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多少有点迷信(1 / 1)

(人在三国,朝九晚五正文卷第三百六十四章多少有点迷信面对国渊的这番分析,典满一脸茫然地眨了眨眼:国渊斩钉截铁道:要说起来,国渊本不至于这么把陈逢放在眼里的。因为郑玄当初称他为国器!郑玄是谁,想来已经不用多做介绍了。可以说,像是这样的人,随口的一句评价,就能让人身价百倍,乃至万倍。而像是国器这样的评价,那就更是不得了了。最起码,郑玄这辈子也就只是高度评价了国渊一个人而已。所以,他有着看不起陈逢的实力。当然了,那是在和平的情况下。但现在的情况,却是诸侯混战,四方不宁……然后,像是陈逢这样的人,也就爬到了他的头顶上。最关键的是,对方有着实实在在的战绩,而他国渊,却是没有。这样一来,国渊又怎么能不把陈逢放在眼里呢?他实际上已经有点怕了。这也是为什么,当他一听到陈逢攻克襄城的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就联络了典满的原因。要知道,在这四方之地当中,除了曹操之外,如今也就唯有典满掌握的军队最多了。这样的一个人,那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轻动的。因为把他放在那里,便代表着随时都可以让他驰援四方……这也是曹操的目的所在。国渊对此当然是很清楚的,可是在他得知陈逢攻克襄城的消息之后,却还是第一时间联系到了典满。因为他害怕。害怕陈逢以襄城为根基,突然向整个颍川,乃至豫州、兖州各地都发动攻击。按照道理来说,这种害怕根本就是没有任何缘由的。因为陈逢虽然很是厉害,可要做到这一步的话,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尤其他还就只有一座城,而且人心未曾归附的情况下。可不知道怎么回事,国渊下意识地就觉得,陈逢可以做到这件事。所以他就联络了典满。到了此时,他更是极力劝说典满最先攻击襄城。是的,典满已经开始备战了,他接到的命令是联合诸将,共克赵云。不过他最终却是被国渊拉到了距离襄城最近的区域。典满没有太多的想法,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智谋肯定是不足的。但是国渊就不同了。这个人一直以来都很受到曹操的信任,还有器重。而这也就代表着,他肯定是有那么一点本事的。这一点,乃是他从典韦那里得到的情报……曹操虽然看错过很多人,但他的眼力却从来都没有太大的错误。….国渊深深地看了一眼典满后,内心松了口气,接着就开始出谋划策了。典满根本不懂这些解释,不过他却知道,国渊说的肯定有道理,所以点头之后,当即便开始下达命令了。吩咐完了之后,典满就又看向了国渊,国渊连忙将自己的其他想法都说了出来。对于典满这么听话,他内心里其实很高兴。当然了,这些肯定都是不能表现出来的。典满老老实实地听了话,之后便转身出了营帐。典满离开之后,国渊看着舆图,默默地笑了起来。他可是郑玄口中的国器!如果连陈逢都扛不住,那还有什么脸面被称之为国器?所以他很自信,只要能够将陈逢堵住,最终自身就一定能够获胜。当然了,有一说一。名扬四方之类的东西,国渊其实已经没有了欲望。他只是想要挑战。挑战当世最强的陈逢。以此来证明,当初郑师没有看错人,现在的曹操,也没有看错人。不得不说,他的所作所为确实让陈逢很难受。不过这跟陈逢其实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他这段时间以来,除了安排军队的粮草辎重之外,就几乎不掺和任何的事情了。当然,更关键的原因在于,黄忠并没有来找他。这才有了他的清闲。若是黄忠前来找他询问破敌良策,那他可就不会像是眼下一样轻松了。要说黄忠为什么没来找陈逢?很简单!他已经从王全那里,得到了一份极为夸张的破敌良策。黄忠不可思议地看着面前刚刚侃侃而谈过后的王全,整个人的眼里,都还闪烁着震惊的色彩。说实话,他现在很是不相信王全的说法。王全郑重抱拳,道:黄忠内心里还有些不信,但他想到陈逢之前对王全的提及之后,就彻底地相信了后者所说的话。当然,更关键的一点在于,就算是他按照王全所说的去做了,也不会有太多损失。最多就只是几个使者、外加一些纸张而已。这能叫损失吗?于是,黄忠就这么做了。当然了,在做之前,黄忠却是找到了陈逢。不是他想去烦扰陈逢,实在是因为,就在他即将开始做的事情,周时突然跟他说,应该跟陈逢说一声。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周时无比确定地说,若是想要让使者圆满完成任务,只有让陈逢挑选使者才可以。他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这多少有点迷信了。不过,当前时代本就是这个样子的,不是吗?所以,黄忠最后就找到了陈逢。一虫.com,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t\t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