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秭归易手,巫郡成立!(1 / 1)

(建平郡有五县,信陵县为建平郡郡治,信陵原是扼守在出川水路的军事堡垒,如今自然不能轻易交出!沙渠县地处巴东郡下方,蛮夷混杂,同时也起到连接季汉的巴郡蛮夷,影响吴国武陵郡蛮夷的作用。原本的历史上,罗宪就能煽动武陵部分地区反吴并凭此封侯,说明此时的沙渠县早被渗透!吴国没有真正掌握此地,交不交出去都可!而巫县、秭归县在出川水路上,一直是季汉想要的!至于兴山县,更是从秭归北上房陵的要地,季汉的出川伐魏之路便在此处!吴主孙休敬重宗预的道德和为人,便大手一挥,将巫县、秭归县、兴山县、沙渠县全部移交给季汉!宗预当即表示感谢,顺便还将原本准备的魏国地图拿了出来,这倒是让丁奉等将军看的大感赚了!有了魏国地图的加成,其他大事也顺理成章的谈成!孙休甚至大方的表示,季汉可以随时接受麓冷等县!面对大方的吴主,宗预自然是全盘接下!说实话,这个结果十分喜人了!此事传回成都,国内一片大喜,特别是荆州人!虽然只巫县、秭归等数县之地,但他们得到了第二条出川之路!这则消息真的让他们大受振奋!毕竟经历了陈祗时期的几次全力北伐却无大功,如今的士、野众人都认为北伐不可能建功了,这才有了荆州人廖化讽刺姜维之语。如今有了第二条选择,很大程度上便可团结季汉荆州人士,分散姜维北伐失败的恶果!甚至蒋琬之前所谓大造舟船,沿汉水、沔水东下,袭击魏国的魏兴、上庸二郡的策略,也可成型!之前朝中否决此策也多是因为路途遥远,只汉中一路出兵,若事情有变,恐大军尽灭于敌国!而且就算攻下来也难以防守,先主时还有宜都可协防,蒋琬时可没有!如今的情况终于不同了!刘禅、诸葛瞻等人得知了这个消息,在大受鼓舞的同时,立刻给阎宇下令,令其接手沙渠县、巫县、秭归县、兴山县等地防务!而麓冷等县,直接合为炎兴郡,以糜照为炎兴太守!同时以建平四县为巫郡,命向条为巫郡太守!建平太守盛曼虽然一万个不愿意,但看到宗预等人的调令之后,也只得撤出四县,固守信陵!不过宗预却没有沿路回成都,只是让李密、向条先回去汇报情况,他则由于身体不适,留驻信陵县!留在信陵的宗预也没闲着,他凭借孙休的手书和自己的威望,招来了西陵督步协、镇军将军陆抗!连上大将军、都护督的施绩都来了!若要说此时吴国军权最高的,便是丁奉、施绩两人了!从巴丘到西陵,皆是归属施绩管辖!如此重臣能来信陵,除了孙休手书,还有此人与季汉私底下也有联系!在太平二年(257年)时,施绩被任命为骠骑将军。当时丞相孙綝把持朝政,大臣都不心服,施绩担心吴国内部不安,魏国会趁虚而入,便秘密与蜀汉通信,结交季汉一同防御。于是刘禅派遣右将军阎宇率领五千将兵增强防守白帝城,待必要时支援施绩!表面上是合作抵抗魏国,实际上是暗通款曲,当时的刘禅连给施绩的任命都想好了!为了不让吴国这边的大将尴尬,宗预也将季汉这边出镇一方的大将阎宇、领军罗宪一同招来到信陵!阎宇是荆州南郡人,如今来到信陵,他可是开心不已,四舍五入也相当于衣锦还乡了!作为一个八面玲珑的人,阎宇马上和施绩人聊上了!“公绪(施绩)也在此,难得啊!遥想当年...”“是啊,吴、汉两国通力合作,能减轻荆州方面的很大压力呢!”说完,阎宇又看向陆抗“我与幼节(陆抗)相识于边境,虽分处两国,却心念一处,也算是知交多年了!”“他文武双全,继公绪之后的定然是幼节!”面对阎宇如此盛赞,陆抗连忙回应“当不得文平公(阎宇)如此赞赏!抗不过上大将军麾下一小将尔!”“哈哈哈,幼节谦逊有礼,不坠家风啊!”罗宪到没有阎宇这种长袖善舞的才华,他正与盛曼议论沙渠县蛮夷之事。“太守可知沙渠进状?”这可问倒了盛曼,边境蛮夷牵涉甚广,中间还有两国商贸往来,他可不敢说太多,只得含糊说道“此事上大将军可能比我清楚!”罗宪不过是试探而已,他对沙渠的了解可能比盛曼还要清楚!见大家相谈甚欢,宗预也开口说道“不错,不错,两国合作,就该如此!”“两国合力抵抗荆州的威胁,此亦是我愿意看到的!”宗预年轻时,多为主簿、参军等职,于军旅颇为熟悉,之后更是多次出使吴国,于天下大势也异常清楚!他自知时日无多了,如今刘禅和刘谌却给了他一个居中协调两国的任务,他决心要将这个任务做到完美!陆抗等人见宗预开口,也停下了交谈,陆抗虽然表面和阎宇聊的不亦说乎,但是心中却很是无奈,他的防区可是包括了秭归的,吴国大姓多有通过他和蜀中大族通商的!不过建平既已易手,他也没什么好说的,大不了换一个交易地点!