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府衙,公房。周新看着周碧茹一脸决绝的表情,脸上泛起了严肃的表情,斥责道:“瞎胡闹,你起什么哄?”-“大人,卑职是认真的!”周碧茹抱拳认真地回复道。周新顿时想到了周碧茹之前来府衙的情景。那时候周碧茹才是十六岁的小姑娘,个子也长得不是太高。周贤带着周碧茹来周新府上,之前周贤是和周新打过几次招呼,周碧茹是周贤硬塞到府衙的,说小女生性顽劣,武艺高强,让周新帮忙照顾一二,顺便在府衙安排一个差事。这就让周新有些犯难了,周新府衙这里哪有安排女孩子的差事?迫于情面周新只好让周碧茹在三把衙役里面自己选,结果周碧茹还是选择了快班的一名捕快。周碧茹这一干就好几年,做捕快的初期给周新惹出了不少乱子。其中周碧茹为了追捕一个犯人,惹得江宁府整条街的货郎都来府衙鸣冤,说是周捕快追捕犯人的时候打坏了自己的货,苦逼的周新只得和货郎们说好话调解给予一些赔偿才了事。后来有一次也是因为抓错了人把无辜百姓打伤,所以让府衙赔偿了无辜百姓的汤药费,一系列的误会让周新怀疑了周碧茹的真实能力。直到后来周碧茹慢慢找出了一些破案的诀窍,一举破获了不少案件,周新才让周碧茹做总捕头来带领快班好好办事。这才做了半年的总捕头周碧茹竟然就要跳槽?周新花了那么大力气培养的优秀捕快,肯定舍不得这样的得力好手一走了之,尤其是周碧茹的身手那么好,思维灵活,而且聪明绝顶的捕快周新以后去哪找?再说了,王明城南整个项目里没有一个女人,她一个女孩子家跑到那里去做教头,并且还是教一群生猛刚烈的汉子,传出去了以后爵爷府还怎么做人?周新对周碧茹语重心长地说道:“碧茹啊,你跟我也有两年了,这两年做快班确实辛苦,你如果不愿意在快班里待,我可以给你调调位置,你说你去王明那里去带民团,我是不同意的。再说,你要走也要你父亲王贤来和我说,当初是周爵爷请求让我照拂你一二的,这万一有个什么好歹,我怎么和爵爷交代!”“大人,不用交代的!我爹不会和大人计较的。正好王公子那里缺人,我恰好又合适,我可以帮忙带一段时间,如果他找到合适的人了,我再回来府衙办差就是了。”周碧茹依旧不甘心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然并卵,周碧茹的想法并没有得到周新的认可,周新则是把责任全部推给她的老爹周贤。说是只要爵爷周贤没有意见,我周新也不说什么了。周碧茹顿时犯了难,自己的老爹肯定不会让自己这样在一群男人的堆里做教头,自己爵爷这张脸以后在江宁还要不要,但是自己又确实非常想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感觉自己想做好一件事好难。于是她向王明抛出去求救的眼神。王明则看了看周碧茹,于是对知府周新说道:“大人说的是,一个女孩子在城南做教头,我也不放心。”周碧茹看着王明这个墙头草,恨不得抓起来把王明狠狠揍一顿。周新则看着周碧茹说道:“以后再不要犯浑了,说出去会被人笑话!”看着周碧茹投来幽怨的眼神,王明不想处于这样尴尬的局面,他确实没想过让周碧茹来自己的产业做教头。不然自己内心承担的压力非常大,自己将会面临自杨家和周家的压力,心想本来还不错的局面会被周碧茹的到来给搅局了。“周大人,小子先告辞了!周捕头的好意我心领了,确实我那里有诸多不便,我自己再慢慢找骑兵教头吧。”说完,王明就告辞离开了。周碧茹则当着周新的面不好阻拦王明的离开。但是自己又显得一脸无可奈何的样子,看着王明这样不够义气地把自己抛弃,心里的气就不打一出来!扬州,鸡冠山。这里的山脉长得有点像是公鸡头上的鸡冠,山与山之间绵绵起伏,当地的人们把他称作鸡冠山。最初扬州城被周国攻陷的时候,刘老三带着兄弟们逃亡的第一站就是这一带,这里山林隐秘,溶洞很多,很适合几十人藏匿不被人发现。此山脉原著居民很少。刘老三让人到城里买马车装上这些时日所需的米面、鱼肉和一些草药回来。现在大部分兄弟身上都有伤,刘老三打算在此山上休整一段时间再考虑下一步的规划。