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嗦嗦……”不远处的一个灌木丛传来了一阵摩挲的声音。刘二的耳朵很尖,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似乎又什么都没有。“什么声音?”关老四你听见了吗?“刘二,估计是什么小兽弄出来的吧,咱们一直盯着山坡,要有人上来,你还看不到吗?”关老四有些不耐烦地说道。山顶上的太阳晒得关老四直想睡觉。山下的大战跟他俩是没有关系了。好在他们爬到山上也是大功一件。无须再上阵厮杀,保的性命也好。两人都是老兵,对战斗已经没有那么高的渴望。对他们来说,活下去回到家人的身边才是最重要的。自己死了,老婆说不定要改嫁,孩子也要跟了人家的姓。“那你在这儿盯着,我过去看看。”刘二说着,躬身踩着山石向灌木丛摸去。边上就是陡峭的山坡。正常人向下看一眼估计都要腿软,刘二却一点都不怕。两人呆着的地方是山顶上一处最为平坦的地方。平坦的地方,也是草木最为茂盛的地方。那些植物的种子最是擅长见缝插针。刘二缓缓向灌木丛走去,要是真的是一只小兽,今天晚上二人还能打打牙祭,也不枉废了那么大的功夫上山。灌木丛后面又安静了下来,似乎什么也没有。曾经做过猎人的刘二知道,一定是这个小家伙被吓得藏在灌木后面不动了。这些小东西其实很聪明。在山脊上行进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刘二全神贯注地看着前方的地面,每一脚都踩得稳稳的。“哚……”一声弩箭入肉的声音传来。随即是如同漏气一般的闷哼声。刘二赶紧回头看去,他颈上的青筋瞬间冒了出来,这是肾上腺素瞬间飙升的表现。关老四的喉咙中正插着一根弩箭。他的嘴巴张得大大的,似乎是要呼喊,但是弩箭已经完全破坏了他的声带。刘二的第一反应是示警,但是本能让他低下头。因为他感受到了背后极速到来的危险。这是阴谋,多么简单的刺杀,大意了。这是刘二最后的想法。李嗣兴感受着怀中这个中年大叔的生命快速流失。他缓缓松开捂住刘二嘴巴的左手,然后撇开身子,用刘二身上的衣服压住匕首的末端。这才缓缓地抽出匕首,随着匕首不再压迫血管,刘二身上的鲜血瞬间喷涌而出,但是被他自己的衣服挡住。从而没有喷到李嗣兴的身上。李嗣兴不喜欢鲜血的味道,也不喜欢杀人的感觉。“岩龙你去将四周再探查一下。岩熊绑绳索,让岩豹从上面将绳索理下去。岩虎你去给狗叔他们发信号。”时间紧迫,李嗣兴迅速下令,开始准备起来。看着山下那密密麻麻的清军,李嗣兴就能够想到泰安伯要是撞进来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了。这座山是有一定坡度的,山坡上还有大量的树木,因此绳索要是直接放的话,会被这些东西挡住。李嗣兴只能派一个人理着这些绳索下山。然后接应他的手下顺着绳索爬上来。穿插营的士兵都背着重物,李嗣兴将投石机和松木炮都带上了。投石机可以快速拆装,放在背篓中两个人就能背一架。炸药包一个人可以背十个。但是背着这么多东西徒手爬这么陡的山,还是蛮危险的。因此李嗣兴选择从山上放下绳索,这样大家拉着绳索上山,不仅仅省力,提高速度,还能够增加一层安全保险。李嗣兴则选择了一处视野不错的地方,观察着山下的情况。吴三桂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一支明军来到了他的头顶上。因为他边上的这座山比旁处的要陡峭得多。李嗣兴上来的那一面还有一定的坡度。对着官道这边的一侧基本上就是悬崖峭壁。正因为如此,谨慎如吴三桂,也只派了两个善登的手下上山去盯着。李嗣兴居高临下,能够看到山下的一举一动。这座山足足有两三百米高。但是李嗣兴实际上横向距离清军并不远。他感觉自己随手捡起一块石头就能够砸到鞑子。“小子,老道的事情已经做好了,该离开了,打仗的事情,老道不沾染。”见到志乐真人又要离开,李嗣兴也没有拦着。高人嘛,最看重的就是自由,你稍微限制一下,他就会觉得你不尊重他。“这次谢了,真人慢走。”李嗣兴很客气地感谢道。可以说,志乐真人挽救了整个战局。不过这个老道士还是那个样子,挥一挥衣袖,就要准备避开不属于自己的因果。想想李嗣兴就有些愧疚。这个道士虽然脾气有些古怪,不过牛鼻子老道哪一个脾气不臭?从遇到费扬古的时候借了他的五雷弹,带着他们找到路出山,再到现在帮他发现了这次清军的反击。老道对他的帮助实际上非常大。老道士走的时候顺着李嗣兴拉的绳索下的山。只见他单手搭着绳索,双脚在山坡上的岩石间弹跳,不一会儿就消失在李嗣兴的视野中。李嗣兴继续观察山下的清军。抽空一定要给自己磨一个望远镜。他虽然不专业,但是搞个望远镜还是没有问题的。这支清军很安静。在大战之前能够保持这种状态的一定是一支强军。这种安静给人带来的是压迫感。李嗣兴从山顶上甚至能够看到吴三桂部署的红夷大炮、火铳手以及弓弩手。清军一定是在等自己东边的军队将窦名望的追兵引过来之后再发动。李嗣兴能够想到这些。但是他面临两个选择,一个就是提前给窦名望示警,然后从山上发动袭击。但清军暴露之后肯定会从山坳撤退。还有一个方案就是让清军先发动,然后在清军以为自己要获胜的时候突然发动。这种逆转的局面很容易让清军的士气降到低谷,甚至是直接崩溃。如此能够给清军造成更大的伤亡。但是这个方案需要窦名望的大定营承受第一轮伤害。从李嗣兴观察到的清军部署,这种伤害造成的结果还不小。他能够寻找到这样一个战机,其实是非常难得的,李嗣兴自然希望一战功成。歼灭吴三桂的主力,然后与李定国合兵攻击卓布泰残余的八旗,此战就结束了,再无变数。如果单纯是从功利和效率的角度来来说,李嗣兴应该选择第二套方案的。可是李嗣兴不喜欢那种为达到目标不择手段的人。他也不想将其他人都当做自己的棋子,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哪一个棋子又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