他的功劳!后来曹髦被弑杀后,司马望又被征入朝,拜卫将军,领中领军,掌管禁军。钟会和司马望关系不错,清楚他的为人“子初无大志!”司马望没有太大的野心,不然以他和司马孚的资历完全可以在曹髦死后发难,取代司马昭!和峤并不气馁,继续说道“屯骑校尉司马子将如何?”司马子将就是司马伷,司马懿的第三子,这位仁兄也不简单。年轻时就有才名声望,最初担任宁朔将军,负责监守邺城的魏室王公,以善于安抚开导著称。经屡次升迁任散骑常侍,进封东武乡侯。甘露五年(260年),高贵乡公曹髦无法忍受司马昭的专断跋扈,率领数百僮仆向他的府第发起攻击。这时,任屯骑校尉的司马伷率军入宫拦截,在东止车门遇到了曹髦!曹髦的左右呵斥司马伷,他的部下都因害怕而逃走!司马伷并不是胆小怕事之人,之所以部下四散,是因为曹髦只诛首恶司马昭!把家族放到首位的司马伷见此便知道没法管了,让司马昭去和曹髦去掰扯吧!性格温和恭俭的司马伷其实没有叛魏之心,和他的叔父司马孚一样,司马伷只想为能臣!不过钟会却对着和峤说道“不可,大将军不日将会外放司马子将!”和峤还年轻,不明白司马昭的老奸巨猾。伐蜀这件事对他来说其实风险很大!一不小心失败,可能又要无限期的推后篡位的时间,关键的是司马家内部还会有取代他的人!以他的为人,绝对不会对这种威胁置之不理!和峤见此,只能说道“如此,则只能依靠太傅了!”本来还想着苟一苟的钟会突然想起北地王,连小小的北地王都能有此志气,他怎么甘心落后,钟会突然意气风发的说道“长舆,既然如此,那我等作两手准备!”和峤一听,似有所悟“镇西将军是指伐蜀进退之策?”“不错!”钟会对于和峤能跟上他的思路非常开心,仔细的解释道“若成功据有汉中,则联络太傅,以太傅对抗大将军!”“若伐蜀成功,大将军必定僭位,到时候我等直接扶持藩王,对抗大将军!”和峤被钟会的霸气给震到了,直接扶持藩王,好家伙,钟士季竟有如此胆色!“镇西将军意在哪位大王?”钟会老早就已经想好了“无他要求,唯在长安即可!”钟会出镇关中,自然就近选择!和峤赶紧搜刮脑中的知识,思来想去,还真的被他找到两个“唯梁王悌与郿侯阐!”之前说过,梁王曹悌是曹彰的孙子,承曹丕儿子的元城王之位,封地在京兆。而郿侯则是曹操儿子曹整的爵位,封地在扶风郿县。现在的郿公曹阐也是继嗣的,他原本是彭城王曹据的儿子!如此,调整了方针之后,钟会自然要把重心放在伐蜀上。“长舆,既然要以灭蜀为目标,那如今幕中必须增加人才,还请长舆为我举荐!”和峤想了想,便道出两个名字“刘仲雄?马孝兴?”刘仲雄就是刘毅,这人钟会有听过,东莱掖人,西汉城阳景王刘章的后代!刘毅幼年孝顺父母,少年即有清刚之节。然而好品评人物,王公贵族看到他也有几分惧怕。侨居在平阳时,太守杜恕请他做功曹,上任后就淘汰郡吏百余人,三魏一带的人都称赞他,说道“但闻刘功曹,不闻杜府君。”前两年,刘毅被本郡推举为孝廉,征召为司隶都官从事,京都秩序肃然!刘毅看河南尹不法,便要弹劾河南尹,可司隶校尉不同意,于是对刘毅说“河南尹是条捉兽的犬,有鼷鼠在它背上爬很正常!”刘毅直接怼了句“既能捉兽,又能杀鼠,这才是好犬!”之后刘毅便将信符扔掉,辞官归家。后来同郡的王基举荐刘毅,于是获太常郑袤推举为博士。刘毅忠于魏国,因为司马昭弑君,因此只兼了个闲差,基本是在家修养。“刘仲雄耿直之臣,可助我治理关中,然马孝兴何人?”和峤见此,说起了马隆的过往王凌发动叛乱失败后,过世两年的同谋令狐愚仍然受到开棺曝尸的惩罚,整个兖州都没有人敢于收葬!于是马隆自称令狐愚的门客,领回令狐愚的遗骸,后用私财为他殓葬,并在墓地侧列植松树和柏树,甚至为他服丧三年!马隆的行为,成为当时全兖州的美谈!“善,此二人皆可为我臂膀!”钟会能这么说,主要还是因为两人似乎都和司马昭不太对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