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发兵吕宋!(1 / 1)

(三月下旬。广东,广州城。阴雨绵绵,春耕已然开始。随着与鞑子的战争逐渐落幕,整个广东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而此时的秦明则是忙的晕头转向。虽然他已进爵为“越王”,早已开府建衙。然如今正值关键时刻,他根本没有去琢磨王府官制。而是,直接任命王熀为文官之首,总领民政。其核心就在于招纳百姓,恢复生产。而军队方面,则是裁撤部分兵马,驻防各府,整编剿匪。这一块,他直接让杨四负责。为此,他还升杨四为广州总兵,加上当今陛下封的侯爵,足够他统帅兵马剿灭各府匪患了。当然,剿灭并不代表消灭,而是先晓之以理,招抚为主,若是不愿,那就发兵歼灭之。而秦明本人,则开始把重心放到对“科技”的发展上。比如筹建一座规模巨大的铁厂,以生产钢铁。还有船厂。一座超大型船厂,用来生产西方盖伦船。而且一开工就是两艏。至于相关的技术,由于金手指升级直接让此前召唤出的工匠npc升为了二级。虽然花了五千召唤点,但却是值得的。毕竟升为二级的工匠npc,其掌握的科技有了很大提升。由于此前召唤的npc乃是西方面孔,因而,盖伦船的相关生产技术,也就顺利掌控了。不得不说这金手指升级之后,其能力实在是逆天了。此后,秦明又花了一万召唤点召唤了一名二级工匠npc。这次npc乃是东方面孔,名唤宋云。据说是明末时期着名“科学家”宋应星的子侄。尽管秦明对这身份产生怀疑,然却丝毫不影响宋云所掌控的技术。这不,他直接向秦明建议,筹建火器铸造厂,生产燧发火铳与红衣大炮。而地点自然设在了广州府。至于船厂,则设立在了广州湾。而铁厂,却是设立在了琼州府。毕竟那里紧靠铁矿,设在矿石地,有利于冶炼矿石。………竟是何人攻下此城?莫非是晋王麾下战兵?不!晋王麾下战兵远在西南,据言,陛下已南狩缅甸,西南战局形势严峻,晋王当不会派兵到这琼州之地。“若不是晋王麾下战兵,莫非是延平郡王麾下?”就到王熀暗自思索之际,王忠随即再道:“老大人,那位义师头目名唤秦明,吾猜应是延平郡王麾下,据吾与之相谈,这位秦兄弟乃浙闵口音,麾下战兵大多也为闽地乡音……”“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天佑大明!天佑大明!延平郡王不愧为大明东南支助,吾想即刻前往儋州,后生可否遣一二人随吾一同前往!”王熀大笑一声,不由撇了一眼争论不休的一众峒首,却是对王忠言道。王忠闻之,却是一愣:“这……”“怎么?尔还想继续等下去?尔莫非还看不明白眼前这群人心思?”见王忠犹豫不决,王熀即刻笑道。王忠是否看明白眼前这群黎人峒首心思,他不知,但他却知要想依靠这群黎人峒首起事,只怕得等到猴年马月去。要可知,在场诸人虽均为黎人,然黎人亦可分为生黎与熟黎,而按照分布地区与方言不同,黎人自称又有“伴”、“岐”、“美孚”、“本地”等几种。再加上各峒有着各自小心思,这人心不齐,便实属正常了。“哎……还是老大人心思通透,是吾对诸位峒首期望太高了!”王忠暗叹一声,不由道。随后,他招来自家几位兄弟,带着王熀悄然离去了。…………儋州城。密营。秦明将两百七十名郑氏铁人军战兵全部召集到了一起。自打建立密营以来,他一直在做准备,如今时机成熟,他将乘船南下,先到昌化,再伺机而动。当天夜里,他从密营返回州衙后,便将众人召集到了州衙之中。