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掘金部队(1 / 1)

飞眼三国 绝地惊鸿 1966 字 2022-10-14

(“孔璋你写的那篇《为袁绍檄豫州》真是激扬文字,才华横溢,配得上咱建安七子的称号。”曹操拉着陈林的手,内心充满对这位才子的爱惜。“你当时为袁绍所用,事为其主,也是难能可贵。”“从你当时的立场列举我十大罪状,包括盗墓,也没什么不妥,可是你骂我归骂我,为什么连我的祖父,父亲也一起骂了呢?”“你这也是挖坟啊!”同样是挖坟,有证的叫考古,没证的叫盗墓。同样是欺骗性销售,有证的叫直销,没证的叫非法传销。同样是睡在一起,有证的叫婚姻,没证的叫同居,还有非法同居。曹操早年缺乏兵器粮饷,为了获得资本积累,就动起了“盗墓”的心思。从国人的传统观念来讲,这事太不道德,甚至有违伦理。但是当为了实现目标不择手段时,这又是一条捷径。“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在陈琳的笔下,曹操对“盗墓”这事做的很绝,不仅自己挖墓,夺取金银财宝,还为了促进“盗墓”效益最大化,专门设置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这些官职,建立了臭名昭著的掘金部队。曹操在“盗墓”方面形成了比较的体系,跟考古队的配置水平相比,有过之无不及。从这个角度看,曹操不愧是盗墓行业的祖师爷。曹操的掘金部队曾经在河南的芒砀山大肆盗掘了一个古墓,运走了72船财宝。曹操盯上的古墓,必然非同寻常,这次曹操盗的正是西汉梁孝王之墓。有记载道:“引兵入砀,伐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万斤”。梁孝王乃汉文帝与窦太后之子,汉景帝的同胞兄弟,深受窦太后与汉景帝所喜,封地是最富裕的中原,赏赐更是经年不断,民间有“梁王富有胜天子”的说法。所以,盗他的墓,以一当十,经济效益巨大,没错。梁孝王是汉室贵胄,比刘备的先辈中山靖王不止高贵十倍。从挖掘梁孝王墓的那一天起,曹操已经成了真正意义的汉王朝的掘墓人。曹操刺杀罗董卓失败,仓皇出逃。被陈宫抓住又放掉,误杀了恩人吕伯奢一家。从此,曹操发下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誓愿。这里的负是负责、担负的意思,绝不是辜负的意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在那个群雄并起的时代,要实现担负天下的伟大理想,必须要有自己的武装。建立军队,需要大量的军费。军饷,盔甲、兵器,车马,粮草,耗费巨大得难以想象。白手起家的曹操,寸步难行。于是他建立了一直前所未有的特种部队,掘金部队,这支部队的任务就是通过盗墓来筹集军费。掘金部队由于工作特殊,建立了特定相应的组织机构。这支部队的主官的叫发丘中郎将,也叫发丘将军。这支部队基干力量是摸金校尉,具体执行任务的人。发丘将军制定详细的挖墓方案后,挖墓的工作由“摸金校尉”组织实施。曹操的军队盗墓的盗墓,打仗的打仗,各司其职。打仗打的是资源,有了财富就有了资源,曹操大军所向披靡。掘金部队的军衔起点是校尉,这是一支级别高配的部队。摸金校尉做的是最具体的工作,入墓取金。待遇相当于部队里的连长,当然,这是一个技术级别。掘金部队的首脑发丘将军必是盗墓专业人士,他需要做的是发现和聘用更多的盗墓人才,建立人才培训机制,调配资源和保证所有盗墓所得不外流。盗墓贼的经验都是一代代盗墓前辈们,从实战中一点点总结出来的,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掘金部队邀请的资深盗墓高手更是个个经验累累,恶贯满盈。在盗墓这个行当里,技术含量最高的活就是发丘,“找墓”了。至于入墓取金,只要守规矩,胆大就行。古人相信风水,有一套关于风水的学问,就是堪舆学。有人说,堪舆学是封建迷信,暂且不论是不是封建迷信,古代人墓葬的思路你得遵循,要不然你就找不到古墓,徒劳无功。在堪舆学里,墓葬的位置都有定数,讲究“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中间则是“真龙结穴”处。“真龙”就是主墓的位置,他的夫人墓一定在其右侧“白虎”的位置。古代用“白虎”比喻女人,“青龙”则比喻男人,男左女右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盗墓这件事并不新鲜,在春秋的时候就开始了。很多帝王和高官的墓,都是陪葬奢侈的,是盗墓贼最好的目标。所以他们特别害怕被墓地被盗墓贼发现,被挖掘毁坏。于是他们会令人把自己的墓葬设计得很蹊跷,修造得很牢固,保护措施很完善。坚固是巨石,流动性的细沙。到了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还用柏木堆垒成框形结构,就是著名的“黄肠题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即便这样机关算尽,很多的古墓还是不能避免被盗掘的命运。作为盗墓事业的先驱,曹操自己特别了解盗墓贼的心理和手段。对应的办法只有一个,薄葬。曹操死后,他的后人遵照遗嘱将他葬在邺城以西的丘陵中。穿平时的衣服下葬,没有封土建陵,没有随葬金玉器物,也没有建设高大坚固的祭殿。数百年后,建置简单的曹操墓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2006年,曹操墓被宣称发现,尚存争议。更早的时候也说发现了曹操墓,里面只有一个三岁孩童的遗体。于是风传,“专家说了,这是曹操三岁时的墓。”专家恼羞成怒了。有什么好恼羞成怒的呢?不就是个善意的玩笑吗?人家不是嘲笑专家,只是对纸上谈兵的极端评价。多亏只会无能地纸上谈兵,才好让先人们在地下多安睡些年。诸葛亮病死五丈原,遗命自己的棺木由四人抬着向南走,杠断绳烂时停下就地掩埋。四个精壮的汉子抬着走了三天后,已经精疲力尽了,杠绳却没有一点断烂的迹象。四人无奈将诸葛亮的棺木就地掩埋了。他们回去后报告刘禅,说将丞相棺木已掩埋于杠断绳烂之处。刘禅不相信这么快就会杠断绳烂,对四人进行了严刑拷打。四壮汉经不起皮肉之苦,只好供出真相。刘禅大怒,罪将四人处死,从此世人就再也不知道诸葛亮的埋葬地了。也许诸葛亮早已预料到蜀国必为司马氏所灭,而蜀国灭亡后司马氏必来挖他的坟墓,所以他最后一次用了金蝉脱壳之计,保证了自己死后的安宁。成吉思汗的墓到现在也没有被发现,因为他跟诸葛亮的想法是一样的。成吉思汗死后在大漠深处设了很多疑冢,在真正埋葬成吉思汗的墓地上面,令士兵们跑马三天,蹋为平地,然后将所有参与者杀掉。大富大贵的人真不容易,活着的时候怕死了被埋起来,死了以后又怕被活人挖出来。同样是挖坟,有证的叫考古,没证的叫盗墓。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