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天宫之内(一)(1 / 1)

(高空上。虽然微粒撞击造成的能量极其巨大。但此前提及过,入口可以用于爆破的不稳定空间就那么一丁点儿。因此在空间震荡瞬间产生的冲击过后,入口附近很快便恢复了平静。可以这样说。天宫爆破计划进行的非常顺利,完全符合预期。嗯,没错,爆破。还是那句话。155都能叫狙,震动空间归到爆破里头也是合情合理的对吧?至于爆破可能导致的空间坍塌或者天宫‘链接断裂’,则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就被排除了。前文提到过。以兔子们目前掌握的技术来说,是肯定做不到爆破一个独立空间的。气旋入口能被爆破,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它的入口像是一个筛子,有着大量细微的孔洞与本土连接。等离子浆与灵气Y粒子反应所产生的能量,既正好能将这个筛子轰碎,同时又影响不到周围的完整空间。壁垒稳固,自然不用担心整个空间失联了。这就像一个金属抽奖箱的开口处被封上了一层薄纸,薄纸虽然是封口,但你用手指费点力一戳就能戳开。可你想要单指穿破抽奖箱的其他金属外壁......有信心的可以去试试,手术费自理。除非科技进步,把手指换成钛钢之类的合金材料,否则这种外壁你拿它毫无办法。视线再回归气旋入口。就在气旋口子被震开后没多久,几台原先待在几百米外的无人机迅速围到了入口附近。它们的职责不是执行探测任务,而是为了监控是否有超量的Y粒子、灵气或者其他物质逸散逃离。如果有大量物质失控喷出,更远处正在待命的其他设备便会迅速赶来处理。几分钟后。地面上。李百安的助手赵志明从主控台上举起手,脸上的表情略显放松:“报告!气旋入口处仅有少量灵气与Y粒子溢出,体量可控,比预期的还要少很多。根据微粒动量判断,天宫内的气压应该与4000米处高空的压强无异!”李百安面色平静的点点头,继续道:“很好,小赵,破开后的气旋入口有多大?”“大约是个直径四十厘米的圆形。”“四十厘米吗......”李百安若有所思的摸着下巴,说道:“原先我们的估计是二十多厘米,至多二十八左右,看来入口的稳定结构比咱们预期的还要低点。不过就算有三十厘米,人体也肯定是进不去的。唯一可能的郭小x,当初在筛选作家的时候就因为品性问题被pass了......”随后他看向林子明,说道:“林上校,下命令吧。”虽然李百安和潘院士都是执行端的指挥,但现场的总负责人依旧是林子明,一些重要项目必须要经过他的同意才行。例如接下来要进行的采样探测。虽然进去采样的是各类机器,但前置环节必须要有人乘坐直升机上去才行。而乘坐直升机的人选......林子明看了眼跃跃欲试的李百安和潘建伟院士。心中本欲开口相劝,但想到自己此前接触过的刘向前华君等人,原先已经跑到嘴角的劝阻最终化成了一声叹息:“唉,李老,潘院士,多加小心.......升空探测任务,执行!”嘟嘟嘟——五分钟后。两架直18先后飞上了天,并且滞留在了气旋入口附近。待机身停稳后,直升机舱内。潘建伟院士正在向魏凡交代着各种信息,他的左手压一台设备顶壳处,右手卡嚓卡嚓的按着一个开关:“这是代号Q1的气体采样机,启动端在这里.......这是弗洛斯温感设备,大的是主控,小的是子控.......这是.......”潘院士交代的事情多且杂,一般人听下来顶多就几个四五成。但魏凡可是个练气九层的修行者,记忆力堪称过目不忘。属于看个一天书就能去参加考研政治的那种。因此他没花多少工夫,就记下了各种设备的启动方式。最后穿上严密的防护服,扛着一堆设备就飞向了气旋入口。抵达入口处后。魏凡先是看了眼头顶的气旋,此时气旋已经被破开了一个黑乎乎的洞口。随后他是个看着药方抓药的新手医师似的,一件件的将设备往入口里投放着:“Q1先开左边启动端,黄灯亮了以后再按蓝色按钮.......”十多分钟后,各种设备被成功送进了天宫。完事后的魏凡没离开,而是提溜着一个小型基站,在入口处做起了人力中继。而另一边。诸多设备在被送进天宫的第一时间,便开始了信息收集。最先传来反馈的是温感设备。这套设备配备有强激光和声波测距系统,在海底或者沙尘情况下都能正常运行。因此在启动后半分钟不到,它便将天宫的极限距离给探测了出来。当然了,结果肯定不是直线。但在初步判断天宫面积方面,几度仰角的误差基本上可以忽略。直升机舱内,李百安正紧紧的盯着屏幕上的信息:“高度137.7米,以落地点为东侧。其余三向的距离分别是4136.9米、1928.3米、1900米整。另外还有二十多个不同方位的测量数据,信息足够进行模型拟真了。也就是说.....天宫类似一个底座是正方形、高度略低的扁矮长方体空间?”一旁的潘院士点点头,补充道:“也有可能是其他略微凸起或者凹陷的不规则形状,但总体上不会有太大偏差。”李百安想了想,对赵志明道:“小赵,控制一台设备去最近的空间边界,看看那是什么样的情况。”空间边界,这也是个一直以来很有争议的话题。目前对于空间边界的讨论大多是围绕着宇宙进行的,也就是宇宙是否有边界。目前我们不知道空间是否有界限,但是我们所能观测到的空间是有边界的,也就是可观测宇宙。这一条结论是建立在时间有开始的基础之上,且实际观测与理论推测结果相符。至于观测外的宇宙,可能有限,也可能无限。但光锥外的事情,和我们互不干涉。值得一提的是,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我们所在宇宙的位置是特殊的。站在任何地点观测到的宇宙,和我们看到的应当是相似的。即观测外的宇宙和可观测宇宙一致,三维上不存在“空间边界“。目前普遍的看法是,整个宇宙的大小分3种情况:正曲率、无曲率、负曲率。这几种模型可以通过测量测地线的曲度来推导,类似于在地面画三角形测量内角和。然而宇宙尺度实在太大,目前的精度还不足以探测的到。所以这个问题很多时候谈着谈着就会转到宗教或者哲学上,各种看法参差不齐。例如有些人动不动就给你一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空间也一样是虚幻的,也就不存在内外了。”于是乎,物理讨论就歪楼成论道了。这种话有的时候看的你真的是血压骤升,恨不得对着他的光头来一拳。而实际上。空间的问题说白了很简单。数学上的空间无限是个命题问题,取决于定义。物理上的空间无限是个实证问题,取决于人类的能力。原先人类的能力有限,因此别说宇宙了,连独立空间都没发现过。所以撕逼很多,并且很多撕逼都是发生在顶尖的科学家之间。例如星际穿越的科学顾问基普索恩,就曾经因为和人撕逼,最后一怒之下在70岁高龄时ntr了对方。咳咳......总而言之。如今兔子们发现了天宫空间,便代表着某种意义上,本土对于空间的理解将会得到一个巨大的提升。不过采样设备的行进还需要时间,其余的器械也同样在启动中,因此李百安和潘院士便借机闲聊了起来:“占地接近二十平方公里的空间,还是浮在空中的......小潘,你说这究竟是天然形成的,还是人力开凿出来的?”....................注:月末求月票啊啊啊啊啊啊啊!!!: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