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北地王得偿所愿!(1 / 1)

(“臣有一言,必须向大王陈说!”看到杜烈真诚的眼神,刘谌心中有数,便屏退左右。果不其然,他向刘谌通告了杜祯的情况!“大王,臣家中已有人通魏!”好家伙,真的是大义灭亲啊!其实刘谌在知道杜祯有问题的时候,也怀疑过杜烈了,不过因为杜烈是李密推荐的,而且表现的比较正直,刘谌还是暂时将他留在了身边。现在终于明白了杜烈的心意,刘谌可以放心用他了!杜烈也不傻,看刘谌并未表现特别震惊,便忍不住问道“大王早已知晓?”糟糕,忘记掩饰了!如果让杜烈知道刘谌早有怀疑,那势必会给他们的关系留下一道裂痕!见此,刘谌赶紧解释“非也,我是过于震惊,连父皇亲近之人都投魏了,我已不知该信谁了!”杜烈听到此处立刻表忠心“臣绝对忠心大王,生死相随!”刘谌一把抓住杜烈,恳切的说道“仲武之心,孤还不知晓吗?”“现在孤立刻上报父皇,可这些大族该如何处理,孤心中实在没数,还请仲武教我!”“大王,擒首恶,抓细作,留证据,以铁证判不法大族之罪,按其罪恶分数等,施以不同程度的惩罚!”“是否过于严格?”“此事必须如此,否则不法之人将欺我大汉无威!”没想到杜烈根本没在意和杜祯的关系,直接根据《蜀科》的思想来处理,真是个耿直纯粹的人啊!这样也好,刘谌本来也想了解益州人对于处理此事的底线,杜烈的话刚好可以做个参考!“孤明白了!”刘谌说完便收到了刘禅的召唤。‘关键的来了!’收拾好三册书籍,刘谌马不停蹄的前往皇宫。“谌儿,快将关将军、丞相、高皇帝赐予你的三卷书让父皇看看!”果然是要看这个,刘谌也不含糊,直接将三卷书掏了出来。待看到三册装裱精美的书,刘禅赞不绝口“不错,不错,此等品相,定是神仙授予!”刘禅先打开《奇器图说》,然后装模作样的看了起来,嘴中还念念有词“不愧是丞相之笔,此天人之物!”刘谌哪里还不明白他的意思,他根本就没看明白。接下来的《武备志》也是一样,刘禅煞有介事的打开,然后片刻便合上了。“此兵书囊括万物,深奥至极啊!”最后到了大汉堪舆图,刘禅倒是看明白了。“高祖真神人也,竟然能知晓如今大汉在南中的划分!”“原来荆州二分后成了这副模样啊!”“竟还有西域长史府!!!”“神,太神了!”能不神吗?刘谌是参考了《中国历史地图集》画出来的,而且图中所绘全部都是景耀五年(262年)各地的布置!所有关卡位置都有,刘禅看了之后爱不释手。“大汉有高皇帝庇佑,定然可以兴复!”感叹完之后,刘禅终于注意到了刘谌“朕有谌儿,可以无忧矣!”刘谌见他还在不断夸赞,于是便主动询问“父皇,正如关将军、武侯、高祖所言,如今大汉处于关键时刻,绝对不能松懈,儿臣有匡扶社稷之志,恳请父皇准许儿臣出镇梓潼,协助大将军北伐事宜!”“是了,朕险些忘记,诸葛在朝,北地王在北,大汉兴矣!”刘禅这次没有再怀疑了,大汉堪舆图做不了假,他是真的认为刘谌能辅助他兴复汉室!“好,谌儿为朕守梓潼,此事便这么定了!”此话落入刘谌耳中,他心中的一颗大石终于落下,这一个多月来的幸苦没有白费!更让刘谌惊喜的还在后面,只见刘禅继续说道“以北地王出镇梓潼似乎不伦不类,还是要加谌儿五官中郎将之职!”好嘛,双喜临门了属于是!刘谌哪里还有拒绝的道理,赶紧跪地谢恩。“儿臣谢父皇隆恩!”此时的刘禅竟也有些意气风发的样子了。“接下来便该铲除那些蛀虫了!”听到这话,刘谌突然开口“父皇,此时应该急召中都护,辅国大将军,尚书令,诸位侍中一起前来议事!”“且此事涉及益州豪族,宜将尚书台益州籍高官一同宣召!”刘谌说的就是文立、常竺等人。“同时命殿中督张通封锁宫内,不可走漏一丝消息!”刘禅仔细思考了一下便同意了,一边的黄皓也没意见。片刻后,上述官员都是急匆匆的赶到了宫中。见人员到齐,刘禅便安排黄皓将事件的前因后果告知了众人。殿中大臣听到后都是惊讶不已,文立、常竺等人是装的,诸葛瞻却是真的惊讶,而且心中震怒!他居然被这么一个小小的离间计给骗了!这对自视甚高的他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好在黄皓没有详细诉说中间的经过,不然他真的要找个洞钻了!侍中张绍听到一半就开始破口大骂“竟然叛国!必须严惩!这些人就该全部受诛!”张绍并不傻,他知道刘禅不好出口,于是先出口试探一下叫益州人的底线。果然,尚书文立坐不住了“张侍中所言有理,叛国者确实应该严惩,不过在此之前我等是否应该先查清楚!”两方人都出马了,可是诸葛瞻却毫无动作!刘禅也有点急了,诸葛瞻毕竟是他看中的人,他还是很希望诸葛瞻能主持大局的。此刻的诸葛瞻已经被打击的有些失了魂,正处于自我否定中,根本没空搭理众人。“因此,首恶当诛,若只是受蒙蔽而协从,或可稍减刑罚!”等文立说完,刘谌却想起了杜烈的话,果然益州人的想法都差不多,不过杜烈和他们还是有差别,他是支持严《蜀科》的!想到此处刘谌却灵光一闪,接话说道“不错,文尚书言之有理!”众人皆被刘谌的话吸引了过来,文立欣慰的看着他,张绍却略微有些失望。刘谌自动略过众人的目光,继续说道“丞相在时,严守《蜀科》之法!”“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尽忠于国,有益于时的人,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一定奖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触犯国法,怠慢职守的人,即使是自己的亲人也一定要惩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坦白自首,勇于自新的人,即使罪行很重也要从轻发落“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巧言令色,文过饰非的人,即使罪行轻微也要加以严惩“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再小的善良和功劳都要给与褒奖,再微不足道的过错都要予以严惩“此即丞相之时,我大汉大治之因由也!”刘谌将这件事和法治联系在一起,是文立没想到的,难道刘谌要重启诸葛亮的严法?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