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2 / 2)

不过,在此之前,我希望能够同朝鲜建立友好的贸易关系。

我国百工兴盛,不仅能造远洋海船和银光镜,也有很多优良武器和便利的器物……”

他抽出了自己的佩刀,“就比如这种钢制长刀,只要五十两银子,就能买下它!

还有轻便的钢制胸甲,只有二三十斤重,却可以挡住要害,救人性命,算上头盔才卖250两,绝对超值!”

看着翻脸比翻书还快的高文亮一本正经地推销起武器,郑仁弘再次怀疑,这些宋贼可能根本不是什么正经宋人后裔,而是海上奸商和海盗的后人。

半个小时后。

高文亮亲自把郑仁弘老头送上了小船,双方也谈出了一个没上台面的停战和贸易协定。

这份协定只有简单的三条。

第一,济州岛暂时维持现状,高文亮保证不再骚扰朝鲜海岸,同时放回100名李朝官吏。

第二,东华商人可以在江华岛南部的舞衣岛上划出二十五亩土地建设商站,

第三,东华商人每月可以带着三船货物来江华岛贸易一次,李朝朝廷负责全部的货物买卖,不得私下交易。

就这三个条件,还是高文亮和郑仁弘讨价还价,用出售火绳枪引诱才勉强达成的。

特别是第二条。高文亮本来想直接买下几百亩地搞个租界来着,但是郑仁弘死活不同意给他那么大的地方,最后谈成的数字是二十五亩土地……这么点大的地方,只能建设商站了。

好在郑仁弘答应商站内部不受朝鲜律法管辖,这倒是让高文亮比较满意。

其实他这个商站,和这个时代东方各国派驻他国的半官方驿馆差不多,都是为了方便本国商人设立的,不算太出格,所以郑仁弘才能答应下来。

毕竟,此时的汉城城内就有日本江户幕府的驿馆。

搞定了这件事,高文亮和潘学忠都不想再耽搁,留下了拖慢脚步的龟船和板屋船,命令姜新带领一个连的义从军登陆舞衣岛接收稻米,顺便购买材料雇佣人手建设商站。

北冥号和神州号则载着另一个营两个连的义从军士兵,向着西北的辽东方向进发。

此时已经是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了,根据郑仁弘透露的情况,高文亮等人得知后金已经全面占据辽东,辽东南部地区的大批辽民正蜂拥向几个海岛逃离。

按照资料,大明的「超级英雄」,单枪匹马建立东江镇,搅得努尔哈赤和黄台吉不得安寝的毛文龙,此时还没有出发前往东江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