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之欧洲航海家开辟的亚洲新航路,打破了奥斯曼帝国的亚欧贸易垄断,未来收入的减少,必然会导致帝国加重征税以维持军队和朝廷的开支。
而奥斯曼帝国的主要敌人,中东欧的基督教国家和波斯的萨法维王朝又不是轻易可以战胜的敌人,失去了扩张的能力,奥斯曼帝国在未来陷入衰退,是可以预见的。
大明帝国的情况,我们可能更加了解一些——财政濒临崩溃,军队腐朽到无力镇压叛军,贫富差距也非常悬殊,土地兼并严重,朝堂上党政激烈,数以千万计的穷人挣扎在死亡线上……
而我们共和国的远征舰队在大中华地区的行动,也将极大地影响大明帝国的未来走向。
实际上,我们带来的海洋运输和贸易,已经在影响数百万依赖京杭运河的漕工群体的生计,一旦这些人失去了收入,就将严重威胁运河沿岸地区的治安,甚至危及大明的统治……忽必烈建立的蒙元帝国,就毁于运河工人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
如果大明的朝廷未来愿意学习共和国,实行某种新政改.革的话,那通往内陆的铁路,也会为共和国本土的纺织品和工业品占领大明市场提供方便,这种经济冲进,会进一步瓦解大明民间自给自足的、“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基础。
数百万上千万的失去收入的家庭手工妇女、织工、小手工业者和破产农民,总有一天将组成浩浩荡荡的失业大军,彻底摧毁大明赖以维系统治的士绅基层自.治体系……”
一文看罢,李之鑫抚文意犹未尽,不禁向莫典问道:“这……这位卢泰先生到底是何人物?此等大才,怕是大明朝堂阁部的翰林们都远远不如啊!”
他虽然觉得这篇文章文笔粗糙,全无工整对仗之处,但却句句有力,如一名巨人俯视环球诸国,直指利害。
李之鑫虽已入了天主教,但骨子里却仍是个儒生,对指点江山的文章,有种天生的喜欢。
莫典笑道:“……卢泰先生就是司法委员会的卢逸群主任,卢泰是他的笔名……嗯,他的评论文章,确实比较犀利。”
他本来想说,卢主任的文章只是比较能够引动读者的情绪,大都发表在报纸上,文章质量其实不如其他执委和专家们,在各种杂志上发表的那些数据详实逻辑严丝合缝的分析和评论文章。
尤其是刘执委在《科学》杂志发表的科普文章,简直就是一张张图纸和受力分析讲解,不过后者的论文保密等级很高,远远不像卢主任的文章那样能够有比较广泛的受众。
毕竟本土的近三十多万人中,有看报习惯的只有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这还是建立在大部分工厂免费为工人订阅报纸的前提之上,而且杂志的售价也比报纸要高很多,初步脱盲的普通工人收入也承担不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