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注:本篇为主观意向吾因生活琐事、家庭关系,而头痛欲恼。迫切需改变,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做起,只能默默忍受,偶尔爆发。究其原因不过是个人的选择,或主动或被动。但这些不都是主观上的自我选择么!吾能怪谁,又能怪谁。每件事的选择,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自身”。或许不起眼却能在心中扎下根。生活琐事,就像柴米油盐吃穿住行;家庭关系就像相处。前一个还好,后一个人都要崩溃了。先说吾母亲,她总想让我什么事都听她的,吾又不是奴隶逆来顺受,使吾心烦意乱,有时又怒火中烧,吾能怎么办又能怎么办?离开她,吾不忍,她像颗尘埃漂泊了一生,她自私、疑神疑鬼、喜怒无常、自以为是、固执己见,总是打着我爱你的名号做事,口头话我为了你好。吾能怼她么,既伤她也伤几,她总认为她是对的,吾能好好和她沟通么?吾想抽时间与她好好谈一谈,让她诉说我有什么过,吾在诉说她有什么过,坐下来好好的说一说,互相沟通看能不能磨合一下,可惜吾并不认为有什么用,但这就是吾能想到最好的选择了。一生中无数的选择汇聚了如今的吾,如今的你我他。吾只能提出选择,让她选择。吾是单亲家庭,长大后偶然母亲与吾说,二宝建议母亲,小时把吾扔掉,过自己更好的生活,吾想二宝是对的,母亲本来应该有更好的生活,母亲选择了吾,或许是为了寄托;或许是为了生活的希望;又或许只是发泄她的不满;亦或许是为了爱。选择很重要,很多事都需要选择,一切选择的因,结出了现在的果,吾,本想重置这因,了解这果,奈何不敢。本想终究也只能想了,没有选择去执行他终究存在于,虚拟中。青年时的我,总是活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自我安慰中。吾选择了苟活、整天以泪洗面,过后吾怯懦、怕事、优柔寡断、敏感。这是吾选择后的一面。后来渐渐忘了什么是幸福快乐,开心有,但不容易,吾渐渐喜欢“残忍”的东西,想是吾已经麻木了吧。因为选择造成快乐的缺失,还自虐过,以达到痛苦的快乐,现在也喜欢。吾爱看悲离,所以学了医,你听那看那,医院的悲欢离合,总是令人雀跃不是吗?所以吾“病”了。这是家人的选择+吾的选择,造就了如今的吾。到头来感慨一句,选择令人难以琢磨,吾做出了选择不意味着,是对的,人的选择千变万化,就像千个人千个思想。没有对错。路在脚下,石头遍地都是,今后还能作出几个选择呢?没人知道。就像嗤之以鼻的“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那干脆实现奥威尔《1984》的梦好了。 , )