就在众人等待宗预发话之时,季汉的领军罗宪却率先出口问道“德艳公招我等前来,可是有大事商议?”宗预看罗宪发问,便点头说道“不错!”“如今建平既已为我大汉治下,已经改名巫郡了!”“那么汉、吴两国关于同盟抗魏的策略就需要调整了!”“若是魏国攻江陵,我国便出秭归威胁魏国房陵等地!”“若是魏国攻我巫郡,贵国亦需出击魏国襄阳等地!”宗预这话说的没毛病,还很合陆抗的想法,如果宗预是来商议抗魏策略的,那么他举双手赞成“不错,两国若是守望相助,最好不过了!”施绩也点头表示“此为应有之意!”阎宇和罗宪也表示赞同!见大家意见一致,宗预便拿出了魏国地图!施绩、陆抗还是第一次见如此清晰明确的地图,不由的张大了嘴问道“德艳公,这是,这,这难道...”“不错,这便是魏国地图!”“此次协议,我国还会提供魏国于荆州、淮南方面的具体地图!”“此地图贵国诸公已经看过了,他们都表示若要制定详细策略,还需与荆州方面主帅一同参详!”此时陆抗脑中所有关于防区收缩的埋怨都没了,只觉得光凭这份地图,建平交换的就不亏!地图中水路、山脉一览无余,陆抗瞬间冒出了许多进攻魏国的方案!堂内的氛围终于被宗预带动,大家也一个劲的分析起两国守望相助的具体措施!而宗预行事也颇有长者之风,在场不论吴国还是汉国,都很快的被其折服!众人很快便达成了统一战线!...季汉成立的巫郡很快被吴国认可!而苦逼的建平太守盛曼便只有信陵一县之地了。好在移交之前,吴国已经秘密令他转移了秭归等地多数大族!到季汉手上的便只有八千多户了!向条和李密将出使的结果汇报完后,刘禅便和诸葛瞻谈论起巫郡的驻防。“如今永安有兵一万,宜分兵三处,分别于永安、巫县、秭归驻军!”“各地驻军宜在五千,因此还需在巫郡招兵五千!”“依旧由阎宇督巴东、巫郡,驻地永安!”“善!”任用阎宇,刘禅还是很放心的。“阎宇麾下领军罗宪,可独立领一军!”“善!”罗宪虽为黄皓不喜,但也是个有才华的,刘禅将他放到阎宇这里历练的也差不多了。根据阎宇的汇报,此人可保东部无虞!但问题来了,巫县、秭归都需都督,如今却只有一位可以胜任,还有一位该找谁呢?这件事情,刘谌还真的和诸葛瞻讨论过,他倒是有一个安排。毫无疑问,这个位置要荆州人、益州人搭配!益州人中刘谌有两个人选,一是尚书郎黄崇、一是郫令常勖!相比而言常勖不仅做过主抓人事的尚书左选郎,还做过督军,履历可比黄崇好多了!至于荆州人里,刘谌提名了两个人选,分别是骑都尉马秉(马良之子)、步兵校尉习隆。马秉的资历更为深,但是年岁颇大,已有五十,恐怕难以胜任,习隆倒是不错。除了这两人,刘谌还提名了骑都尉诸葛尚、诸葛显(诸葛乔之孙)!诸葛瞻对于诸葛尚还是很了解的,为将可以,为前线都督却差了点,至于诸葛显为文书倒是不错。思来想去,诸葛瞻还是向刘禅建议以习隆为主,都督巫县,常勖则为习隆贰佐!黄崇和诸葛尚则被安排到了阎宇的军中,驻守永安,掌控大局!至于诸葛显,却是被安排至罗宪军中,都督秭归!秭归毕竟属于前线,与吴国相接!而诸葛显本人则已经归于诸葛谨一脉!有诸葛显在或可有效的和吴国人联络!注1.蒋琬意欲从汉中下上庸出自《三国志·卷四十四·蜀书十四·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琬以为昔诸葛亮数闚秦川,道险运艰,竟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汉,沔袭魏兴、上庸。会旧疾连动,未时得行。而众论咸谓如不克捷,还路甚难,非长策也。於是遣尚书令费祎、中监军姜维等喻指。注2.关于施绩暗通季汉出自《三国志·卷五十六·吴书十一·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太平二年,拜骠骑将军。孙綝秉政,大臣疑贰,绩恐吴必扰乱,而中国乘衅,乃密书结蜀,使为并兼之虑。蜀遣右将军阎宇将兵五千,增白帝守,以须绩之后命。注3.关于诸葛乔孙子诸葛显归于诸葛谨一脉见《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诸葛乔)子(诸葛)攀,官至行护军翊武将军,亦早卒。诸葛恪见诛於吴,子孙皆尽,而亮自有胄裔,故攀还复为瑾后。(诸葛)瞻长子尚,与瞻俱没。次子京及(诸葛)攀子(诸葛)显等,咸熙元年内移河东。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