在一一询问过众人后,他便在当天夜里率领两百七十名铁甲战兵直奔洋浦港而去。秦明率军离开后,杨四便代替秦明坐镇儋州城,并统帅武威营,继续封闭四门操练兵卒,督促工匠打造更多军械器物。…………琼州府最南端。崖州州衙之中,气氛十分紧张。坐于其上的知州梅钦一脸严肃,望着底下左右两侧所坐之人,言道:“塘马来报,各讯,各都、各里,黎人皆有异动,各黎人峒首,不断汇聚麾下黎人,秘密打造兵器,若是不及时镇压,恐防又将是一场黄彭之乱。”“马游击,本官交代你之事,可曾办妥?”知州梅钦话落,又将目光投向坐于右侧首位的崖州营游击将军马可任。“这……启禀知州大人,此事吾已交中军何汝孝大人”“何大人……三亚营可招募足够驻防讯兵?”知州梅钦又将目光投向坐于右侧第二位的一名武官。“额……尚未招募完成!”“哼!黎人生乱,诸位大人却是百般推脱,若是黎人陷城,明贼趁机从黎峒钻出作乱,一旦朝廷怪罪下来,本官看尔等将吃不了兜着走!”知州梅钦一拍桌子,顿时大怒道。一见知州生气了,此时坐于另一侧的州吏目曾坤赶紧站出来道:“知州大人,本官以为,吾等应立刻上报知府大人,请总镇与琼州水师营南下,同时遣人即刻前往万州,与万州州衙取得联系,请其万州营人马做好南下平乱的准备……”“知州大人!曾吏目所言极是,吾等崖州营不过五百战兵,即使招募青壮,也不过多增五百,而黎人有四十八峒之多,数千人,城内亦有不少黎人与苗人……一旦与城外里应外合,恐怕……”“张大人此言大谬!黎人人数虽多,然马游击麾下皆乃精锐,军械战备更是均远超黎人,区区数千黎人,不过土鸡瓦狗,实属不堪一击!”…………底下,一众官吏争论不休。知州梅钦却是默不作声,紧皱眉头。崖州、感恩、陵水、等地自古以来,黎人众多,又临近黎母山,因而生黎众多,黎人作乱自是频繁。尤其是清庭派兵攻占琼州,鞑子在琼州执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策后,黎人抗清氛围,越发高涨。而与此同时,明军残余兵力,也伺机而动,与黎人一起,时而合作,时而互攻,加上海上还常有海寇袭扰,这崖州等地,战乱频发,民生遂而日渐凋零。就拿在册百姓人数来说吧,此时黄册所载不过数千,这与正德年间近两万人,相差巨大。“报……!启禀诸位大人!感恩县有信使求见!”就当梅钦暗自沉思之际,一名衙役进来回禀道。“感恩县?让其进来!”梅钦愣了一下,却还是让其信使进入正堂之中。片刻后,一人走入正堂,将一封信交到了知州梅钦手中。看完信后,知州梅钦脸色铁青,一脸愤怒,大声道:“海寇袭击昌化,数日前,昌化已陷落,知县等数十人被杀!”“什么!昌化陷落?”“知州大人,吾等可不能再等下去了,当速速向府衙求援才行!”“是呀!知州大人!末将麾下不过五百人,这海寇来袭,加上黎人预谋作乱,必须尽快调兵南下,否则崖州危矣!万州、感恩等也会……”游击将军马可任也再次站了出来,焦急言道。“慌什么!慌又有何用?尔等吃朝廷俸禄,当尽忠为国……不过些许海寇与黎人!”“马游击,命尔等即刻率兵围剿黎峒,不得有误!”“何大人,命你即刻赶往感恩,与感恩知县一同协防感恩县城!”“曾大人,即刻遣人前往万州与琼州府城,速报求援一事。”知州梅钦一口气下达了三道命令,而后,又见他看向右侧最后一人道:“召集城中大户,让他们献出青壮,并在城内招募乡勇,加固城防,封闭四门……!”王熀听得王忠之言,顿时急不可耐,他一脸震惊,满脸不可置信。儋州,他自是熟知。据他所知,儋州驻有水陆战兵五百余人,加上儋州城高墙厚,又有护城河阻挡,要想攻陷,若无数千精兵,实难攻下。