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夫人!”吕本一回到府中,便迫不及待的寻着赵氏。“今日怎的如此慌张?”“连朝服都不换?”听到吕本下朝的声音,赵氏笑着迎了上去。“那不重要。”“话说回来,近日你可与女儿有联系?”“今日朝堂之上,陛下不知为何似乎是要对我发难。”“而且还提出增加赋税,普及教育等等各种改革,一时间朝堂上人心惶惶。”“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一时间也看不透陛下是想要做什么。”“总之你到时候和女儿多交代交代,让她在太子殿下面前帮吕家说点好话。”吕本顾不得多思量,便急切的开口说道。“好,你放心吧。”“我这两天抽时间找机会给女儿交代一下。”听到吕本的话,赵氏先是僵了一下,随即笑眯眯的开口应了下来。知道吕本离开之后,她回到屋内坐在位置上,眼底才浮现出一丝焦急。“怎么?小姐到现在都还联系不上吗?”“宫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赵氏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担忧,低声问道一旁的婢女。“这……我们先前传消息进去的人都不见了,一时间也打探不到小姐的消息。”听到赵氏的的问话,婢女低着头小声说道。本来在吕氏进宫之后,他们便里应外合拉拢起来了一条传递消息的线路。就连上次的鹅肉与柿饼给朱雄英下毒的事情,也是她们一手策划的。本来赵氏还在等着公宫中传来,皇太孙中毒身亡的消息,但是没想到居然到现在都没有动静,就连原本和吕氏联系的线路也断了。再联想到方才吕本回来时说的,陛下开始对他发难,很难让人不去联想这其中的因果关系。“传不出来消息?”“怎么会传不出来消息!一个大活人怎么就没了动静呢!”“实在不行的话……就重新打点。”“去,把我这簪子给当了,拿去宫中打点那些宫女太监。”赵氏咬了咬牙,直接将头上的簪子取了下来递给婢女嘱咐道,心中是说不出的慌张。总不能是先前给皇太孙下毒的事情,被暴露出来了吧?此时的朱元璋和朱标并不知道,赵氏心中在想着什么,而是看着面前跪了一排的宫女太监,面色阴沉的仿佛要滴出水来。“陛下!太子殿下!奴才知错了!”“奴才真的没有想到,那赵氏母女居然如此胆大,居然想要毒害皇太子!”“那赵氏原本给奴才说的是,担心女儿在宫中的吃穿用度,特地送来了小时候喜欢吃的柿饼。”“至于那书信,奴才也以为是母女之间的体己话,谁能想到是毒害皇太子啊!”只见为首那太监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的哀嚎着。“担心在宫中的吃穿用度?”“她女儿嫁进了宫中,乃是太子侧妃!”“难道宫中还会委屈了她不成?”听到太监这话,朱元璋愈发生气,随手抓起一旁的茶盏,便朝着太监砸了过去。自从上次查出来是吕氏在作妖之后,朱元璋便直接将吕氏给打入了天牢。随后更是直接牵连查出来了一整条线,这才发现吕氏纵然在进宫之后,仍旧和母家保持着联系。就连这次的事情,也是一同商议做出来的。“来人啊!”“把这群不知轻重的奴才,全都给朕拉去宗人府处置!”朱元璋大手一挥,便将一众哭天喊地的宫女太监全都给拖了出去。然而他这前脚气还没消,后脚刘伯温便前来觐见。“怎么?可是遇到了什么问题?”见到刘伯温前来,朱元璋便下意识的开始担忧了起来。要知道,如今刘伯温最主要的事务,便是军机处。而军机处处理的,全都是他从许牧那里得来的灵感,而下达的最新的政令。所以说每次当刘伯温前来找到自己的时候,那边说明定然是这其中出了问题。“回禀陛下,臣今日前来,其实为的是早朝时候的事情。”刘伯温上前两步朝着朱元璋拱了拱手,然而话音未落,便被朱元璋所打断。“连你也要来数落咱家的不是?”“那群所谓的士族,如今可谓是嚣张至极!”“仅仅那吕家来举例子,他们如今居然敢对朕的孙儿下毒!”“难道连着你也要让朕忍吗!”正在怒气头上的朱元璋一听到这话,便再也忍不住,骂骂咧咧的开口说道。被朱元璋突然这么一通骂,刘伯温顿时愣住了神。筚趣阁好家伙,自己这还没说什么呢,怎么就先挨了骂?不过这短短的几句话中确实是透露出了不少的信息,就连刘伯温都不由得有几分心惊。这吕家居然如此大胆,胆敢直接对皇太孙下手?这当真是命都不要了吗?怪不得今日在朝堂之上,朱元璋直接对着吕本发难。“回禀陛下,臣并非此意。”“臣一向是十分信服陛下的决定的,只是想要前来商议一些细节罢了。”“今日突然在朝堂上宣布这么大的事情,的确是多多少少有些过于突然了。”“臣觉得,此事应当循序渐进,否则的话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上,反而很难推进。”刘伯温干咳几声缓缓开口说道。“的确,爱卿言之有理。”“既然如此的话,那咱们便一同再前去许先生那里问问吧。”听到了刘伯温的话,朱元璋先是愣了愣神,但随即也是很快的反应了过来,思索片刻点了点头开口说道。今日在早朝上,他的确是有些许冲动了。此时仔细想想,虽然当初在许先生那里听得已经是八九不离十,但是如果说想要切实的落实下去的话,的确还是需要更进一步的规划与策略。否则的话,就算政策制定的再好,如果无法落实的话,到头来都仅仅是空头支票罢了。无论是朱元璋还是刘伯温,这二位可都是实干派的人。当下决定之后,几人便直接朝着许牧的院子走去。远远的听到这几人的脚步声,许牧便放下了手中的茶盏。 , )
第九十二章 循序渐进(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