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仓不解道:“余者如何安置?”
“运往塞城,编入民营!”
所谓民营也就是民夫,不是屯田就是修城,周仓委实觉的可惜。
即便李先不停的在给他使眼色,但他还是问道:“校尉,这一千八百余丁皆为久经阵战的老卒,若是编为民夫,是否有些大材小用?”
确实有些,但不如些又能如何?
三言两语说不清楚,更会挠乱军心,总不能在这许多人面前直言不讳:强阴的粮食养不了这么多的兵,所以才需挑选部分熬盐烧炭,才能换来钱粮……
郭景徐徐吐了一口气:“此事塞尉自有计较,元福且先随我回营,待塞尉尉自障城回返后我再等商议,如何?”
若是直接下令周仓还不觉的如何,但郭景却是一副商量的口气。他心中不由一紧,连忙应道:“校尉勿怪,是仓孟浪了!”
“元福言重,李曲候日后亦不必如此谨小慎微。塞尉常言:君子之义,一于理义。小人之心,一于利欲。故不以言废人,亦不以人废言,方可安兆民,成大事……”
李先的脸红了红,只是做揖,嘴唇蠕动了许久却不知如何应对。
郭景只是笑了笑,翻身上了马:“回营!”
说是两座营,其实就隔着一道墙。是用空车临时拼凑,南为战兵,北为降卒。
郭景与周仓、高顺在前,其余将官各归各曲、各屯,率领新挑选的丁壮入营。
刚进寨门,周仓等人就感觉到了截然不同的氛围。
凡贼兵行走,或是左摇右摆,或是佝头偻腰,亦不乏邀三喝四,勾肩搭背之流。
然左曲兵卒无一不是抬头挺胸,昂首阔步。无论三人还是五人皆成队例,说迈左腿皆迈左腿,整齐的就像一条线。远远望去,整座营中数百兵卒,竟然皆是如此?
周仓又不是没有与官兵交过手,便是左中郎将(秩比两千石)皇甫嵩与骑都尉(秩比两千石)曹操的大营他又不是没见过?
平心而论,若比雄壮,平叛大军动辄数万十数万,自是不可同日而语,但要说齐整,绝然是比不上此处的。
特别是兵卒气色,个个精神抖擞,神彩飞扬,眉眼间透着浓烈的自信。
犹记得大方将军程远最是兵强马壮、逢战必胜之时,麾下最为精锐之亲卫都无如此军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