竟是何人攻下此城?莫非是晋王麾下战兵?不!晋王麾下战兵远在西南,据言,陛下已南狩缅甸,西南战局形势严峻,晋王当不会派兵到这琼州之地。“若不是晋王麾下战兵,莫非是延平郡王麾下?”就到王熀暗自思索之际,王忠随即再道:“老大人,那位义师头目名唤秦明,吾猜应是延平郡王麾下,据吾与之相谈,这位秦兄弟乃浙闵口音,麾下战兵大多也为闽地乡音……”“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天佑大明!天佑大明!延平郡王不愧为大明东南支助,吾想即刻前往儋州,后生可否遣一二人随吾一同前往!”王熀大笑一声,不由撇了一眼争论不休的一众峒首,却是对王忠言道。王忠闻之,却是一愣:“这……”“怎么?尔还想继续等下去?尔莫非还看不明白眼前这群人心思?”见王忠犹豫不决,王熀即刻笑道。王忠是否看明白眼前这群黎人峒首心思,他不知,但他却知要想依靠这群黎人峒首起事,只怕得等到猴年马月去。要可知,在场诸人虽均为黎人,然黎人亦可分为生黎与熟黎,而按照分布地区与方言不同,黎人自称又有“伴”、“岐”、“美孚”、“本地”等几种。再加上各峒有着各自小心思,这人心不齐,便实属正常了。“哎……还是老大人心思通透,是吾对诸位峒首期望太高了!”王忠暗叹一声,不由道。随后,他招来自家几位兄弟,带着王熀悄然离去了。…………儋州城。密营。秦明将两百七十名郑氏铁人军战兵全部召集到了一起。自打建立密营以来,他一直在做准备,如今时机成熟,他将乘船南下,先到昌化,再伺机而动。当天夜里,他从密营返回州衙后,便将众人召集到了州衙之中。在一一询问过众人后,他便在当天夜里率领两百七十名铁甲战兵直奔洋浦港而去。秦明率军离开后,杨四便代替秦明坐镇儋州城,并统帅武威营,继续封闭四门操练兵卒,督促工匠打造更多军械器物。…………琼州府最南端。崖州州衙之中,气氛十分紧张。坐于其上的知州梅钦一脸严肃,望着底下左右两侧所坐之人,言道:“塘马来报,各讯,各都、各里,黎人皆有异动,各黎人峒首,不断汇聚麾下黎人,秘密打造兵器,若是不及时镇压,恐防又将是一场黄彭之乱。”“马游击,本官交代你之事,可曾办妥?”知州梅钦话落,又将目光投向坐于右侧首位的崖州营游击将军马可任。“这……启禀知州大人,此事吾已交中军何汝孝大人”“何大人……三亚营可招募足够驻防讯兵?”知州梅钦又将目光投向坐于右侧第二位的一名武官。“额……尚未招募完成!”“哼!黎人生乱,诸位大人却是百般推脱,若是黎人陷城,明贼趁机从黎峒钻出作乱,一旦朝廷怪罪下来,本官看尔等将吃不了兜着走!”知州梅钦一拍桌子,顿时大怒道。一见知州生气了,此时坐于另一侧的州吏目曾坤赶紧站出来道:“知州大人,本官以为,吾等应立刻上报知府大人,请总镇与琼州水师营南下,同时遣人即刻前往万州,与万州州衙取得联系,请其万州营人马做好南下平乱的准备……”“知州大人!曾吏目所言极是,吾等崖州营不过五百战兵,即使招募青壮,也不过多增五百,而黎人有四十八峒之多,数千人,城内亦有不少黎人与苗人……一旦与城外里应外合,恐怕……”“张大人此言大谬!黎人人数虽多,然马游击麾下皆乃精锐,军械战备更是均远超黎人,区区数千黎人,不过土鸡瓦狗,实属不堪一击!”…………底下,一众官吏争论不休。知州梅钦却是默不作声,紧皱眉头。“马游击,命尔等即刻率兵围剿黎峒,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