在山上已经呆了有十多天了,有一些轻伤的兄弟们得到了一些好的治疗开始逐渐恢复,而有些伤得重的人依旧还是不能下床。刘老三、李毅和裴成都是伤势比较重的,能下床可以到处活动,只是不能像以前那样生龙活虎的打架砍人。那些痊愈的兄弟们主要担负照顾伤员,出去采买药品。有一部分人则有些人在山上憋屈不住,尤其是年轻气盛的土匪有些蠢蠢欲动,想下山去找乐子,想要下山进城去逛窑子,喝花酒。当然,刘老三是不允许的,虽说大当家现在受了伤,但山里的规矩就是规矩。下山容易暴露引来官兵,现在风头还没过,土匪的心思刘老三都懂,但是此时还是风头上必须要收敛。李毅和裴成的心思则是想回青龙山,那才是自己未来的事业。两人都在江宁载过,尤其是裴成,对周碧茹恨之入骨。他一定要把那个漂亮的女捕头给绑上山给兄弟们乐呵乐呵,才能解自己心头之气。李毅的伤势恢复得比刘老三快,刘老三腰部的伤是贯穿伤,恢复得比较慢。所以土匪们就分成了两派,尤其是伤情复原的土匪,想着要回青龙山,这是李毅这派的主要想法。而刘老三则是想安心在这里把这里先稳固好,再考虑是否再回去青龙山,这些想法得到刘老三的老部下们的支持。老派和新派形成了思想上的冲突,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这一晚,兄弟们都吃饱喝足打算各自找地方在洞里睡,李毅则和刘老三商议兄弟们未来的前程。李毅的想法是自己先过去打先锋,把青龙山寨子先恢复起来,让兄弟们康复了再一起回来。刘老三则是想等兄弟们伤养好了之后,再考虑是在扬州发展,还是回江宁发展。刘老三更倾向于扬州,毕竟自己本来就是扬州本地的人,虽然扬州已经没有了自己的家,迫不得已为寇,但是自己带出来的兄弟们都死的七七八八了,想给他们安个家了。这些年虽然挣了不少银子,但是,刘老三有了一些断了想做土匪的念想。他想带兄弟们在城里经营个正经的产业。毕竟做土匪做了十多年了,自己也慢慢看开了,做土匪确实没有前途,如果被官兵盯上土匪这个职业很麻烦。年纪大了,自己也想成家,想给后人留个好名声。时代不一样了,以前是乱世,打打杀杀才能活命。但是现在是太平盛世,土匪是不可能做一辈子的。而李毅则是彻底回不去了,他的心里有强烈的复仇种子,如果报了仇,救了英娘,他再打算找个偏僻的山村隐居生活一辈子。刘老三两人之间开始还谈得比较愉快,但是到后来两个人持有不同的意见竟然吵了起来。大当家和二当家的争吵起来则引来了大伙的注意,吃瓜的土匪们纷纷地围了过来,听到争吵的内容后,支持二当家的人占一半,这些都人都是已经恢复伤情的土匪们,其中还包括裴成,他也想跟着李毅去青龙山。李毅说道:“大当家的,你认为这些弟兄们还能沉下心来跟你去种地吗?你还认为这些弟兄们在这世道委曲求全受人屈辱吗?”“别说了!兄弟,你要是为兄弟们着想,就要为兄弟们铺一条安稳的路子,这些兄弟们都跟我多年了,我不想他们未来断子绝孙!刘老三本来身体有伤,架不住自己的情绪上来就有些激动。二当家说得很对,土匪们过得都是刀口舔血的日子,真要他们重新放下刀去拿锄头肯定没人愿意,就好像做了土匪后就很容易得到的女人和财宝,只需要枪夺就轻易可以得到,为什么还要苦哈哈地去挣?大当家说得也有道理,这些土匪们小的有二十多岁了,血气方刚。年纪大的快四十岁了,到现在都还是单身汉。这太平盛世做土匪能有多少出息?谁不想给自己今后留个带把的种?给后人一个好名声?这些土匪们自己也纠结了,当天晚上就有几个年轻的土匪跟大当家和二当家的告别。大当家的肯定不会让他们走,要是走了之后报官把自己点了怎么办?这一窝土匪都得脑袋搬家,现在有战力的土匪都是受了不同程度的伤,经不起官兵们的一回合之力就将全军覆没,自己这些骨干都是杀官兵出了大力的人,而往往恢复很快的土匪是却是战斗中并没有出多少力的人。刘老三愤怒地拿起刀,当场就杀了一个年轻的土匪,他要把这种杀鸡儆猴的方式镇住现在的场面。而更多时候是寒了李毅的心。李毅看着刘老三这样决绝的样子。自己也只能沉下来妄动的心思。不再多说话,只是想要分家的种子一直在心头萦绕着。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