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天降奇兵(2 / 2)

汉逆 眀志 1142 字 2023-05-24

又听一声鼓响,约摸千余贼军出了山谷。依旧没有列阵,就像被放出圈的羊,只知道跟着头羊走。但比起之前那一波明显有了不同。

不再急冲猛跑,走的不紧不慢。枪也长了不少,至少有丈二。手中大都提着盾,且前排贼兵个个背弓。

又走近了一些,就能看到有不少腰里挂着直刀。

大汉有法令:凡边郡可令民户俱备弓弩,以备不虞。所以贼兵有弓不算奇怪,只要攻破几座坞堡,弓、弩、箭、枪定然不缺。

但刀却只有县级以上的正规军才配。只因刀与枪不同,费铁是一方面,更费时间。一柄直刀的铁料少些也能打四五枚枪头,且枪头至多三五炼。但一柄直刀至少要二十炼以上,才能在劈砍时不折不卷刃。

有直刀,就说明这伙贼人和县兵更或是郡兵干过仗,而且还打胜了……

郭紧心中不由的一紧,下意识的往山上望去。恰好传来一声大鼓,定睛一看,最高那一杆上的角旗已换成了方旗。

这是就地防御的意思。

郭景不敢怠慢,忙令鼓兵击鼓,又令传令兵呼喝传令。

三个月的时间里,每日操练的都是这些科目,兵卒早已烂熟于胸,甚至已形成了条件反射。

当鼓兵连续磕击鼓身,传出四记“喀喀喀喀”的声音,兵卒又往前四步,齐齐的停下了脚步。

与此同时,鼓声停歇,换由各队率传令。刀兵巍然不动,枪兵则由六排合成三排,又穿过长刀手之前的缝隙在前列阵。

第一排兵跪地竖盾立枪,藤牌腰部专有供枪借力的挂钩。第一排兵卒只需将长枪担在挂钩上,而后扶好藤牌既可。

第二排半蹲,将枪架在第一排的盾顶,脚下踩着第一排枪兵的枪杆。

第三排猫腰,枪依旧架在第一排枪兵的盾顶,腰下又踩着第一排枪兵的枪尾。

一座一平一仰的拒马枪阵便成形,三排之间人挨人,肩顶肩,挤的密不透风。第四与第五排才是长刀手,但左右间空隙极大,足三尺有余。

这是为了便于发挥长刀左劈右砍……

军令简单明了,前后不过八个字:止、进、合、蹲、竖盾,架枪……对新军而言早已刻在了骨子里,凡什长队率一声令喝,都不经大脑,身体本能的就做出了反应。

所以从止步到换阵,再到重新立阵,前后不过两分钟,宛如行运流水。

但对贼兵而言,却震憾的无以复加。

打过的仗不少,遇到的官兵也不少,其中不乏精锐,但从未见过这般整齐的?

好在敌军不多,至多四五百。所谓蚁多咬死象,足四倍于敌,就是堆也能将其堆死。

听到身后鼓声再度响起,李先回头一望,见谷中兵卒尽数出阵,三曲呈品字型奔来,心中不由一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