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盐(2 / 2)

年过四十,已经半秃的前地产人孙斌叹息了一声:“都说真理在大炮的射程内,咱们的大炮现在不如荷兰人多,能唬住他们谈成这个条件,就很不错了……刚才我真的担心这些浑身体臭味的荷兰人直接翻脸!

咱们就带了七十五支船用喀秋莎,真打起来,不一定能赢啊!”

“……荷兰人一贯欺软怕硬,肯定不会一言不合就开战……但是今天往后,他们肯定会把我们列在主要对手的名单里,我们得尽快和第一舰队取得联系,然后回本土求援了!”

颜烨闻眯着眼睛,看着慢慢隐入夕阳的荷兰舰队,语气中带着忧虑。

黄安看了看这个比较少言寡语的年轻人,笑道:“能成为被荷兰东印度公司重视的敌人,咱们应该开心才对!

毕竟这说明,咱们是下棋的旗手,而不是被人摆弄的棋子。

而棋手,就要有举世皆敌的觉悟!

咱们与荷兰人,必有一战!”

……

1622年的四月到七月,东宁管委会的大部分精力和资源,都被用在应对即将发生的明荷澎湖之战上,统治辽南和济州岛的济州管委会当然也没有闲着。

自从三月份熊岳河畔之战结束,济州管委会和东江管委会就陆续发动超过六万青壮,从事开矿、伐木、修筑道路、开垦农场和建设工厂等一系列生产建设的项目。

目前两个管委会辖区内登记在册的人口也只有二十三万多一些,去掉不能干重活的老人孩子,再去掉妇女,可以说大部分男性劳动力都被组织起来,塞进各个项目中去了。

整个天启二年的春夏两季,如果统计辽南地区的“鸡得屁”增量,恐怕在整个大明各省都能排名前列。

尤其是金州和济州的水泥厂和造船厂,规模一再扩大,有力地保证了各个项目对建材和运输工具的需求。

此外,利用朝鲜北部和山东的铁矿石煤矿进行生产的济州钢铁厂,发展得也十分迅猛。

虽然这点坩埚钢的产量,和后世中国随便一个小县城黑钢厂都没得比,但比起这个时代的千锤百炼式得炼钢水平,已经称得上奇迹了。

大批的钢刀和板甲,以及各种钢制造船构建和工具被生产出来,然后或是自用,或是出售给前往金州和济州的商人,赚取技术差距带来的暴利,为扩军和各项计划提供资金。

提到暴利,还有一项利润丰厚的产业也被开发了出来,那就是制盐业。

说来真是让人有些唏嘘,大明朝……不,是中国从春秋时管仲提出盐铁官营开始,两千多年来,中国人就没怎么吃上便宜质量好的食盐。

之前的就不说了,大明朝继承发扬了历朝历代的盐铁制度,明初效仿北宋的“折中法”,实行“开中法”,规定商人们以向边镇提供物资的方式换取盐引,再用盐引去盐场取盐贩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