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方印绶,乃是当初我在出使之际,玄德公悄悄交给我的。”“主要目的便是想要让我获得便宜行事的权利。”“这是玄德公对我的信任。”陈逢笑着解释了一句之后,缓缓收起笑容,严肃道:“不过,我怎么也不可能随便使用这种信任,所以一直到了今天,都没有用过,但是现在,我却是觉得再不动用它,我可能就没有办法了……”“关羽听命!”一番感慨过后,陈逢没有再多解释,直接便举着左将军印站了起来。“羽在!”关羽本来还在出神,听到命令之后,几乎瞬间就回过了神,一躬到地。“命你即刻将十万大军分开管理,每支军队最多不超过五千人……每五千人中由三百五十名荆州将士进行管理……”“剩下之人,即刻组成执法队。”“喏!”“命你即刻携左将军印为各路将士欠条加盖印绶……以此获得百姓信任。”“喏……羽,不能听命!”关羽下意识就要接令,但此时他已经清醒了过来,连忙大摇其头道:“此印非我所能掌管,还是留在军师手中为好。”不是关羽害怕麻烦。主要是这方大印代表的东西,着实有点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要关羽接过了这方印绶,他几乎瞬间就会成为军中的第二号人物。虽然他原本就是。可问题在于,有印绶跟没有印绶的二号,那是完全不一样的。有了印绶之后,他的权利将会瞬间增大到无穷,甚至于……可以直接命令陈逢。当然,这不是最关键的。毕竟这个权利只要他不动用也就可以了。真正关键的问题在于,关羽很担心自己拿了印绶之后,陈逢会在做出决定的时候思前想后,乃至于做出决定以后,还要考虑他的想法。这个特权,关羽自然也是可以不动用的。可是他却不能不考虑到。万一陈逢在做出决定之后,还要向他询问一声呢?万一双方之间的距离很远呢?万一……虽然以上都只是小概率才会发生的事,但关羽却不能不考虑到。尤其是在这之前,关羽还因为一些事情跟陈逢发生过一点理念方面的冲突。他相信天命,陈逢却是非要跟他讲科学。而现如今来说,全军上下最好就只有一个声音。如果多出来了一个声音,那么不确定性瞬间就会增加很多了。当然了,如果只是以上的原因,关羽其实还不会拒绝。更关键的一点在于,这一方打印本就是刘备给陈逢的,他拿了之后算怎么回事?作为将军,关羽觉得自己最好想的多一点。就像是陈逢之前说的,他就应该多动动脑子。不然的话,万一出现了某个问题,或许他再后悔的时候,就已经晚了。“算了,不接就不接吧。”听完关羽的解释以后,陈逢大概也知道了他在想什么,索性又将印绶收了回来,苦笑着道:“哎,你不接的话,我就只能辛苦一点了。”是的,关羽不接的话,他陈逢就只能当一个无情的印刷机器了。他本来是想要把这个累活给甩出去的。可惜的是,关羽压根就不想接。没办法,这就只能由他自己来了。幸好的是,军中现如今识文断字的人还不算少,让他们直接写了欠条以后,他自己只要加盖印绶就可以了。如果军中会写字的人太少的话……陈逢绝对会把这件事甩出去。不管甩给关羽也好,还是甩给……哎?除了关羽之外,陈逢好像再也甩不动了。毕竟,关羽都不敢接的东西,其他人难道就敢接了?黄忠显然是不会的。这家伙虽然失去了儿子之后,彻底成为了一个老光棍,但……他多多少少还是懂点自保手段的。而像是这样重大的责任,陈逢觉得他大概率不会接受。至于荀信、赵问之流,就更不用说了。以这两个人的做派来说,他们或许会接,但他们绝对不敢随便乱用。而如果他们知道关羽都拒接的话,他们大概死都不会去接了。想到这里,陈逢内心里便是一声长叹。事情怎么就成了这种地步呢?明明是一个不用费心思、不用太费力气的好工作,怎么人人都不想接了呢?难不成,就因为他陈逢长得帅?当然。这显然是陈逢在内心里的凡尔赛。因为他很清楚,左将军印绶这东西,还真就没有多少人敢接。就算他长得不帅,其他人也不敢接。更何况他还长得那么帅……对了。说起来的话,当初刘备把这方印绶交给他的时候,他就拒绝过好几次,要不是最后实在拒绝不了了,他说什么也不会接的。太危险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东西简直就是一个可以跟刘备相互制衡的东西。真要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家伙拿到了,那是完全可以另外再搞出一个刘备集团的。甚至于,在搞成了之后,还能跟刘备自己对战。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这不可能。可是这么想的时候,请千万不要忘记,刘备现在已经不是左将军了……他是汉中王。也就是说,这个左将军其实是空悬着的。陈逢如果说自己是左将军……那他就是了。而且,曹操必然会进行认可。孙权大概率也会认可。想想当初,刘备是怎么起的家?不就是靠的左将军这个名号吗?他陈逢如今有了这东西,难道还怕起不了家?只不过陈逢不是野心家罢了。他真要是野心家,完全可以凭借这东西做更多事。至于现在的话……陈逢就只能当一个无情的加盖机器了。这是很没有办法的事情。不过真要说起来,这却又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工作。最起码来说,不用再去想着上战场了。除此之外,掌握着这种大权的他,估计很快就能从很多的事情当中抽身了。“军师,您觉得这样写怎么样?”不过陈逢很快就知道,自己想的太多了。就像是现在,荀信在写完一张借条之后,第一时间就拿给了他看。“大军新胜曹贼,是为天命也……今为图汉室兴复,望诸君定力襄助。”“不行不行。”陈逢看完之后,果断摇头道:“太麻烦了一点,也太官方了一点,百姓们根本看不懂……你就不如直接写:今汉中王大军落难,亟需粮草、食物救济,从——家中借粮——升、斗、碗,待将来汉室兴复,定有封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