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求订阅,求票票)(1 / 1)

(将华歆拉下水,简直不要太简单。或者说,根本不用别人拉,华歆自己都早早的泡在水里了。论起对改革的激进程度,华歆比起陈群来说完全是有过之而无及。所以当何晏、陈群一起登门拜访后,华歆在思虑片刻后就答应了帮助二人。华歆仪表俊朗,头上虽已有了斑驳,可这不但没有让人觉得他衰老,反而是平增一丝威严。他身穿一声白衣,朴素而又不失庄重,在听到陈群所言之后便将目光转到了何晏身上,饶有兴趣的盯着何晏。“家母上次托华公营救,小子还未曾谢过华公,当真失礼。”何晏上来就给华歆赔罪,并且直接用金银朝着华歆砸了过去。“这是小子的一些歉礼,还望华公不要推辞。”只见何晏手中放着一尊由黄金铸成的玄鸟,其翱翔的姿态活灵活现,当真算的上是一件瑰宝!没错!这黄金玄鸟也是从袁绍那搞来的……“慎侯,以此厚礼相待,传出去岂不是我华歆岂不是成了贪图钱财的小人?”华歆还是很爱惜羽毛的,这么贵重的礼物他还真是不敢收。“上次若无华公,晏早已被奸人陷害,成了一冢中枯骨,所以晏报的乃是华公救命之恩!难道华公以为,我何晏的命还不如一尊金鸟值钱吗?”“若是华公不收金鸟,反而是会让晏寝食不安。还请华公收下,就当是让我讨个安心。”华歆见如此,只得是让追随在身边的郑浑将黄金玄鸟收下。“慎侯与长文所谋之事我已知晓。”华歆审视似的看着何晏:“但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啊,你二人可有信心?”“没有!”何晏两个字脱口而出,这可吓坏了一旁的陈群。不过何晏很快就说道:“只凭我与长文兄,胜算不过两成。”“但若加上华公,胜算至少七成!”“才七成?”“毕竟是改天换地之事,哪有那么容易?”听到何晏若有若无的马屁,华歆表情没有什么松动,但捋着胡须的手却不由得快了几分。“确实,七成已是不低了。”“只是不知慎侯可是已有筹谋?”“有的。”既然来寻华歆,何晏自然是做好了功课。“首先便是废谶纬。”谶纬神化刘氏皇权,奉孔子为宗教主,将儒学发展为儒教,具有完整的宗教神学体系,如今更是成为了东汉官方意识形态。要废掉谶纬,可不是一两道诏书或者一两本书籍就能做到的。而且如果将谶纬废掉,就必须要找到一套能更加清晰的解释世间规律的理论工具。【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yeguoyuedu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比如玄学。再比如佛教。再比如道教。再比如……反正后世已经有无数人试过错,并且最终也是找到了那个终极答桉——“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格,即为追求。致,即为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但这只是其一,要是没有后面的那句,不难猜出以后必然是理高于势,道统高于治统。将人欲与天理相对立,走上另一条扭曲的道路。唯有加上“知行合一”,将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紧密结合起来,才有可能走上一条全新的,且正确的道路。听到何晏的话后,华歆与陈群各自呢喃一句——“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这两句话,很粗糙,真的非常粗糙!但是,就是这粗糙的八个字,好似是给二人展示了一道全新的大门。在大门背后,则是他们从未设想过的新世界。“慎侯!此言何意?”华歆偷偷咽了口口水,这还是他在年少时求学时才有的小动作。毫无疑问,何晏,再次激起了这位大儒学习的玉望!“早期谶纬之说,如“大楚兴,陈胜王”这等大部分都是人为。”“只是人为毕竟是人为,不可能浑然天成。于是就有些人将目标放在了遥远而又神秘的天象上。”“所以我等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以“格物致知”的道理来解释天象。”因为汉室的政治正确,每次发生什么奇怪的天象,就要丢出去一个三公挡灾。这方面当朝太仆杨彪就很有发言权。今天日食了,杨彪就从太尉被贬成太仆,过去后再升成司空明天彗星袭月了,杨彪就从司空被贬成光禄勋,过去后再升成司徒。