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有史必有斯人(2 / 2)

“就怕还是如同当年甲午一样,好的东西也用不好。”

李谕转头看过去,一下子认了出来,竟然是陈天华与黄兴!

他们在日本组织拒俄义勇队失利,愤而回国,竟顺路还去大连考察了一下。

李谕说:“这艘军舰是最新的战列舰,吨的敷岛级,与甲午战争时的铁甲舰已不可同日而语。”

陈天华与黄兴看向李谕:“阁下的中文怎么说得如此好?”

他们还以为短发的李谕是日本人。

李谕说:“我是中国人。”

陈天华愣了愣,突然反应过来:“我想起来了,你是李谕先生!在东京弘文书院曾经做过演讲。”

他们都是选派东京弘文学院的留学生,也就是说,都是迅哥的同学。

迅哥这批同学真心不一般啊。

黄兴也抱拳道:“恕我冒昧!先生剪了发,没有认出来。”

李谕看向他们的脑袋:“你们不也剪了发。”

陈天华说:“先生莫非也与我们一样,誓要反清?那我们是同志了!”

李谕笑道:“我只是为了学术的方便。”

陈天华说:“不管为什么,先生的举动已经说明了一切。”

李谕说:“实际上我只是觉得太麻烦也太丑了。”

黄兴一拍栏杆,愤慨道:“先生说得对!的确是丑极了,让全天下的人讥笑!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中国人变回以前的样子。”

陈天华望着远处穿着海军军装的秋山真之:“以后中国应当像日本国一样,强盛起来,起码不能任由俄国人侵占我们的土地。”

黄兴说:“就是如此,如果咱们能推翻腐朽的清廷,再次拥有如此恢宏的战舰,肯定不会有人欺负我们!”

此时的革命者还是比较理想化的。

尤其黄兴,他与中山先生不太一样,中山先生几乎从小就在西洋环境下长大。

而黄兴却出身于湖南长沙的一个名门望族,早年曾系统地接受过传统儒家教育,并且考中过秀才。

只不过他的确对科举制度强烈不满,否则也不会想要去日本留学。

总之黄兴是个思想渐渐转变的人,与梁启超有点相似。

李谕说:“当年甲午战事,咱们的军舰比日本还要先进,一样输了。”

陈天华不太相信:“我们怎么可能比日本国先进?”

“只不过是装备上的先进,实际上确实并不先进,”李谕说,“但如果当年黄海海战,咱们有足够的速射炮、开花弹、爆破燃烧弹,打赢不敢说,打平至少有可能。而如果没有失去制海权,日军也就不会有海军的强烈掩护,陆军绝不可能在辽东半岛势如破竹。”

海军的大炮口径绝非野战炮能比,后来二战时期的淞沪会战,国军精锐尽出,还是惨败。当时日本就用海军的舰炮支援,破坏力太恐怖,一个炮弹下来,一个排的战士都没了,非常惨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