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润(2 / 2)

李谕从瀛台离开,骑上马准备返回东厂胡同。

崔公公却叫住他说:“帝师啊,您以后上课的时候,还是要慎重点。”

李谕牵住缰绳:“公公何出此言?”

崔公公说:“不要让皇上以为洋人的东西那么简单,这只会让他产生一些不好的念想。”

李谕完全是在把复杂东西往简单讲,这是他当年上学时最常规同时有效的方式,于是说:“崔公公,洋人的东西没有那么高不可攀。”

崔公公笑了笑说:“这话不是杂家要带给您的,您自己琢磨吧。”

李谕翻身下马,从怀中掏出五张两百两的银票:“崔公公还望指点。”

崔公公看了看银票数额,接过来仔细叠好放入怀中,然后小声说:“你租了荣府,有些人看不过去,毕竟周边还住着不少大人,可要小心点。”

李谕眉毛一凛:“都是正常买卖,有契约在。”

“正常买卖?”崔公公嘿嘿一笑,“帝师,太正常有时候就不正常了。而且您还通过商部做这么大的买卖,大家眼睛都盯着哪。”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崔公公抱了抱拳:“杂家言尽于此,告辞。”

李谕叹了口气,他知道在清末做事不太容易,但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看来自己的阻力不仅来自日本人,国内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如果说比较利好的一面,就是有比较鼎力的靠山支持。

不过李谕猜测,崔公公这么说,肯定说明袁世凯本人也深陷朝局的斗争中。

但李谕总归知道袁世凯肯定能笑到最后。

暂且只能如此乐观去想,至于事态具体怎么发展无法预估,只能到时临机应变、见招拆招。

经商环境虽不好,但由于朝中有人,进度倒不慢。

徐世昌甚至已经安排人打点好道路,准备设置个较为简易的火车停靠月台,方便今后来往。

宋嘉树也从新加坡港转运过来一批机械,就目前看,还算是比较先进的设备。

李谕又通过唐绍仪联系当年在天津机器制造局的员工,调运一批过来。

八国联军时期,天津机器制造局毁于战火,很多人已失业很久。

天津机器制造局的规模可不小,员工保守估计也有两三千。不过和江南制造局一样,主要是搞军火生产。

但也曾经造过船舶,慈禧在颐和园湖中的游艇就是天津机器制造局制造。

甚至还有潜水艇。

所以制造局员工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修养。

可惜天津前几年在八国联军期间受到的冲击很大,再加上李鸿章过世,天津机器制造局便没能重新开办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