再后来哪哪又地震了,杨彪又从司徒被贬成尚书令,之后再升任为司徒。如此,杨彪一个人竟是把三公坐了个遍……如此看上去极为儿戏,其实何尝不是刘氏天子保全皇权的一种方法?从此以后,三公九卿几乎都成了升降机,唯有依靠天子或者是外戚才能长久。而天子、外戚,别看斗的一对比一对狠,但本质上都还是皇权。如此,刘氏江山自然稳固,不担心有外人觊觎社稷神器……只能说构想出这套政治模型的人绝对是个天才,是个超级天才!只要大家不击破谶纬之说,这套模型几乎就是无解的。刘氏天子只要高坐云端,坐看风起,坐看云涌即可。不是没有人对谶纬动过手,古文经学就是个先驱者。奈何他们既拿不出足够的、新的理论去代替谶纬,只是想着单一的否决谶纬。又遇到了将皇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开国皇帝刘秀,故此没有成功罢了。如今正是汉室倾颓、皇权衰微的时候,加上何晏这边还有理论,自然是有了冲击谶纬的资格。“首先就拿这日食天象为突破口!”日食,无非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形成的天象。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而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如此就会遮挡住太阳。这个模型做起来并不难,何晏直接就用三个小球摆出了三者只见的运动关系。万幸华夏对“地心说”没那么多考究,华歆和陈群也不担心被人绑去烧了,在暂时忘掉“天圆地方”后都是迅速接受了这个模型。“之后,主要翻找史籍,查阅发现日食的规律即可。”“不光是日食,还有月食、彗孛流陨、五星犯宿、五星聚会、白黑赤气乃至荧惑守心……”“只要能将其规律找到,这谶纬之说自然是无稽之谈!”华歆和陈群将信将疑的查阅起资料,不过每翻开一卷竹简,他们的手都在不停的颤抖。“建和元年丁亥年壬寅月辛亥朔月日食!”“建和三年夏己己四月丁卯晦,日有食之!”“元嘉二年秋戊申七月庚辰,日有食之!”“永兴二年甲戌九月丁卯朔,日有食之!”“永寿三年闰月庚辰晦,日有食之!”“延熹元年夏五月甲戌晦,日有食之!”“延熹四年春五月辛酉,有星孛于心!”“延熹八年春正月丙申晦,日有食之!”“永康元年五月壬子晦,日有食之!”“建宁元年五月丁未朔,日有食之!”“建宁元年冬十月甲辰晦,日有食之!”“建宁二年冬十月戊戌晦,日有食之!”“建宁三年三月丙寅晦,日有食之!”“建宁四年三月辛酉朔,日有食之!”“熹平二年冬十二月癸酉晦,日有食之!”“熹平六年冬十月癸丑朔,日有食之!”“光和元年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光和二年冬十月丙子晦,日有食之!”“……”“……”正确!正确!还是正确!估计设立谶纬之说的人也没想到,正因为他想将谶纬当做自己的武器,导致了华夏如今保存着世界上最为精确的天文资料。而这些资料,在今天却又反过来成了杀死谶纬之说的最大筹码!华歆与陈群边看边算,最后二人齐齐抬头:“若计算无误。”“下一次的日食……”“正是明年春二月丁卯日!”两人的呼吸同时急促起来。这是机会!一个巨大的机会!只要能把握住着机会,众人真的有可能将谶纬这套制度给埋葬!只要这套计算方式正确,那以后每出现一次日食月食,那都是在往谶纬之说的棺材板上钉钉子!换句话说,就是再给至高无上的汉天子头上钉钉子!不出十年,以日食的频繁,汉室的那点神秘估计就会被扒的连裤衩子都不剩了。“善!”华歆与陈群都非常人,在“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八个字的帮助下,眼前山水皆非昔日之山水。最神秘的天象都能解释,那地震呢?暴风呢?旱涝呢?这些,是不是都有一个解释?只是就和这天象一样,大家还没有发现?以前,华歆只是觉得谶纬之说对政治无益。但如今,华歆却觉得谶纬之说祸害的又何止一个政治?简直就是绝于万道!罪大恶极!收拾好心情,华歆此时的眼神格外坚毅:“此道,便是慎侯与长文不来寻我,我也会钻研下去的。”于公,这是解救苍生,问寻天道。于私,这是开宗立派,乃至立地成圣的伟业!一个黄金玄鸟华歆可以忍住诱惑,可这成圣伟业……华歆真的很难说不啊!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